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物的文章

  無論怎樣的寫人文章,都必定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主要人物在文章中既是情節描寫的中心,也是文章主題塑造的中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我們的好老師

  老師,是我們的第二父母,老師是園丁,我們則是花朵,老師用汗水和心血澆灌著我們,老師是廣闊的藍天,我們在裡面自由地翱翔,oh,老師,我們的好老師呀。

  每天,老師都早早的來到學校給我們上課,看我們有沒有預習,批改我們寫完的作業。當她一發現哪個寫錯了就皺一下眉頭,腦袋搖搖。就這麼一件小事,老師就愁眉苦臉了好幾天。我們為了不讓老師這樣,儘量把會做做完,不會做的也要絞盡腦汁做對,為了就是讓老師開心起來。真的,方法成功了,過了幾天,老師那歡樂的笑顏又跑回了臉上,我們也氣喘吁吁地笑著。不想讓老師擔心,不想讓老師難過,我們只好這樣。這事被老師知道了,她關心地問了句‘‘不會的就問老師嘛,幹嘛要累著自己。’’頓時,一股暖流衝上了我的心頭,好溫暖的感覺。我們說了句‘‘老師,請你不要難過,也無需擔心我們,您開心就好。’’老師的眼眶紅了,幾滴淚滴在了地板上。我們急忙說‘‘老師不哭不哭,我們以後不會累壞自己了。’’老師又笑了,看著老師的臉上的笑容,我們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老師很關心我們,一次,李雅潔的腳被開水燙傷了,老師把自己的課讓給了數學老師王老師。不顧一切地跑去李雅潔家探望她,問她痛不痛,問她受傷了沒,還親自為她塗藥呢。還有一次,朱蘭因為低血糖,早讀時在講臺上昏倒了,老師以為她摔倒了,等著她站起來。過了幾分鐘,見朱蘭還沒起來,覺得不對,急忙將朱蘭扶起送到醫務室。每天都去看她,為她補習功課。

  老師,我們的好老師呀,你對我們的關心,我們都記在心裡,我們能給你的就是不讓你生氣和擔心

  :最完美的永恆---我的老師

  文/風致嫣然

  他並不偉大、而是平凡、親和。在同學們心靈深處猶如一股清泉,似乎一直在耳邊輕輕流淌,沁入肺腑,滋潤心田。

  -----題記

  我的老師吳老師,三尺講臺上站立了大半個人生,用平凡而又莊嚴的漢字演好了最後一幕。現已退休。任教期間.多次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優秀黨員.他的優秀事蹟在任教期間多次在報上,雜誌上報道過.這些雖然過了很久,也許很多人已經淡忘了,可在我們學生心理已經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為永恆的記憶。

  今年四月,初中同學45人相約在重慶.為吳老師的70誕辰慶祝。我很久沒有看望吳老師了。 去年同學們相邀看望吳老師,我由於工作忙走不開沒去。所以一直歉著。這次吳老師還特別囑咐來的同學在他70誕辰 的時候要我去.同學們怪罪沒有去,我不敢說話,任憑他們批評。

  到了重慶,生日宴地點是在渝洲飯店舉行.一下車就看見了吳老師在飯店門口,十幾年沒見老師,老師已經添了滿頭白髮,戴一副眼鏡。1.80米左右的身高,精神和從前沒什麼兩樣,學者風度.我和同學走過去老師不加思考的叫出我的名字,把我緊緊的抱在懷裡,說了一句話,來了真好!我看見老師的眼淚流出,我也不由自主的掉下了激動的眼淚.....這時想起我在學校的時候,我住校。吳老師是我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初中三年班主任,有這樣優秀的老師,我們班每學期都是優秀班級。老師要求我們全班住校的學生除下雨。幾乎天天早上跑公路,早上天黑有時候怕怕的。而且天天對我例外佈置作業。寫一首詩和一篇文章,不管好與壞。放在每天跑步的終點,公路旁邊一個小洞用石頭砸好,然後老師去取,第二天幫我修改,並加上評語。放在我放的地方。再取回我的新作業,開始我非常反感,老師看在眼裡不管我的小情緒。但懼師心裡讓我堅持下來。老師還把我的文章寄去報上或者雜誌上發表。這樣的成就感和我的一點點虛榮心讓我寫文字的習慣一直到堅持離開學校。現在想起來老師的苦心,謝謝您!親愛的老師。

