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第一個被廢的太子劉榮
劉榮,漢武帝劉徹的兄長,曾被其父漢景帝立為太子,後被廢,膠東王劉徹取代他成為太子。漢景帝寵愛的慄姬生了三個兒子,長子為劉榮。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大漢王朝第一個被廢太子是誰?
劉榮,漢景帝劉啟與慄姬之子,曾被立為太子,後被廢為臨江王。慄姬,漢景帝劉啟的姬妾之一,齊國人,家世不詳,生卒不詳,名不詳。早年受仍是太子的劉啟寵愛,劉啟的前三個兒子劉榮、劉德、劉閼於都是慄姬之子。之後慄姬年紀漸長,逐漸失寵於景帝,劉榮做為景帝長子,先是被立為太子,後來因慄姬而被廢,慄姬憂鬱而死。
西漢皇室的館陶長公主劉嫖是個聰明人,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陳嬌許配給慄姬所生的劉榮太子。這樣就可以讓自己與皇帝兄弟親上加親,日後做了侄皇帝的丈母孃、甚至小皇帝的親姥姥,就越發地榮華富貴、子孫萬代啦。
於是,就在慄姬打打點點、朝廷上下也認為她就要繼任皇后的這段日子裡,館陶公主劉嫖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親自出馬,去向慄姬提親去也。不用說,館陶公主認為自己這樁倒提親,是完全十拿九穩的事體:世上焉有不願與皇帝親姐姐、太后親女兒結成緊密聯盟的蠢人乎?讓館陶公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慄姬就偏偏是這樣一個蠢人。
慄姬一聽說館陶公主的“美意”,就立刻報以冷嘲熱諷,對這個未來大姑子嗤之以鼻,怎麼,如今知道要來奉承我了麼,哼哼,真是風水輪流轉啊,你也不想想,我兒子那是日後要當皇帝的。你會把那麼多美女介紹給皇上,你就該知道,我兒子他日後也是有資格佳麗無數的,就憑你女兒那個模樣,比得上哪一個呢?想靠那個毛丫頭公侯萬代?!門兒都沒有!
當然,慄姬也許沒有說得這麼刻薄,刻薄的是我這個作者。不過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慄姬沒準說得比我猜想的還要露骨尖酸。
慄姬也許並不是不懂得政治聯姻的重要性,只是她也許太高估了自己母子倆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把兒子的“太子”名分看得太牢固了。或者,她心裡已經開始盤算把自己慄家的女孩兒嫁作太子妃的美好前景,怎麼會肯“便宜”害自己守空房的館陶長公主呢?總之,慄姬那出人意表的性格,就在這一刻為自己樹下了一個死敵,決定了自己和劉榮最終的結局。
館陶長公主在慄姬這裡碰了一鼻子灰,自然很是不爽,尤其讓她膽寒的是:原來慄姬對自己的恨意竟有如此之深。如今自己正是炙手可熱的時候,她都敢於當面給自己下不來臺,假如日後她的兒子成為皇帝、她成為太后,自己這個過氣姑媽,豈不是死到臨頭了?
劉嫖越想越是大汗淋漓,可是這樁事卻連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處,都不能明說——因為竇太后想立的是自己的小兒子劉武為皇太弟,要是她知道寶貝女兒想與侄太子拉關係,會怎麼說呢。
館陶在後宮中轉來轉去,最後來到了王娡夫人所居的猗蘭殿裡。
王娡一向在後宮中與人為善,廣結人緣,對皇帝的姐姐長公主更是傾心結納,因此滿腹怨氣的館陶公主立即毫不忌諱地將怨恨和牢騷都一五一十地對著王夫人發洩了出來。
王娡聽著館陶公主的牢騷,一面善解人意地附和連聲。更嘆道:“慄夫人真是辜負了公主您的美意呀,阿嬌多可愛的人兒,我要有這樣好的兒媳婦,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不過也難怪,她如今已是太子之母,又快當皇后了,有些個想頭,確實是我這樣的小姬妾猜想不出的。長公主啊長公主,你也不要太生氣了,這些話對我說說不要緊,出了我這兒,可千萬不要再說了,那可保不齊要惹麻煩呢!”
這番貼心貼意的“勸說”,惹得館陶公主越發地亂轉起來。
亂轉若干圈之後,館陶公主下了狠心: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絕不能讓慄姬當上皇后、更不能讓她的兒子成為皇帝!
那麼,一旦弄走了劉榮,誰來繼任太子呢?館陶公主眼睛一亮:當然得是我自己的女婿來繼任太子!而這位未來女婿,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面前這位“知己”的王夫人之子嘍!
