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如何選擇專業
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高校的院系會依據大學期間專業的學習內容,對報考本院系的學生提出科目要求,如報考電腦科學與技術的考生,申報科目中必須要有物理成績,申報金融工程的考生,數學成績要達到要求。這種招生方式要求學生不僅關注大學,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績的科目,要與選報的專業匹配起來。
掌握選擇技巧破解選擇迷茫
在這一輪高考改革方案中,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是備受推崇的一大亮點。但隨後的調查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浙江省一份對400多名學生進行的網上調查顯示,有80%的高一學生並不知道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是什麼,他們並不知道該怎麼選。有52%的學生表示“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三門選考的科目;47%的孩子表示要平均用力,爭取不落下一門,做一個全能王。不僅僅是高中的孩子不會選,日前一份1800多人蔘與的網路調查顯示:38.0%受訪者坦言所學專業的就業情況與當初判斷不一致,40.5%受訪者表示當初對所報考的專業內容及就業情況瞭解不充分。71.2%的大學生受訪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選擇一次專業。從他人代替選擇到自己做出選擇,需要一個轉變過程。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如何選擇計入高考成績的科目,來挑選大學選擇專業,需要考試招生部門為考生及時提供翔實的招生資料,也需要學生自己及時瞭解和掌握選擇技巧。
1.報考研究型大學的學生,要將擅長學習的科目與目標高校的優勢專業結合起來。
從現行各省市歷年釋出的招生計劃來看,不同批次的考生面臨的選擇機會是有差異的。供一批次考生備選的院校層次明顯多於二批次、三批次考生,備選專業數量明顯多於二批次、三批次考生。上海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到,2016年起,合併本科第一、第二兩個招生批次,實施後,會取消高校的招生批次。但是,從現在各省市釋出的招生計劃看,一批次院校主要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部屬高校、省屬重點大學。即使取消批次,這類高校依然會是學生爭搶的熱門高校。不同的是,依據現行招生考試製度,這類高校按照總分來錄取學生,在學生的分數達不到專業錄取分數時,還要接受專業調劑。
因此就出現這種情況:語文、外語成績突出的學生進了工科院校,數學、化學成績優秀的學生進了財經、外語院校,物理成績好的學生被調劑到化學系,不愛學生物的學生被調劑到農學專業。學生雖然進入了一批次高校,但是自己的學習特長並不是所選高校的優勢專業。這就造成了學生的特長得不到發揮,國家也選不到某一行業中最好的人才。高考改革方案實施後,高校的院系會依據大學期間專業的學習內容,對報考本院系的學生提出科目要求,如報考電腦科學與技術的考生,申報科目中必須要有物理成績,申報金融工程的考生,數學成績要達到要求。這種招生方式,就要求學生不僅關注大學,更要注意自己提供成績的科目,要與選報的專業匹配起來。
2.依據自己的學習特長挑選大學專業,符合高考改革的趨勢。
從各省招生計劃各批次的人數比來看,一批次招生計劃約佔總招生計劃的10%,其餘90%的招生計劃分配給二批次、三批次。二批次、三批次招生計劃中的院校型別較單一,除省屬重點高校外,基本為省屬一般高校、市屬高校、民辦高校。這類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在專業設定上,多設立就業形勢好的專業。以浙江省理工類各批次招生專業為例,一批次招生專業513個,涵蓋了12個學科門類。二批次招生專業420個,理學類等一些研究型專業的招生數量明顯減少。而一些應用性強的專業,如電子資訊類、電腦科學類專業招生人數增幅較大。以就業為導向設定專業,十分明顯。從現在的高考志願填報來看,部分二批次、三批次的學生往往將熱門專業、高分專業等同於好就業的專業。如經濟學、金融學、新聞學,這類專業的錄取分數居高不下。但是在實際就業時,往往是找工作很費勁的專業。因此,這幾個批次的考生更應該抓住高考改革提供的自由選擇科目的便利條件,從高一入學便明確自己擅長學習的科目,在這些科目上苦下功夫,把這些科目的學習與未來的專業志願選擇結合在一起。
從選擇科目的技巧上來說,這幾個批次的考生中,物理成績突出的考生在選擇專業時出路最廣。這是因為在一、二、三批次招生計劃中,工學專業是招生人數最多的門類,且招生人數比逐批次增大。工學門類中的電氣工程、電子資訊、計算機技術、土建類、機械類專業是工學門類中招生人數最多的幾類專業,且招生人數比逐批次增大。同時,這些專業大學期間的課程內容是高中物理課程的延續,高中物理知識掌握不牢,不能完成大學課程學習。
而希望選擇化工、製藥、材料、醫學這類專業的同學,則需要關注自己的化學、生物成績。而經濟學、管理學這類熱門專業,有了數學、外語成績,就完全可以應對大學的專業學習了,報這類專業的同學,可以在6選3時,依成績選擇科目,或者根據選報高校的要求提供科目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