  生日宴會開始,吳老師和師母坐在大廳的正中,吳老師胸前掛了好多獎章,這些都是老師淵博的知識,對學生絲絲關懷,參與慈善事業和公益活動的榮譽.這是老師人格魅力的體現,使在場的人肅然起敬,記憶猶新老師得全國優秀教師是我在上初二的時候.吳老師給我們班上的同學講了一堂他得獎的感受,使我受到一次生動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同學們被老師的崇高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吸引著,感染著,震撼著。祝壽詞後,是學生代表講話.稿是我寫的由於暈車我換獻花了,禮式一項一項進行著.高朋滿坐,多高興的場面,全體同學向老師深深的鞠躬,結束了生日宴會。

  生日宴會結束後,老師帶我們去他現在生活的地方,老師在重慶市南坪有住房,不喜歡城市的喧譁,去遠離城市的老人公寓.我們一行經過1小時30分鐘左右的車程來到了老年公寓.暈車的我被眼前的風景所陶醉,空氣是那樣的清新,景色是那麼迷人,彷彿進入世外桃源。一下洗去了我的疲倦.恢復原來的我.休息片刻,老師領我們來到森林裡,我們栽下了師生樹,留影后。我和陳園左右攙縛著老師.老師給我們講了這些年在這裡生活情況,他手指前面的一座山給我們講,他才到這裡的時候這座山雜草叢生,荒無死寂.我和同學們詫異,這麼美的森林是怎麼來的.老師說是他勞動的結果.我和同學們都驚呆了,天啦!山,這麼一座高的大山,不可思議.我驚訝地看著老師,老師說不相信我的能力,我逗趣的說:相信老師,愚公精神在老師身上發揚光大了。老師拍了我一下腦袋笑著說,還是這樣調皮。然後講述道,才來這裡覺得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看見面前的大山發呆,怎麼沒有樹呢?就去問當地的農民,農民說被砍伐完了.老師就突發其想,把荒山變成綠州.行動就這樣開始了,山走路的人少了,已經不是路了.老師還在山上摔過,住院2個月.家人反對不準在去山上.剛剛開始的計劃又要落空.老師做了師母一個禮拜的思想工作.師母說你老師救濟貧困大學生出錢我不反對,栽樹還受傷,又不是年輕人了。師母阻攔無效,無賴師母只有答應了。還一塊加入了栽樹行動。買樹苗,用他自己的積蓄.從早到晚,披星戴月修出了種樹的梯田,用老師的汗水澆灌著,一天一天延伸,一片一片連著。青山翠谷,那鬱鬱蔥蔥的綠色,那陣陣的松濤,那悅耳的鳥鳴,老師把對學生的愛,給予大山,老師和師母大山作伴,與綠樹相依.飽吸精華,綴飲山川之靈氣,身心與大自然息息相通並融人大自然,所以,大自然才賦予老師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田園詩般的生存環境,無慾無求的人生態度,為善一方,造福百姓的崇高精神,才使老師的生命樂章與大自然的水乳交融,奏出一曲感天動地的詩篇。栽樹大有好處,可以保水保土,只有大山的綠才叫山.老師的話在耳邊想起,打斷了我的思緒。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古稀之年,還有這樣的成就,欣賞著剛才走過的森林,無限感慨到:大自然是多麼的美麗啊!充滿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在多言語,再多華麗的詞澡都無法說出心中的感動,落日的餘暉。染紅了老師的臉龐,那是最美的夕陽紅。天快黑了,我們同學一行告別老師和師母,各自返回。返程的路上,在我心只一直迴盪著一句話,老師,你的文品和人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難忘師恩。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健康長壽 !你的人生是最完美的永恆。

