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物的經典文章

  作家楊朔說過:“我絕不放鬆去觀察瞭解我周圍的人,就是身邊的人,在寫作時,常常會給我們最大的幫助。”換言之,就是要同學們選擇自己熟悉的人來寫,對他的性格特徵、外貌、習慣、品質等有所瞭解,這樣才會有東西可寫,也才會寫好。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難以忘懷的老阿姨

  時光回到去年八月底,我隨單位前往四川華鎣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因為我的工作是野外作業性質,而且要連續幹四個多月。所以吃和住成了我工作之外最難逾越的一道鴻溝。為了方便工作、節省開支,我習慣性選擇的是就近住在農民家裡,這樣既可以節省往返趕車的時間、費用,同時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十月八號,我的工作區域轉移到了華鎣的高興鎮,匆匆忙忙吃過午飯我就去聯絡住處,連續問了十多家人戶,都被拒之門外。眼看就要過五點了,我都快絕望了。恰在這時,我看到一位年近七十滿頭銀髮的老阿姨正在一塊花生地裡專心致志的挖土,我似見到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便走近真誠的同老阿姨攀談,從老阿姨慈祥善良、和藹可親的舉止及表情,我內心是充滿期待;果然,當我詳細說明了情況及來意後,老阿姨爽快的答應了。

  老阿姨夫婦都姓劉,她今年69歲了,小學三年級文化。老伴長年多病,也才做了手術,在家調養。劉阿姨有兩個女兒,都已成家,其中小女兒一直住在孃家。但他們的女兒、女婿都在廣東從事家庭裝修工作,僅剩下他們帶著兩家的四個孫子在家,所有的農活於是順理成章、責無旁貸的落到劉阿姨一個人身上了。劉阿姨既樸實節儉,又吃苦耐勞,再多再重的活,都是她一個人搶著幹,從不請人。她每天天剛亮就下地幹活了,下午要幹到天黑盡才回來。吃過夜飯,劉阿姨還要在家繼續忙著砍豬草、打糧食,為孫子們洗衣服,直至深夜才休息。我在她家住了一個多月,除了有一天夜間老阿姨得了重感冒晚起了兩個小時,但她起床後照樣堅持去田間幹活;其餘時間從未見她白天休息過。老阿姨就這樣像“機器人一般”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辛勤耕耘、勞碌著,即使再苦再累也沒有任何怨言依然笑容可掬。劉叔叔則在家打理家務,並照顧三個在附近鎮上讀書的孫子的飲食起居。

  老阿姨待人非常平和友善,儘管我只是租住在她家,但她們全家人不僅沒把我當外人看,反而卻像親人一樣關心我***華鎣的高興鎮有著豐富的煤炭、礦石資源,當地至少有一半的人在附近星羅棋佈的煤礦、水泥廠做事;由此本地百姓對我們的石油勘探工作並不是十分支援;特別是這裡屬山區,農村農民住得比較分散,外加近幾年不時有人打著各種不同的謊子到農村行騙,農民同樣缺乏安全感;故而對我這個外地人來說想要到農民家裡吃、住真的比登天還難***,讓我十分感動。老阿姨家有什麼好吃的,都一定要等到我晚上下班回來後才一起分享。她還抽時間到鎮上買些魚、肉回來為我們大家改善伙食,並多次以“城裡人別餓著了”為理由把她家的花生、廣柑、橙子無償的拿給我吃。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老阿姨家有兩條凶猛無比的狗;因為我長期在野外工作,兩次被狗咬的痛苦經歷讓我有見“狗”色變的恐懼。我才到老阿姨家最初幾天,她主動把狗關進了一個單獨的房間,狗一旦出來時,老阿姨則喚狗的名字,迫使其收斂野性。隨著時間的推移,狗也和我逐漸熟悉起來,後來只要我叫狗的名字,它就溫順得像小綿羊一樣的睡到我腳邊;每聽到我從外面回來,狗也大老遠跑出來接我,還在我面前像個孩子般“撒嬌”。老阿姨見狀在一旁眉開眼笑的說“自己家裡人,要聽話喲!”。

