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雜文鑑賞
現代雜文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一種新興文體,它以陳獨秀開創的“隨感錄”為始,經過了中國雜文作家的努力,在魯迅那裡得到發揚光大,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庫中的一個瑰寶。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1:你屬於哪一類人
對於人生,人們有各種比喻。有的把它比做舞臺,有的把它比做戰場,
有的把它比做運動會..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是把人生比喻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次,
有人問畢達哥拉斯:你屬於哪一類人?他答覆道:如果某人曾來到奧林匹克
大會上,他會知道,有些人怎樣前來試圖一顯身手,獲得獎賞;有些人是來
經商的,出售其商品;有些人是前來喝彩,並會晤朋友的;還有些人則是前
來看會的。他自己呢?屬於前來看會的人中之一。
兩千五百年前的這位哲學家說的這段話,在今天仍然有其現實意義。在
我們當今的人生“運動會”上,不是也有這四類人物嗎?
2:凡事要想開點
小時候有一天,我到一間沒人住的破屋裡玩。玩累後把腳放在窗臺上歇
著時,一點聲響驚得我一躍而起,沒想到左手食指上的戒指此時鉤住了一隻
鐵釘,竟把手指拉斷了。
我當時嚇呆了,認為今生全完了。但是後來手傷痊癒,也就再沒為這事
煩惱。現在我幾乎從不想到左手只剩四根手指。
幾年前,我在紐約遇見個開電梯的工人,他失去了左臀。我問他是否感
到不便。他說:“只有在紉針的時候才會感到。”
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
戰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小說家達克頓曾認為除雙目失明外,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擊。但
當他60 多歲、雙目真的失明後,卻
說:“原來失明也可忍受。人能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感官都喪失知
覺,我也能在心靈中繼續活著。”
3:做自己想做的人
1888 年,法國巴黎科學院發起關於“剛體繞固定點旋轉”問題有獎徵文,
徵文條件規定:應徵論文的作者除提供論文外,還必須附一條格言。
一篇附有“說自己知道的話,幹自己應乾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格言
的論文,被一致認為科學價值最高。原來論文出自38 歲的俄國女數學家蘇
菲·柯瓦列夫斯卡婭之手。
柯瓦列夫斯卡婭實現了自己的格言“做自己想做的人”。在婦女處於被
壓迫、被奴役的悲慘地位的19 世紀,她成了走進法國巴黎科學院大門的第一
個女性,成了數學史上的第一個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