  :蘇老伯

  清晨的霧還沒有散去,聽見小船劃過水面的聲音,我知道是蘇老伯過來了。水聲越來越近,隱隱約約看到小船的輪廓,那船上的弓著腰的人影就是蘇老伯了。

  “***爹,您早啊!”我用武漢人對老人的稱呼大聲呼喊著。

  “是哥哥啊,哎呀是哥哥啊!你起來得這麼早啊!我的腰不好,眼也不行了。”蘇老伯抱歉的笑笑,向我揮了揮手。他七十多歲的人了,稱呼我為哥哥,是向我表示的尊敬和謙和。

  我認識蘇老伯是在五年前。那時,我是銀河灣的第一批入住的八戶業主之一。銀河灣的風景很美,周邊尚未開發的時候,景色更美,充滿了野趣。湖水清澈見底,小河溝裡的水草盪漾著,小魚小蝦小螃蟹隨處可見,水鳥輕展翅膀,像精靈一樣從天空劃過,歡快的鳴叫著。這裡的景色太像兒時生活的家鄉了,潛意識裡的鄉情使我下定決心買下了這裡的房子。

  我與老伴像探險一樣走遍了銀河灣四周的荒野。好多地方是無路可走的,我們小心的前行,享受著大自然的擁抱,有時候幾個小時也見不到一個人,天空湛藍,太陽暖洋洋的照在身上,空氣裡瀰漫著草香,不時傳來秋蟲低低的哼鳴,太美了!好一個世外桃源!

  當我們沿著小河溝溜達的時候,一隻小船慢悠悠的划過來了,一位老人在小河裡撒網。

  “喂!您好!有魚賣嗎?”

  老人沒有搭理,我又喊了幾聲,他才慢慢的抬起頭來,朝我這兒望著,好一會兒才“啊!”了一聲,一臉茫然。他嘴裡不停的嘟囔著,又低下頭去整理他的漁網,我察覺到,他的聽覺可能有問題。

  後來向村民打聽,才知道這位老人姓蘇,他有兒有女,卻孤身一人生活在這裡,究其原因,說是習慣了這自由的生活,閒談中,知道了蘇老伯的過去。

  再一次見到他,我就直呼他“***爹”,他滿臉的皺紋向外拉開,笑得非常燦爛。也許是聽慣了人們對他的稱呼 “老頭”之類,突然有人叫他“***爹”,尊敬而又親切,老人高興了。

  他仔細端詳著我的臉,全身上下打量者,他的眼睛很黑很亮,發著幽幽的光,他卻告訴我他的視力不好。我不知道是否是真話,那麼黑那麼亮的眼睛,老年人是非常少見的,我覺得他的視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也許是老人的自我保護的需要,是一句善意的謊言。

  “您的眼睛好黑啊,很有神!您有什麼訣竅?”我讚美著。

  “哥哥啊!哪裡有什麼訣竅,我年輕的時候那才叫好哩”。老人愉快的回憶著他的過去,講到年輕時的風流韻事,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那眼裡分明閃著明亮的光,眼睛顯得更黑更亮了,透著一絲狡黠。講完他的故事,臉上的皺紋平復下來,慢慢的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老人家年輕的時候也很快樂啊,我想。難道他現在不快樂?不一定,也許,老人家也是快樂的。

  這條小河溝就是他現在的全部生活。小河溝連綿數裡,與楊橋湖相連。楊橋湖水面寬闊,是鄉里的養殖場放養魚鱉的地方,有鐵絲網隔著,養殖場在楊橋湖放養的魚一般遊不過來,鄉里讓他在這裡打魚謀生,他依靠這條小河溝每年能有三、四萬元的收入。

