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選擇專業四大策略

  在總體選擇傾向有限的情況下,建議大家特別注意選擇大學本科與專科學習中比較多有專業工具、操作、行動科的學科。這對於大部分未來希望自己就業的同學來說,這意味著更有保障的未來。當然,專業的選擇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高考後選擇專業的四大策略。具體內容如下,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策略一:從自己想做的職業出發去選擇你可能學習的學科。

  比如你真的要想去學習金融,我建議你學習高等數學與應用數學,還有經濟學與高階統計學;如果你要想去做管理,我建議你學習社會學與心理學;而你如果想去做設計師,我建議你學習美術與心理學;而你如果想去做傳播呢,則我建議你考慮語言、人類學、心理學。其實你可以看到,你的職業方向不是學習直接的本科方向,而是相關的基礎學科,最後可以在研究生或者第二學位的時候可以考慮。

  策略二:按照自己的愛好去選擇。

  有同學有自己一定的職業選擇傾向,比如想去做律師,那麼一要去選擇法律,而要利用暑假認識些朋友親戚中的律師,如果你認識了投資律師,發現其實這樣的律師學習商業與投資的成分遠大於法律;***勵志

  策略三:在大學專業選擇的時候,就要把本科與研究生選擇結合起來考慮;

  把本科與研究生選擇結合起來考慮,基本的原則是本科儘量學習得基礎一些,才能掌握一些基本訓練,今天的所謂新專業學科,基本都是有其名而無其實的,但你可以考慮在本科學習基本學科的基礎上,在研究生的時候學習應用方向,而這個方向最好是在本科有更多實習、兼職、實踐與各類創業嘗試的基礎上去確定。

  策略四:在總體選擇傾向有限的情況下,我建議大家特別注意選擇大學本科與專科學習中比較多有專業工具、操作、行動科的學科。

  對於大部分未來希望自己就業的同學來說,這意味著更有保障的未來。一些三本與職業專科學校的就業實際競爭力遠超過了很多二本,很多名義上屬於本科又沒有實用技能的學校與專業,大家選擇的時候要特別慎重。很多屬於一本與二本的職業類大學尤其可取:比如師範大學、農林大學、水產海洋大學、工程技術大學。我建議大家對於泛文科的法律、傳播、管理、公共管理類本科要特別注意,我個人認為基本不適合選擇本科學習,屬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為嚴重的領域。

  根據什麼來選擇專業呢?

  江漢臣***清華大學水利系07級本科生***:選擇專業要知己和知彼。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來自我定位,選擇自己感興趣又能夠適應的專業;再者,要充分了解你選擇院校的該專業情況,可以通過校園開放日和本校的學生交流、與該院校招生辦或就業指導部門的溝通,或者參加一些諮詢會等方式瞭解該專業的就業前景、推研及出國情況等。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選擇好自己的專業。專業選擇盲目攀高分是不科學的。

  李欣***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生***:我們絕對不會某一天突然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積累。在我考大學之初是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能力兩方面去考慮的,這樣結合專業才合理。另外,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學府,很重視人才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各樣的人才會相互交流、學習。我認為,選專業從自身出發,選學校從環境出發。當然,適當的選取一些測評工具作為參考也是可以的。

  李輝***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本科生***:每年報考前學校會下發一個“大本”,這個大本包含了所有院校錄取和專業錄取的分數以及分佈情況,家長和學生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工具,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方便自己準確快速的獲得需要的資訊。如果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建議可以給院校的招生部門電話諮詢,一般可以獲得準確的資訊。

  人大附中徐同學:我不瞭解大學校園是怎樣的環境,到了大學都做些什麼,怎麼樣才能度過一個充實的大學生活。

  楊若環***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生***:大學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如果能在上大學之前有一個很好的規劃,並且熱愛自己所學習的專業,是非常重要的。身邊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許多同學在高中時期根本就不瞭解大學專業所學、專業特點、行業分析、就業前景,而這些資訊都要與自己的價值觀、性格、能力相切合,才能充實大學生活,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有些同學由於所學專業與自己的特點不相符,導致厭學、白白荒廢四年的光陰,等到畢業仍然是盲目的。這些問題都要引起同學、家長、老師們的思考。

  呂宗偉***華壹教育機構顧問***:高考的專業選擇是會影響一生髮展的關鍵決定,也是自身職業規劃和生涯規劃的重要節點。中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在我國開展得較晚,接受度還不高,大學生畢業生找工作時、甚至是工作一段時間後才去做職業規劃和生涯規劃,才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確實是晚了。中學生可以通過學校開展的職業規劃和生涯規劃課程、社會上第三方機構組織的社會實踐和職業體驗專案等活動逐步接觸職業規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們只有學會選擇正確的方向,開足馬力,才能不斷的向目標邁進,方向錯誤,只能是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