  老阿姨她們一大家人也非常信任我。若她們外出辦事只要我在家就放心的把家交給我管理,讓我這個“遠離親人的遊子”倍感“久違的”家的溫暖。我也將自己融入到她們的家裡,空閒時主動幫她讀小學的兩個孫子檢查作業,對他們不懂的課我也耐心細緻的為他們講解。其實石油野外工作除了辛苦、枯燥、單調外,對我最大的考驗莫過於夜深人靜時對遠在數百里之外家人的無盡思念。只要看到老阿姨可愛的孫子時,心裡就難免特別想念我讀初中的女兒。內心深處往往情不自禁的對他們萌生父子般的親切感。我給他們講課時,偶爾會發自肺腑開玩笑說“懂了嗎,不懂的話,就問爸爸喲”,儘管兩個小孫子“家的概念”很強,並不喜歡我提“爸爸”兩字,有時還舉著小拳頭善意的“懲罰”我以示抗議;但看到他們開懷的樣子,我內心也像喝了蜂蜜般樂滋滋、甜蜜蜜的。這個時候老阿姨總是笑吟吟逗著孫子們說“叔叔喜歡你,今後就跟著叔叔走吧!”。

  十一月初連續下了幾天的雨,雨最大那天我實在沒辦法上山,只好在家休息。可老阿姨卻穿著雨衣背上揹簍毅然決然到地裡頂著風雨鋤地收豆子去了,儘管雨後來俞下俞大,但老阿姨依然我行我素的堅持把整塊地鋤完,並收了滿滿的一背豆苗回來。吃晚飯時我真誠的勸她“下雨天就休息,實在忙不過來,就請個人幫忙,你年紀也大了,多保重身體要緊!”;老阿姨語重心長的告訴我說“家裡這麼多地,不做不行呀!再說我現在還能做,為女兒們能減輕點負擔總是好的”。我心裡說“真是值得學習、借鑑的好榜樣!”。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就要離開老阿姨家奔赴新的工地了,當得知這一訊息的前一天,老阿姨特地殺了家裡準備過年的大鴨子精心的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為我送行。並將我送出了很遠,想到老阿姨農活繁忙,我只好一再催促“阿姨,回去了吧,多保重身體!”,她才止步;看著她不停揮動做著再見的手勢和她漸漸遠去的身影,我早已是熱淚盈眶。

  雖然我後來一直沒機會再見過老阿姨,但她的“樸實善良、勤勞堅韌、勇於奉獻”以及對家人、朋友真誠、無私的關愛,無時無刻不在感動、激勵著我,催我奮進。直到現在我心裡仍然惦記著她,難以忘懷!

  尋思

  2015年1月18日

  :漁家女

  鄱陽湖的一年四季都是迷人的風景,這裡是鳥的天堂,花的世界,秋冬之際,這裡會再現草原風光“風吹草低見牛羊”鄱陽湖的銀魚鮭魚甲魚等各種各樣的湖鮮叫人吃了餘味無窮,鄱湖的水是最澄清的,鄱湖的天是最湛藍的,鄱湖的人是最勤勞的,生活在這裡的人淳樸,鄧牡花就是從小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一個家在鄱陽湖上漂,如今她依然和兒子媳婦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在鄱陽湖的水裡討生活。

  鄧牡花娘家兄妹六個,上有一個姐姐,下有倆個妹妹和三個弟弟,父母都是靠打魚為生,從小跟父母在船上漂浮。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跟著姐姐學游泳,她聰明靈活,很快就學會了游泳的技巧,從此一個扎著小辮子的小姑娘,像野鴨子一樣在水裡游來游去,村民都說她是一個“野小子”。野小子的弟弟妹妹相繼出世以後,她除了山上的杜鵑花開的時候,邀上姐姐到山中摘幾朵映山紅戴在頭上,大家說戴花的鄧牡花賽過七仙女,樂得鄧牡花在路上蹦蹦跳跳,臉上紅得比花兒還燦爛。她的父母是不允許她出門的,因為她要和姐姐一起照顧妹妹和弟弟。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到了鄧牡花上學的年齡,父母忙於船上的活計,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由父母陪同去報名的,鄧牡花從小就有獨立生活能力,她一人高高興興地前去學校報名了,老師對她投去讚許的目光,細一看原來是“野小子”“野小子”出落得水靈靈的。開學後,她還被選作班長。她思想活躍,接受能力強,老師一講完的知識馬上就會接受。可每當放學後,她還要照顧弟弟妹妹,晚上還要幫父母親補漁網。

