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著名太后竇太后
竇[dòu]猗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觀津***今河北省武邑縣觀津村***人 。是西漢時期的一代女政治家。出身貧寒的她備受命運垂青,由民女到宮女,最後成為輔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漢江山的傑出女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竇太后的影視形象圖片
竇太后生平簡介
竇太后***?~前135年***,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后,其長子劉啟***漢景帝***即位後,被尊為皇太后,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位,被尊為太皇太后。其出身貧寒,後被選入宮中,呂后將一些宮女分給諸侯王時,竇氏被分給了代王***後來的漢文帝***。與代王育有一女二男,長子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小兒子是樑王劉武。竇太后是西漢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道家治國理念的積極倡導者和大漢帝國四百年風雲江山的奠基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竇太后治國思想
繼承了高祖劉邦的意願,奉行莊子的無為而治,並由此推動了“文景之治”。
竇太后人物評價
竇太后是西漢最後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她謀傳膠東略承沛公,芳流觀津名留漢青。她的時代上承漢高祖偉業,下啟漢武帝雄風。
太皇太后時期
公元前141年,景帝駕崩,太子劉徹即位,尊祖母竇氏為太皇太后,生母王氏為太后史稱:漢武帝。
劉徹即位後,太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常出面干預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並建議仿古制,設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對於竇太后推行道家治國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漢經歷白登之圍後,發現自己現行國力尚未強大到當時的北方匈奴政權進行對抗甚至滅掉對方的水平,國內剛剛經歷過戰爭,急需恢復國民經濟發展生產,因此,從曹參起,歷經呂后、文、景執政,西漢中央政府普遍在全國推行黃老治國的理念,全面實行輕徭賦墾荒地的國家經濟基本方針,後雖經過七國叛亂的干擾,但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已經不可逆轉的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到了武帝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已經空前強大,已經具備了和北方匈奴政權相抗衡的實力,但是此時,竇太后做出了一個判斷:如果此時開戰,不但無法取得勝利,反而可能將文景以來積累下來的成果毀於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著進行了分析:國民經濟實力盡管大增,但是發展成果根基尚淺,很容易被大規模戰爭所動搖,而且當時的軍隊建設由於發展經濟為前提也有所懈怠,軍隊的訓練和將領的選拔有所鬆弛;況且此時匈奴的實力尚未削弱,其軍隊戰鬥力非常強悍,而且如果北擊匈奴,沒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是無法剿滅的,而且當時西漢的養馬業更是比較鬆弛,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寶馬,耐久力不行,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西漢尚未和西域取得聯絡,一旦發兵必然是孤軍深入,而且對於匈奴內部的情報掌握也不穩定,綜合這些因素,儘管漢朝已經非常強悍,但是仍舊處於無法剿滅匈奴的階段上。漢武大帝幾次要求出兵均遭否決的原因也在這裡。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閩越舉兵圍東甌,東甌向漢廷告急。竇太后要求不用刀槍平定事端,武帝派中大夫嚴助徵調會稽郡***治在蘇州***的水師救東甌。漢兵未至,閩越王郢即自動撤兵。東甌王因怕閩越軍再次騷擾,便主動向漢廷請求,舉國4萬多人遷移於廬江郡,此時竇太后知道武帝長大了並交出了景帝給她的兵符。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竇氏在漢之東宮長樂宮薨,與文帝合葬霸陵,時年七十一歲。
竇太后史籍記載
《史記·卷一十·孝文字紀第十》
《史記·卷一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卷一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呂太后時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家在清河,願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籍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
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女為館陶長公主。明年,封少子武為代王,後徙樑,是為樑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於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封竇後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竇後兄長君。弟廣國字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處。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少,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採桑,墮,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皇后言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復問其所識,曰:“姊去我西時,與我
決傳舍中,丐沐沐我,已,飯我,乃去。”於是竇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賜之,家於長安。絳侯、灌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放呂氏大事也。”於是乃選長者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
竇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無子。文帝崩,景帝位,皇后為皇太后,乃封廣國為章武侯。長君先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吳、楚反時,太后從昆弟子竇嬰俠,喜士,為大,破吳、楚、封魏其侯。竇氏侯者凡三人。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太后後景帝
六歲,凡立五十一年,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至武帝時,魏其侯竇嬰為丞相,後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