此時的王娡身邊,共有五位未婚的小親王,四位是她早死的妹妹的兒子,最小的才是她的親生兒子。按照年齡來算,王息姁的長子廣川王劉越才該是陳嬌最般配的丈夫,但是如果這樣聯姻,王娡與長公主共同進退的動力自然不會太高。如果將陳嬌嫁給小表弟膠東王劉徹的話,不光是王夫人要與自己裡應外合搞定慄姬,小女婿自然也要比大女婿好擺弄得多。
一番算計之後,館陶公主一天之內第二次主動為自己的女兒倒提親,表示自己願意把女兒嫁與王娡做兒媳婦了。
王娡多聰明的人啊,說話聽音,立刻就明白了館陶公主的算盤珠子是怎麼撥拉的,而館陶公主的算盤,也正是她自己暗暗憋了多少年的指望,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立刻受寵若驚狀地應承了下來,為六歲的兒子劉徹訂下了這樁婚事。
王娡一面歡歡喜喜地代兒子向未來丈母孃道謝,一面又加油添柴,故意長嘆起來:“唉,只可惜我這個小子不過是個親王,真是委屈阿嬌姑娘了。長公主你雖然大人大量不嫌棄,我們母子卻慚愧得緊哪!”
一番話恰到好處地正戳中了館陶公主的腸子,橫豎如今王娡母子也是自己人了,館陶公主幹脆開啟天窗說亮話,把自己的主意明著說了:我的女婿,怎麼著也要當上未來皇帝,非要奪嫡成功不可!
王娡這個喜呀,就差沒立馬給姑奶奶磕下頭去。不過她好歹也是多年的“賢淑人兒”,還沒忘了謙虛一把:“俗話說,立嗣非嫡即長,慄夫人眼看就要做皇后了,到時劉榮不但是長子,更是嫡子,我和豬兒是生來薄命的人,還有啥話可說。公主你可千萬噤聲,此事還是罷了,萬一弄不成,日後我們母子,豈不是又要做戚夫人劉如意第二了麼?苦啊……”
王娡這悲悲切切的一番表演,更是觸動了館陶公主的一腔雄心壯志:“哼,一個小小的慄姬,也想跟俺長公主鬥?她想當皇后、做太后?***!只要我劉嫖在,她連門兒都別想摸得著!”俗話說,趁熱要打鐵,宜早不宜遲。館陶公主說幹就幹,直奔劉啟所居的宮室而去。
看著館陶公主絕塵而去的身影,王娡心裡那個美呀!相士說的話,就要開始一步步地實現啦!
果然,館陶公主立即跑去向弟弟下慄姬的爛藥末子:“皇帝,聽說你要冊封慄姬做我朝皇后?這可萬萬行不得!”
劉啟寵愛慄姬,立她為後的願早已不知在枕邊許了多少回,一時間真不知道三姐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一時間瞠目結舌:“何解呢?”。
館陶公主道:“慄姬是個兩面三刀的女人,滿懷惡毒,而且奇妒,她對皇帝你如今寵幸的美人們都銜恨入骨,不但沒有友愛之心,而且還不停口地詛咒,偶爾相遇的時候,她更向諸美人唾吐連連。你想,她現在不過是個姬妾,就敢仗著太子這樣囂張潑辣,一旦正位中宮、日後成太后,我看日後‘人彘’慘象只怕又要重現在劉家,皇上你如今心愛的兒女們恐怕都難逃一劫!如果你真是一個聖明天子的話,就不要再被這個狐媚子矇騙下去了!”
劉啟被姐姐這番話說得全身冷汗直流。他既不敢相信與自己恩愛備至的女人如此心如蛇蠍,但是他與慄姬多年夫妻,對她的性情倒也有些瞭解,曉得她是個脾氣不好的主兒,只怕姐姐所說並非空穴來風。
這一天,景帝特意來到慄姬的宮中,試探地向她開了口:“聯已立劉榮為太子,愛姬不日也就要成為皇后。如今我身體日見不濟,萬一有個什麼好歹,大漢朝和聯這整個大家,就都要託付給你了。後宮中的嬪妃們都年輕,聯的諸王***就是已封王的皇子們***又都年幼,朝廷後宮諸事紛擾,處處有危險,到那時候你可千萬要幫我好生維護他們才是啊。”
景帝這年大約三十七八歲年紀,如果是現在,這正是一個男人成熟壯盛的最最好年紀,但是劉啟的身體卻早讓後宮中的鶯鶯燕燕們淘澄得虛弱了,身體卻並不好。這席話,雖說是試探之語,卻也是皇帝掏心的話,說起來不是不傷感的。
慄姬如果夠聰明,就應該趕緊應承下來,最好再安慰安慰丈夫,說他必定吉人天相啥的。可是老天真沒給她一點腦子,再好的話到她的耳朵裡一過,都變了味道:怎麼,這該死的花心蘿蔔,到死都還沒忘了他的那幫小妖精和那些個小雜種嗎?!
