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來自壓力作文

  壓力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講是一個名詞,對於一名職員來講,壓力來自自己的“頂頭上司”,對於一名學生來講,壓力來自老師、作業、考試和家長。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動力來自壓力範文吧!

  動力來自壓力範文篇一:

  我凝視著班牌――初一6班。我是初一的學生了!雖然一直是父母心中的驕傲,但在這個重點班裡,我卻顯得那麼微不足道,彷彿從來沒有人會在乎平凡的我。第一次數學測驗還算順利,考了98分。班級第十的名次比自己預想的結果要好。鬆了一口氣的我,回家後把試卷拿給爸爸媽媽看。隨著一陣風將試卷吹向桌下,畫面定格在母親暴怒的神色和父親失望的眼神裡。那一刻,我知道了父母要的是什麼。我撿起試卷,喃喃地說:“我會考第一的。”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那一年我幾乎壟斷了數學考試的第一名。

  我像一顆不飽滿的玉米豆,在狹小的空間裡被殘酷地擠壓著。秋,微風,濃霧。“初一”的班牌悄悄地換成了“初二”。我的手邊多了一頁頁寫滿密密麻麻單詞的小紙條,這一切只因為老師那天的一句話:“如果英語成績再沒有提高,你的總名次肯定要下滑了!”我衝她笑笑:“我一定可以的。”我沉浸在英語的世界裡,努力學著,即使是英語老師嘴裡吐出的刺耳的單詞,我也全當是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我在灼熱的空間裡被無情地炙烤著,但我卻在大聲喊:“我要開花!”

  秋,大風,陰雨。

  進入初三,灰暗的心情就像這一個個陰暗的天氣,每一天都伴著不安的情緒。也許是因為所學的知識尚未沉澱下來,也許是因為緊張的氛圍令人透不過氣。深夜,累得焦頭爛額的我,剛想合上書趴在桌上閉一會兒眼,腦海中卻又浮現出她在“同學錄”中寫給我的那行字:“你是我的目標!我會努力超過你!”心裡不禁一驚,困勁兒全無,拿起書又翻開了新一頁。在這最後衝刺的時刻裡,我一絲一毫也不敢怠慢。

  在黑暗的空間裡,隨著“嘭”的一聲,我開花了,伴著一股撲鼻而來的香味。

  現在,在這個考場裡,我揮灑自如,眼裡還有淚水在打轉,我從未如此釋然過。回首三年的路程,一直是父母、老師和朋友給我的壓力在推動我前進,讓我這顆並不飽滿的玉米豆,終於變成一粒優質的爆米花。那個狹小、灼熱、黑暗的空間一直在擠壓著我,縱使痛苦,卻讓我明白自己的價值和未來的方向。

  動力來自壓力範文篇二:

  壓力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講是一個名詞,對於一名職員來講,壓力來自自己的“頂頭上司”,對於一名學生來講,壓力來自老師、作業、考試和家長。

  是的,我就是一名學生。所以我的壓力來自於這幾方面的。每到期中考、期末考,老師們就瘋狂的占課,緊接著就用“題海戰術”來對付我們,讓我們“淹沒”在“題海”裡。所以這一系列的原因,就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俗話說“化壓力為動力”。我們班就是這麼幹。還記得初一的時候。那時快期末考了,所以語、數、英三科老師們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地佔課,永遠講不完。語文老師前腳剛走,英語老師後腳就進門了。一點休息的時間都不給。但是,壓力就是動力,老師給我們造成這麼大的壓力,那我們的動力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四班在奮鬥,在“題海”裡游泳,爭取早日到達“岸上”。我們就這樣“拼搏奮鬥”終於讓我們拿到了年級第一。老師們也眉開眼笑了,同學們也到達“岸上”。是的,老師給我們壓力,同學們就“化壓力為動力”,才會有這樣的成果。

  沒錯,就是壓力!你想想以前的中國多麼落後,現在這麼富強,這完全來自壓力,世界各國帶來的壓力。如果不化壓力為動力,中國那會像現在這樣強大。哪會有今天的60週年慶國大典。

  沒錯,壓力會讓沒有動力之人,擁有動力;壓力會讓落後之國,變得強大;壓力會讓成績差之人,變得好。一句話——動力來自於壓力!

