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項羽_劉邦與項羽結拜

  劉邦和項羽是楚漢爭霸的核心人物,歷來都會被人比較。項羽作為一個原本處於優勢地位的領導,卻在最終敗給了劉邦。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劉邦與項羽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邦與項羽結拜

  劉邦項羽在共同反秦時結拜過,不過項羽只是劉邦結拜的眾多兄弟中的一個,帶有明顯的政治性。要說劉邦和項羽的結拜,還要從兩人的相遇說起。當年劉邦攻取豐邑不成,聽說項梁在附近,就前去拜見,並獲得了五千兵馬攻下了豐邑。

  劉邦在還兵的時候見到了項羽,後來成為了項羽的部下。雙方帶領的分別是薄弱的農民兵和強大的正規軍,當這些農民兵與領兵器時,遭到了正規軍的蔑視和阻攔,於是激起了他們的憤怒,雙方大打出手,正好被劉邦和項羽看到。按照軍令,先挑起鬥毆的人要論處,念及這些人是劉邦的下屬,經過劉邦與項羽的調解最終沒有被處斬。這時候項羽已經和劉邦比較親近了,雖然有較大的年齡差距,但是兩人聊得很投機,談論家國大事和時局,更成為了結拜兄弟。

  後來劉邦帶兵與項羽對戰,項羽指責劉邦沒有信義,就綁了劉邦的父親作要挾,說劉邦不投降就烹煮其父。劉邦的回答看似無賴卻很機智,表示兩人結拜過,父親是共有的,如果煮了,就分自己一碗羹,惹得項羽不得不放棄。

  其實結拜異性兄弟是劉邦常用的計策,年輕時與盧綰,得到了他的資助完成學業;與鄉人喝酒成為兄弟,得到了他們的擁護;後來劉邦還跟項伯結拜,在鴻門宴中得到他的保護,因此他靠著與人結拜拉攏了不少人。劉邦與項羽結拜完全是看中了項氏集團的勢力,可以依附這股勢力成就大業,但是重情義的項羽卻沒有看出劉邦的意圖。兩人同為結義兄弟,項羽卻比劉邦早死。

  對劉邦項羽評價

  在用人方面,劉邦絕對是一把好手。他說自己沒有突出的才能,在擬定戰略和謀劃佈局方面比不上張良,在守護國家、安慰百姓、運送糧草方面比不上蕭何,在帶兵打仗方面比不上韓信,但是這三個人都能為我所用,所以得到了江山。但是項羽身邊就範增一個,還是不可用的人。

  性格方面,劉邦與項羽截然不同。其一,劉邦寬容大度、心性豁達,能容納不同的人和事。他在當亭長時押送過犯人,當不斷有人逃跑時,他乾脆把犯人都放了,還與他們一同喝酒。在垓下之戰前夕,劉邦沒有把握打敗項羽,但是他在張良的建議下以利益拉攏了英布、彭越、韓信等勢力,最終合力打敗項羽。反觀項羽,心胸狹隘,為人吝嗇。每次打完勝仗或者部下立功,他都不進行嘉賞,韓信就說他手裡攥著的官印都快要從方的磨成圓的了。其二,劉邦冷酷無情,他被項羽追趕時,為了自己活命,三次把自己的孩子踢下車,登基後對待異性王也絕不手軟。而項羽太看重情義、英雄氣短,垓下之圍都火燒眉毛了,不解決當下危機,只顧他的虞姬和烏騅馬。其三,劉邦能屈能伸,早年還沒發家之前,就被鄉里人和父親看不起,但是他依然喝著他的酒想著幹大事業。項羽卻在垓下兵敗後不肯逃回江東,選擇自刎。

  政治素養方面,劉邦要比項羽高。劉邦有長遠的眼光,能看清當時的局勢,夠腹黑,他先入的關,不殺投降的嬴子嬰,收買當地民心,等項羽一來,知道自己的勢力不足以抗衡,就立馬拱手相讓,送禮請罪。項羽在政治上顯得很稚嫩,目光短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范增看出劉邦不一般,叫他提防,他卻不聽。後來進入咸陽,他殺掉子嬰,燒燬秦皇宮,還屠殺咸陽城,先前攻下的城都被屠戮過,完全不得民心。

  心理素質方面,劉邦面對失敗,能夠冷靜思考應對,項羽心浮氣躁,受到挫折就喪失鬥志了。項羽曾經綁了劉太公威脅劉邦要煮了他,但是劉邦卻用一句“我父親即為你父親”化解了。垓下之戰,項羽大敗,不肯聽亭長的話過江東,全然沒有要東山再起的想法。

  論劉邦項羽

  劉邦和項羽是楚漢爭霸的核心人物,歷來都會被人比較。項羽作為一個原本處於優勢地位的領導,卻在最終敗給了劉邦,讓人感嘆,同時,人們也針對二人的爭鬥過程進行了分析。劉邦取勝固然有偶然因素在,但是項羽沒能抓住機會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主要取決於他們的性格和個人素質。

  劉邦在家的時候既不事農耕也不置產業,時常與朋友一起喝酒,並請他們回家吃飯,身上具有濃厚的遊俠氣,講義氣,為人慷慨大方,能與人有福同享。從他擔任亭長一職以及後來的《大風歌》等詩可以看出劉邦年輕時讀過書也練過武。當年起兵反秦時,大家都選劉邦為領導必然有他的個人因素在,能夠讓人信服。劉邦四十幾歲才開始他的事業,先前擁有了比較豐富的人生閱歷,看事情更全面,眼光也更長遠,加上他個人的性格,很容易收服人心,具有較強的號召力。

  在劉邦的個人素質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用人。他在軍事、謀略、用兵等方面都有懂一點,又都不精,但他知道哪些人工於這些領域,就通過合理安排讓他們在充分發揮所長,並給予充分的信任,有了功勞,也都毫不吝嗇地進行獎賞,所以他的手下才會安心地忠於他。

  由於從小跟著項梁四處征戰,大局方針都是由項梁考量的,項羽也只是奉命做事,一旦項梁死了,項羽失去了高遠的政治見識。項羽出生於楚國的沒落貴族,不瞭解底層百姓的困苦,加上年少英雄,固執的相信武力,所以後來每佔領一個城就會屠戮當地百姓,殘殺士兵,而且剛愎自用,不聽人勸。項羽在爭奪天下時太過年輕,沒有多少閱歷,也未能充分洞悉人性,又缺乏智謀,只相信自己的親信,不重要有才之人,對於其他有功之人也不進行封賞,過分的分配不公自然失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