於是,慄姬立刻變了臉色,怒氣衝衝起來。不但不肯答應照顧諸姬和兒女,更連句好話都不肯說給皇帝聽,當面就頂撞起來。
景帝一看她這副嘴臉,簡直氣不打一處來,覺得自己這麼些年來真是認錯人、白寵她一場了,立即起身,拂袖而去。
慄姬一看丈夫居然一反常態地不來低聲下氣,更是怒火中燒,衝著景帝的背影就大哭大鬧起來,並且迫不及待地就甩出了一串粗言穢語。辱罵後宮姬妾倒還是等閒,更重要的是她捎帶著罵景帝是條“老狗”!所以才跟後宮中那些沒廉恥的女人廝混,真是“***”也!
正當慄姬滿地亂跳、大發雌威的時候,她卻忘了,景帝雖然自覺身體不佳來交待後事,但是他畢竟還不到四十歲,還沒有老到耳朵背的時候,完全可以一個字不落地把她說的那些狠話兒記得清清楚楚。
咦,後宮諸姬妾與皇帝燕好,就是“***”,那慄姬自己難道又是原配發妻不成?她自己該是個什麼東西?
好啦,禍從口出,事情就此定局。
不過,慄姬雖然因為此事大大得罪了皇帝,劉啟一時倒也還隱忍沒有發作。原因當然是因為她的兒子乃是太子。劉榮作為景帝的長子,從小都是父親的心頭肉一塊——別說皇帝,就是普通人家,第一個兒子的降生都該能帶來多大的歡欣狂喜。
劉啟居然沒有立刻做出廢太子與慄姬的動作,可讓王娡鬱悶壞了。思來想去,她決定來一招火上澆油。她相信,以自己對劉啟的瞭解,一定能促使他拋下父子親情,做出符合自己願望的決定來。
王娡有個長處,就是一向與人為善,在朝廷內外享有仁德賢淑的美名。由於她平日裡就處處留心,與內外大臣也頗有交情。現在,到了她展現實力的時候了。
這一天,王娡巧妙地安排自己的親信去見大行官***禮儀***,向他轉達王夫人的心意:“大行官先生,如今太子立了好幾個月,可是太子的母親卻還是躋身姬妾行列,這樣下去怎麼妥當呢。皇上心裡自然也是願意冊立太子母為皇后的,只是沒人給他裝這級臺階呀。王夫人一向和您關係好,所以希望你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大意了,不但影響皇上對您的印象,也影響國家和皇族的和氣呀。”
王娡在後宮中一向與人為善,大行官也因此對王夫人的人品很是敬重,如今聽了這番義正辭嚴憂國憂民的說話,更簡直高山仰止。於是自然言聽計從,於公元前一五〇年向景帝上了一道奏章。
奏章是這麼說的:“……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
令大行官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景帝一看這道奏章,頓時怒火中燒,咆哮道:“這是俺的家務事,輪得著你來管嗎?!”立刻不由分說把大行官打入天牢,一刀兩段。
大行官就此被他引為偶像的王娡送進了枉死城。
劉啟砍了大行官之後,餘怒未熄,再一想:不對呀,這禮儀部長一向不敢亂說亂動,怎地多起事來了?肯定是被人挑唆的!那麼,這道奏章對誰有益?當然是慄姬!不用說肯定是這個婆娘私交大臣、為自己謀取利益!好啊,她可真是無法無天了,要仗著兒子把手從後宮伸到俺的朝堂上來呀!偏偏她的兒子劉榮又是個無知少年,日後豈不是要葬送我老劉家的天下了嗎?
——這倒不是劉啟智力有問題,而是這種推理才合邏輯呀,任誰又會想到,一個表面看來不可能得到任何好處的“賢淑”宮妃,會為人作嫁、催促官員封別的女人為皇后呢?劉啟和大行官遂不得不墜入王娡的算計中。
為了斷絕慄姬干涉政事、大漢朝重現呂雉第二的可能,劉啟狠下心來,立即下了一道聖旨: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這時,距大行官枉死不過幾天時間而已。
慄姬又驚又怒又悔,萬萬沒有想到,那個多少年來對自己母子恩愛萬般的男人,變起心來能這麼下得狠手。於是恚恨之下臥床不起。這時她已今非昔比,病床前連個看守煎藥的人都找不著了,兒子也被黜出宮不得見面,皇帝老公更是連個影子都瞧不著。偏偏還有人來給她報信,說皇帝今兒去了誰宮裡,明兒又陪誰去遊苑。慄姬很快就支援不住、病入膏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