  他就住在小河邊自己搭建的窩棚裡,生火煮飯,睡覺休息都在那裡,行囊非常簡單。兒女有時來看望老人,帶來一些米麵和做好的飯菜,我曾經兩次遇見他的女兒送飯來,老人很高興,說不了幾句話,女兒就騎著摩托車離開了。

  “那是我女兒!”老人告訴我,似乎有些自豪和得意。

  “您沒有和他們住一起?”我問道。

  “我一個人習慣了,這裡也離不開喲!”老人回答道。

  聽村民說,只有每年春節的那幾天他才回家團聚。老人的幾個錢都給了兒女,他的消費很少,水往低處流嘛。

  銀河灣的住戶多了,不少喜歡釣魚的人找到了好去處,他們拿著各式各樣的漁具在小河邊垂釣,撐一把太陽傘,欣賞著兩岸的美景,好不悠閒得意!回家的時候,小桶裡滿是小魚小蝦,太過癮了!

  這河溝是蘇老伯的領地,是他賴以生存的地方,他立在船頭,弓著腰,橫握竹竿,大聲吼叫著,凶神惡煞般的瞪著雙眼,嘴裡罵著粗話。人們看到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發怒了,也就收拾漁具回家了事。

  偏偏有幾個後生不買賬。有一次,幾個愣小子同樣粗口對罵,抄起竹竿對打,蘇老伯哪是年輕人的對手,混戰中,頭被打破了,血流如注,還到醫院去縫了幾針。

  此後,蘇老伯沒有了先前的霸氣,雖然還是竭力阻止人們釣魚,言語卻和緩了許多。

  老陳的父親年近八旬,也喜歡釣魚。老陳找到蘇老伯說:“這樣對峙下去不是辦法,不如網開一面,讓人們在這裡釣魚,你可以收錢,你有收入,人們也有玩的地方,兩全其美嚒,不好嗎?”老陳到底是一家大型企業的辦公室主任,說出來的話就是有水平。

  蘇老伯靜靜地聽著,半晌才抬起頭來,點了點頭。

  人們又回到小河邊釣魚,蘇老伯挨個收錢,五元錢一個人,並不限定時間,他也沒有辦法限定時間。

  再往後,不常見到蘇老伯收錢了。釣魚的人越來越多,萬豪、鏡湖園等小區都有很多人釣魚。魚好像少多了,水也汙染了,這魚和五年前打起來的魚沒法比,不好吃了!

  蘇老伯好像沒有了往日的精神,魚也少了,他任然是早出晚歸。

  入秋後,天氣漸涼,一連好多天沒有看見蘇老伯了,我心裡有一種不祥的預兆:他孤身一人,生活條件是那樣的艱苦,遇到颳風下雨,或大雪紛飛的時候,那小小的窩棚能夠頂風避雨嗎?生病怎麼辦?有人照顧他嗎?他還活著嗎?我越想越覺得很玄,心裡很不安。

  突然,我聽到了輕輕的水聲!小船劃過水面的聲音越來越近,啊!是他,是蘇老伯!我注視著划過來的小船,看到那匍匐在船上的熟悉的人影,才覺得剛才的擔心是多餘的了,不由得笑出聲來。

  “***爹!您好啊!您哪裡去了?好長時間沒看到您了。”

  “啊!是哥哥啊!哎呀是哥哥啊!我在家住了幾天,身上有些不好。”老人很高興的看著我,他口中的牙掉得差不多了,嘴巴癟癟的,臉色也沒有過去好了,看來,是病了一場。

  我不由得從心裡湧出一絲悲涼:這老人怪可憐的,他很孤獨。可是,他卻要孤身一人到這小河溝邊孤獨的生活,那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人世間的事有時是說不清楚的,有些事也難分出個子、醜、寅、卯來,他心裡如何想,只有他自己知道。況且,我是局外人,並不知道他的感受,也許,我是杞人憂天吧。

  夜色越來越重了,遠處的景物融入暮色中,分不清楚了。小船向遠處慢慢的劃去,靜靜地、靜靜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