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伐吳的結果是什麼

  劉備伐吳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劉備伐吳結果

  話說三國紛爭,群雄並起,經過長時間的廝殺,時間已經來到了220年,這一年可不得了,死了好些牛掰的大能,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猛將夏侯惇、謀臣程昱,蜀漢的老將黃忠、武聖關羽、軍師法正。這些人的死對於整個華夏大地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這時候還引發了後來的那場慘烈的劉備伐吳夷陵之戰。

  話說關羽的死讓劉備怒不可遏,要知道關羽可是和劉備幾十年的兄弟之情,好到穿同一條褲子,同吃同睡的程度,一聽說關羽的死就怒了,要發兵攻打東吳,手下人一通勸告都拉不住,而在這段時間裡劉備還順手升了個級,弄了個皇帝噹噹,主要是因為人家曹丕都已經當皇帝了,想想一個小輩都已經當皇帝了要是劉備還當著漢中王,怎麼說得過去,於是劉備就自立為帝了。

  當上皇帝之後,劉備就打算起兵攻打東吳,結果才剛開始招兵,張飛又死了,被手下人給砍了,兩個兄弟都死了劉備也不想好好玩了,直接就打起了孫權。值得一說的是這個時候呂蒙已經死了,東吳的守將是陸遜這個小將,而蜀漢也好不到哪裡去,法正死了,這讓劉備失去了最為倚重的軍事,趙雲還因為反對這場戰爭被晾在了家裡,諸葛亮要看守大本營,所以說其實這是劉備和陸遜的正面交鋒。起初蜀軍聲勢很高,連戰告捷,但是後來久攻不下,劉備的軍隊又被迫擺成了一字長蛇陣,被陸遜來了個火燒連營,差點連劉備都掛那兒了。

  可以說劉備這次伐吳是慘敗,將蜀軍的大量精銳都打掉了,因此蜀國徹底成為了三國之中墊底的存在,而吳國雖然打退了蜀軍,但是吳蜀之間的聯盟關係幾乎不可能在持續,也是沒什麼好處,唯一得利的就是曹魏陣營,從原來的一打二變成了現在的1:1:1,算是漁翁得利了。

  劉備伐吳成功了嗎

  劉備的一生是比較坎坷的,可以說經歷了很多的磨難,可以說三國眾多英雄豪傑之中就屬劉備的稱霸之路最為艱難,而且好不容易稱雄一方,還來了個關羽大意失荊州,導致原定的戰略部署難以實現,因此劉備不得不東進伐吳,那麼這次伐吳成功了嗎?

  毫無疑問這次伐吳是非常失敗的,當時劉備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荊益之地,益州只是作為一個產糧地,後勤地方,而荊州這個交通便利,地理優勢出色的地方才是劉備崛起的根本所在,而關羽一場大敗,荊州全失,可以說是讓劉備陷入到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方,空有一個大本營,但是沒有一個攻堅的優秀陣地,而且當時劉備陣營內部的問題也是比較嚴重的,為了穩定內部,將內部的壓力轉移,劉備不得不打,可以說劉備伐吳在政治上來說是必須的,只有打下荊州,哪怕只是打下其中的一部分,回到之前三方割據的局面也要好過現在這樣的景象。

  劉備不得不打,但是當時劉備陣營處於青黃不接的局面,當年跟隨劉備打天下的死的死老的老,所以劉備這次出征其實是單人統軍的,其實劉備一生也多次上戰場,經驗也算是豐富的了,起初在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的口號之中,劉備軍氣勢旺盛,連戰告捷,接連的勝利迷惑了劉備,在之後面對陸遜的嚴防死後,劉備一直無法攻下夷陵,久攻不下,氣勢已失,再加上戰術部署不恰當,被陸遜找到機會一舉擊敗,一場戰役就奠定了伐吳的敗局,也讓劉備吞下了自大的苦果。

  劉備伐吳用多少兵力

  劉備伐吳是歷史上有名的事件,而這場戰役最後帶來的結果也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歷史上對於這場戰役的研究非常的多,其中除了失敗原因和該不該打等重要因素之外,最受重視的就是劉備當年那場戰爭動用了多少的兵力。

  首先演義中所受的劉備興兵70多萬肯定是不可信的,畢竟當時劉備治下也才這麼點人口,根本不可能支撐起這麼多的士兵,而根據史書來看當時劉備的總兵力也就是10萬出頭,排除當時必須用來防守曹魏的幾萬之外,能夠拿去和東吳作戰的其實也就是7萬,再加上戰線很長,沿途需要留守部隊,所以真正能夠和東吳打起來的也就是4,5萬人,而東吳一邊的人可能更多一點,妥妥的五萬左右。

  從上文可以看出來劉備其實在兵力上是完全不佔優的,而且劉備的兵種其實也不佔優勢,眾所周知,東吳的水軍是很強的,而劉備的水軍相比來說就差了很多,歷史上也沒有他大規模造船或者訓練水軍的記載,以這樣的水軍戰力想要擊敗水軍格外強大的東吳是不現實的,可見劉備自己也沒有足夠的拿下荊州的信心,他的主要目的還是先打著,給予戰場上的壓力來獲得外交上的成功,畢竟吳蜀兩國不是那種必須分個你死我活的關係,那隻會便宜了曹魏,所以綜合來看,劉備這次出兵7萬左右和東吳交戰的根本目的還是給予戰場上的壓力獲得談判上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