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有哪些

  在一些課堂上,小組合作有其鮮活的生命力,小組分工明確,輪流當中心發言人,共同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在合作中體會到與人分享與人交流的樂趣。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1***合作重形式,輕實質

  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老師一宣佈小組討論,整個教室就沸騰起來。但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這樣幾種現象:有些學習小組的學生搶著各說各的發現,人人都急於表述自己的思想,結果導致誰也不在傾聽;有些學習小組中,發表意見者往往只是一些優秀的學生,他們常常會為某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而其他學生則端端正正的坐著,一言不發,冷眼觀戰,還有的甚至做起與課堂無關的事。從上述現象中可知,教師儘管重視並提供了孩子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但對孩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顯然重視不夠,指導不夠。

  ***2***探索重主體,輕主導

  本次課改大力倡導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但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是隻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是一些毫無探究價值的問題都要讓學生去探索。在探索過程中,沒有具體的要求、提示和指導,探究方式由學生自己挑,喜歡怎樣就怎樣;探索夥伴可自己選,想與誰就與誰。在時間的調控上也是隨心所欲。一旦發現時間很多,就讓學生“充分”探索來拖延時間;一旦發現時間不夠,就匆匆走過場,往往是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探索就已終止„„這是一種隨意的、毫無組織的學習方式,展現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卻的是教師價值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的神聖職責。

  ***3***忽視了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

  現在有些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有三種極端的表現:第一種情況是,教室裡亂成一鍋粥,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規極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談一些與合作的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種情況是,學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做著自己的事,毫無合作可言,與其說是在進行合作學習,不如說是幾個學生圍在一起進行自學;第三種情況是,一部分學生在大講特講,另一部分學生無所是事,不會傾聽,把自己排除在小組之外。

  ***4***評價不全。

  開展小組活動後常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性的彙報交流,但小組代表一站起來發言就是“我認為„„”、”我覺得„„”、“依我之見„„”,往往不是代表本組意見,而是代表個人意見。教師對小組彙報的評價也常常是“你說得真好、“你的見解真不錯”。顯然,學生的不正確的發言方式是由教師的不科學的評價造成的。其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是偏重於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忽略了對學生所在小組集體的評價;二是偏重於對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評價,忽略了對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評價。教師很少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參與程度以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進行評價,特別是很少關注那些平時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的學生。這種不公正、不全面的評價極易挫傷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不可能很好地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

  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指導學生感悟文段意思。學生在解決了基本的閱讀障礙後***字的讀音、詞的理解,有的詞要放在文段中具體語言環境中理解***,應思索課文整體上講了什麼,也就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但這一點不容易做到。學生現在的做法是,普遍藉助工具書,這樣就缺少了概括能力的訓練過程。要把握文章整體意思,必須逐段理解各

  第一文庫網自然段意思。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本不是太難的事,但問題在於學生層次不一,有的學生讀完一段後能迅速抓住主要意思,而大部分學生還不具備這一能力。細究原因,一是讀書不細心,不會邊讀邊想;二是讀書能力欠缺,讀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三是不願意靜下心來思考各自然意思。所以,有必要要求學生逐段弄清意思,再整體把握全文意思。連自然段意思都不能把握的,只有靜下心來,逐句弄清意思。把握每句意思時,可以採用縮句的方法,把每句話縮寫為“什麼是什麼”或“什麼怎麼樣”的句式,再把各句意思綜合起來,弄清每個自然段意思,進而把握全文內容。

  2、指導學生聯絡單元主題、課文主題感悟寫作目的。學生弄清了課文內容後,引導其從單元、課文主題上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讚揚、批評、喜歡、厭惡、鞭撻„„只有從主題上從思考,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圖,為什麼這樣用詞、為什麼這樣修辭、為什麼這樣安排內容等。學生如能在自學階段就感悟到這個程度,小組合作交流時,就有內容可談了。

  二、合理編排學習小組,明確組內分工,交給學生必備的合作技能。

  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更有利於學生愉快地進行合作,培養其學習能力。合作學習一般採用異質分組,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

  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使各組處於大體均衡的水平上,以便促進組內成員對學習任務和學業競賽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要順利實施並取得一定的效果,成員之間必須要有明確的分工,各自承擔起分配到的任務,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分工。一般小組成員以6人左右為宜,在小組中,可以設一個小組長,一個記錄員。小組長要協調本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發動成員暢所欲言,組織解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問題。記錄員要記錄好本組成員討論形成的意見。小組長和記錄員可以採用輪換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鍛鍊的機會。

  有了明確的分工,還要教給學生一些必需的合作技能。比如要讓學生明白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善於傾聽組員的發言,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自己思維和價值取向;當遇到不同見解時,要等對方說完,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對組員的精彩見解和獨立觀點,要積極地鼓勵,以達到相互支援;遇到較大的困難和分歧時,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地解決問題。有了這些良好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才顯得有意義,才能使個體得到應有的發展。

  三、注重學生合作過程的巡查,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作出指導。

  學生合作學習,簡單了說,就是彙報自己的答案。但如果只是完成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彙報會了。重要的是合作,“分-學-傳-合-表”中的合,要求將各成員的答案,進行訂正,取長補短,整合為小組統一的、人人都會的集體結晶。這個過程常出現三種錯誤傾向:一是交流中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取成員意見。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優生身上;二是交流中以工具書為標準,交流就是讀工具書,這種現象相對普遍;三是由於知識能力所限,交流時不能著眼全篇,斷章取義、片面。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

  1、看目標的達成。這是評定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好壞的重要指標,一個小組能及時、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說明小組合作是高效率的。

  2、看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學習就是一個提高過程,如果沒有提高則是無效的學習。在一個小組內,成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同學提高的較慢,而有的提高很快。在小組間,不同的小組的整體提高水平也是一個評價標準,有的小組整體提高快,效果就明顯,有的卻整體提高不大,則效果不大。

  3、看其合作程度。有的小組雖然組合在一起,卻各自單幹,沒有體現合作精神,雖然他們目標達成了,卻失去了合作的意義。

  4、看其團結程度。一個小組的團結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為了完成任務而齊心協力,團結一心,才真正體現合作的魅力。如果本組同學在學

  第一文庫網習過程中牢騷滿腹、相互抱怨,即使完成目標也是勉強的。

  5、看是否有創新。創新是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家把自己的智慧彙集在一起,會創造新的奇蹟。如果大家敷衍了事,肯定沒有起色,即使完成任務,也是平平淡淡。

猜你喜歡:

1.2017年特色學校建立工作計劃

2.社會工作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3.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

4.社會工作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

5.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