  轉眼到了期中考試,鄧牡花的學習成績得了個第一名,她捧了了一張大獎狀高高興興向父母跟前報喜,在回家的路上覺得小鳥都為她歌唱,小樹為她微微地哈腰,風兒也為她吟詠,蝴蝶在她身前身後翩翩起舞。可她一回到家,家裡鬧翻了天,哭聲響徹雲霄,只見門前的場地上,門板上躺著一具屍體,鄧牡花頓時感覺天旋地轉,原來她的爸爸由於過度勞累,從船上跌落下水,腳不斷地抽筋,她的父親硬是淹死了。

  一個家裡的頂樑柱倒塌了,家裡經濟本來就不闊綽,接著鄧牡花再也不能念學了,因為她的母親無法供養她讀書了,她被迫失學了。她欲哭無淚,一邊照顧弟妹,一邊跟母親下湖捕魚,生活倒也勉勉強強可以度日。可憐她的文聘是還不到小學一年級。春去春來,花開花落,時間轉瞬即逝,鄧牡花也出落成大姑娘。轉眼到了結婚論嫁的年齡。鄰村的一個英俊的小夥子相中了她,就在她十八歲那年,男方帶著鑼鼓隊熱熱鬧鬧把她接走了,從此她就成了別人的媳婦。

  結婚後,她和丈夫的家依然漂浮在鄱陽湖上,夫妻相親相愛,那時的鄱陽湖水草豐美,魚蝦繁多,一網撒下去總感覺那麼沉甸甸的,有烏桕似的清偏魚,有晶瑩透明的銀魚,有黑白相間的胖胖魚,每網下來夫妻倆開開心心,丈夫禁不住哼起雨歌號子,動情地唱起“江西是個好地方,鄱陽湖上魚船漂”鄧牡花也禁不住哼唱起來,外人看來好幸福的倆口子。至於到了魚汛期,捕撈上來的魚堆積如山。鄧牡花於是想起曾經幫助過她的人,每家每戶都送上剛打撈上來的魚答謝,鄱陽湖的魚吃在嘴裡,滿口留香,餘味無窮。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鄧牡花像小鳥依人依偎在丈夫的懷裡,如痴如醉聽丈夫講那過去的事情,她在丈夫心裡是一首讀不完的詩,有時倆人一起望遙遠的星空,看那一閃而過的流星,她的丈夫說人生就像這流星,哪怕一閃而過也要發出耀眼的光芒,她若有所悟。丈夫每當閒暇的時候,還會吹起短笛,笛孔裡流出了對妻子的摯愛,流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鄧牡花在一邊靜靜地聽著,她聽得那麼專注,她的身心早已融化在丈夫的靈魂裡。就這樣如詩如歌地生活,她先後生了二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夏日的天氣是最難於捉摸不透的“夏天孩兒臉,一日十八變”剛才晴空萬里,轉眼陰雲密佈,雷電轟鳴,大雨傾盆。日子有時就像這夏日的鬼天氣。一九九六年農曆七月初九,鄧牡花會永遠記得這一天。她的丈夫剛撒下網,突感身體難受,眼前冒著金星,想要大聲呼叫,突然暈倒在船上,不省人事。當時就在身邊的鄧牡花嚇得不知所措,大呼“救命”過往的漁民紛紛迅速趕來,及時把他送往醫院,一查結果原來她丈夫患的是肝癌晚期,且時日不多,醫生說無法治療,回家等候駕鶴西去。鄧牡花好似晴空霹靂,這是她人生面臨的第二次打擊,想起幼年的時候,父親淹死時屍體直挺挺地躺在門板上的慘狀,如今丈夫就要永遠離她而去,她強忍著內心無比的痛苦,因為她現在是家裡的主心骨,她必須堅強起來,她認為把孩子撫養成人才是對得起丈夫,對得起列祖列宗。