  動力來自壓力範文篇三:

  “啊樹啊上,兩隻黃鸝鳥,啊嘻啊嘻哈哈在笑它,葡萄成熟還早得很呢,現在上來幹什麼?”一陣歌聲打破了夜的寂靜,打斷了我的思路。可我仔細一聽,那不正是在嘲笑我嗎?

  仰視著面前似乎永遠也完不成的作業,我頓時覺得自己像一隻永遠爬在別人後面的蝸牛。

  眼前的這道數學題,讀完題目後就開始了的一段沉思持續到了現在也沒有多少思緒,和他對峙了這麼久,也不只是它不認識我還是我不認識它,思考得我頭也痛腦也漲。好幾次想放棄它,卻又不甘於時間和精力付諸東流。

  我好納悶,到底是我太笨了,還是學習方法不對呢?無形之中形成的巨大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害得我身心疲憊。

  此時,我真切得感覺自己是一隻小蝸牛,壓力正如我背上那重重的殼,推動著我。書,一堆堆疊起來;眼鏡,一圈圈厚起來;書包,一天天重起來。沉重,沉重,沉重。

  揉著朦朧的睡眼,被重壓的雙肩,在推搡的挪動中顯得更加無力,心臟脆弱的說:“好累,想睡。”

  “啊黃啊鸝你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但我也明白蝸牛總是有爬到終點的時候。

  此時,勝利的曙光彷彿射進視窗,沒錯,我的思路被一點點打開了。

  小蝸牛啊小蝸牛,儘管它的工作效力很低,儘管他被人瞧不起,但它終究可以獲得自己所渴望的成果。我也明白了,踩著壓力的基石過去,最終必能上岸,而那些在壓力面前手足無措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於是,壓力化為了動力。

  我在草稿紙上刷刷地演算了下去,很好,思路相當清晰,然後,就是大功告成的那一刻了。

  歌聲在夜空中迴盪著。

  它給了我不小的啟示,小蝸牛教我懂得動力來自壓力的道理,教我去感恩壓力。

  這個世界早已教會我們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自然,因為他們對我們貢獻太大。然而,有沒有人想過,如果沒有了壓力,哪來的動力?沒有了動力,這個世界將怎樣發展下去?

  動力來自壓力範文篇四:

  “快,把課本複習了,寒假作業給我檢查!”媽媽耐心的對我說。“好,好,好,天天都是學習,學習能搞出個什麼名堂嗎?”我不厭其煩的說。

  其實我也不是不知道,現在這個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只有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你在大考試時比別人哪怕只高了0點幾分,略好一籌的工作也會降臨在你頭上。所以媽媽才會這麼苦口婆心的叫我學習。這些,我比誰都清楚。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補習班招生的廣告,家長和孩子也接踵而至的去上課,大人出錢,小孩出力,忙的不亦樂乎,到頭來都是為孩子好。有的孩子一個週末兩天的休息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沒有絲毫放鬆的機會。這些孩子也許會說:“我壓力好大,爸媽一點也不體諒我的感受!”

  其實這是普天下的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話又說回來,當我們在獲得壓力的時侯,就釀成了動力產生的開端。比如說父母在那嘮叨:“哎呀,現在工作不好找,你必須努力學習,要不以後結婚都沒人要!”這時,我們雖然會感到心頭一沉,但是馬上會變成一種動力“我必須好好學習,真想父母說的那樣就沒救了”。

  往往動力是來自於壓力的。當人在成功的巔峰或失敗的深淵時,就不會有攀向更高峰的志向或爬出深淵的動力。

  接受壓力吧,不要怪父母,要記住“陽光總在風雨後”,壓力過後,便會獲得更大的動力!接受動力,努力奮進,要對得起自己以前承受壓力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