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來自壓力議論文

  往往動力是來自於壓力的,當人在成功的巔峰或失敗的深淵時,就不會有攀向更高峰的志向或爬出深淵的動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時光又到了六月,又到了期末複習階段。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很是輕鬆。我知道,只有“輕裝上陣”,才能取得好成績。

  而一年前的我,卻常常為了考試成績睡不好覺。

  記得那是四年級下學期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同學們都在緊張地複習,我也是複習隊伍中的一員。平日懶散的我放棄了一切娛樂和空閒的時間,甚至捨棄了我最喜歡的畫畫與散步的時間,因為我太想取得好成績。

  但複習可不是想得那麼輕鬆,尤其是令我頭疼的數學。有時一道數學題想半個小時也想不出一點頭緒,只能求助媽媽。媽媽講解後我才明白這道題其實很簡單,根本不應該用那麼長的時間去思考。哎!只能怪自己急於求成的思想在作怪。那段時間,在睡夢中的我常常會還夢到數字、文字、英文單詞,有幾次竟然被糟糕的考試成績嚇醒。

  終於,考試的日子來臨了,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自己的努力終於會有結果了,緊張的是害怕自己考不好。

  終於,考試的成績公佈了,令我大失所望的是我付出最多的數學竟然考了不到八十分。我看著卷子上的成績,失望、難過、痛苦……似乎所有的不開心一下子湧上心頭,我甚至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回到家,媽媽一眼看出了我的心事。晚上,媽媽拉著我的手,說:“玥兒,這學期你表現得真不錯,努力了,刻苦了。但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短暫的突擊或臨時的努力就能夠達到效果的。要有計劃分步驟地合理調控時間和學習內容,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考出好成績。這次是沒考好,有挫折不可怕,我們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走出失敗的陰影,更好地面對未來的考試。媽媽相信你,我們一起努力,好嗎?”看著媽媽鼓勵的目光,我使勁點了點頭。

  從那以後,我知道該怎麼學習了,同時也懂得了如何去釋放心中的壓力,再也沒有出現考試前那種緊張壓抑的情緒了。

  這次難忘的經歷使我獲益匪淺:有壓力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勇於面對壓力,並努力把壓力變成動力。這樣,成功就會屬於你。

  篇2

  “快,把初一的課本複習了,寒假作業給我檢查!”媽媽耐心的對我說。“好,好,好,天天都是學習,學習能搞出個什麼名堂嗎?”我不厭其煩的說。

  其實我也不是不知道,現在這個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只有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你在大考試時比別人哪怕只高了0點幾分,略好一籌的工作也會降臨在你頭上。所以媽媽才會這麼苦口婆心的叫我學習。這些,我比誰都清楚。

  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補習班招生的廣告,家長和孩子也接踵而至的去上課,大人出錢,小孩出力,忙的不亦樂乎,到頭來都是為孩子好。有的孩子一個週末兩天的休息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沒有絲毫放鬆的機會。這些孩子也許會說:“我壓力好大,爸媽一點也不體諒我的感受!”

  其實這是普天下的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話又說回來,當我們在獲得壓力的時侯,就釀成了動力產生的開端。比如說父母在那嘮叨:“哎呀,現在工作不好找,你必須努力學習,要不以後結婚都沒人要!”這時,我們雖然會感到心頭一沉,但是馬上會變成一種動力“我必須好好學習,真想父母說的那樣就沒救了”。

  往往動力是來自於壓力的。當人在成功的巔峰或失敗的深淵時,就不會有攀向更高峰的志向或爬出深淵的動力。

  接受壓力吧,不要怪父母,要記住“陽光總在風雨後”,壓力過後,便會獲得更大的動力!接受動力,努力奮進,要對得起自己以前承受壓力的“痛苦”!

  篇3

  壓力不是動力!它對於一個學習優等,但在考試上偶爾失利的學生來講,他是自卑的根源,致命的缺陷。

  在上海,一個12歲的小女孩,她聰明,活潑,可愛,是班上的班幹部,更是老師身旁的得力助手。多次被評為優秀三好學生,令人羨慕更令人敬佩。享受過各種榮譽的她,被人稱為“才女”。可就是這樣的優秀學生,又怎麼會幹出自殺的傻事?女孩的父母哭得死去活來,聲稱自家的女兒不會自殺,不會捨下他們不管的。可他們哪知道,其實他們就是害死自己女兒的凶手啊!原來,女孩的父母對女孩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女孩很小的時候就努力培養她,希望女孩長大後能出人頭地,連給女孩報了五六個補習班。在女孩偶爾考不出好成績時,對她進行抱怨,責罵。於是女孩變了樣,成了個自卑,沉默,內向的人。再來,新的學期又開始了,班上要進行班長競選,女孩落選了,回家後被父母實行了暴力,打的遍體鱗傷。在一個星期二的晚上,女孩吃了一整瓶***,離開了人世。

  這是件多麼悲慘的自殺事件啊!而這個案子的凶手竟是女孩父母對女孩的壓力!隨後,記者採訪了小區裡的家長,他們大多數都認為給孩子一點壓力,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好處。以“背水一戰”為薦故,是再好不過的教育方式了!可他們誰又想過,壓力畢竟不是動力啊!他們這樣盲目的效仿,會給孩子多大的沉重啊?

  我衷心的呼籲家長們:不要在“東施效顰”了!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不要在給孩子壓力了,讓中國變成一個沒有壓迫的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