  一個月後,她的丈夫終於艱難地走完了人生短暫的歷程,她在丈夫臨終前堅決地表示,一定會把兒女撫養成人,丈夫也真誠地祝願她再找一位伴侶。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鄧牡花等孩子們夜深人靜的時候,思念亡夫的心情像千萬條蟲子吞噬著她的心,孤獨也在無盡的黑夜裡無法排遣,她想起丈夫的好,相親相愛,一家人和和美美,她哭幹了眼淚,第二天她必須變得堅強起來,上船下湖捕魚,她的大兒子很是體貼母親,就在丈夫走後,跟她當年一樣,就忍淚離開了學校。跟著鄧牡花上船捕魚。由於她還年輕,人又長得標緻,有很多男人想和她組成新的家庭,她想到丈夫的好,都被她婉言謝絕。

  在丈夫離她而去的第四年,有一位比她大一歲的國編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那老師的妻子也是肝癌之死,和她又是鄰村,老師只生了一個女兒,言語不多,為人厚道,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老師節假日裡幫她上船捕魚,他把自己的工資也交給她來管理。

  如今她的大兒子也早已結婚,媳婦就是老師的女兒,她依然跟兒子在船上打下手,我最近聽說他的媳婦要生孩子了,鄧牡花就要當奶奶了,她和老師整天高興得合不攏嘴,她的小兒子和女兒都考上了大學,學校每年都給每人五千塊錢的補貼,還有助學貸款,她從心底感謝黨和政府跟她帶來了好日子。我也從心底祝願她家庭完美,身體健康!

  :賣雞老漢

  “賣雞啊!賣雞蛋啊!剛出窩的新鮮雞蛋!泰和來的烏骨雞啊!”一位年近七十歲的老人,推著一輛自行車,自行車上架著雞籠,雞籠裡裝著雪白的烏骨雞,一個個烏骨雞毛絨絨的比雪花還晶瑩透亮,頭上齊整整地黑得發亮的斑點,就像精心梳理打扮了一樣,像小姑娘頭上的髮髻一樣動人。

  賣雞的老漢姓周,至於名字我倒不記得。滿臉的絡腮鬍子,鬍子黑白相間,戴著頂鴨舌帽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一身黑妮子上衣褲腳裹滿了灰塵,與他討價還價的時候,他的眼睛從不盯著對方。說話聲如洪鐘,吆喝聲抑揚頓挫,像男高音放聲歌唱,那聲音充滿著一種期待,鏗將有力給人一種無法阻擋的魅力。村民要是隔幾天沒有聽到他的吆喝聲,覺得生活總缺少點什麼。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在家裡又聽到了賣雞老漢好聽的吆喝聲。今天妻子決定改善伙食,就吩咐我買一隻雞。我叫住了老漢,和老漢討價還價,老漢很爽快不一會兒買賣就成交了。我忙端來一杯熱水遞給老漢,老漢的話語就多了起來。就老漢的話語中得知,他育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兒女都已成家立業,並一直決定出錢供養老漢夫妻倆,可老漢說啥也不要兒女的錢。

  老漢說他個性強,對兒女要錢的時候,不願看兒女的臉色。他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緊接著老頭如數家珍講起他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他和老伴種了十多畝農田,養了兩條牛,閒暇時上戶做點小本買賣例如賣雞賣雞蛋賣魚。最讓老漢自豪的是他的一個孫子今年考取了中山大學,他的孫子孫女學習成績在全班都名列全茅。她說孫子考取大學的時候,他殺了一頭豬擺喜宴來表達喜悅的心情。另外還給了孫子一萬塊錢,還說今後其他的孫子孫女考取了好的大學也是這樣相待。

  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家裡種著十多畝的田地,還養著豬和牛,閒暇的時候上戶做點買賣,我從心底油然而生充滿著對他深深的敬意。前段時間老伴得了闌尾炎到縣醫院做了手術,家務事忙不過來,就含淚把家裡的老黃牛賣了九千二百塊錢。他一邊管理著十多畝的莊稼地,節假日還要管著四五個孫子孫女的生活,他說差不多成了幼兒園的園長,儘管很辛苦,看著孫子孫女在身邊蹦蹦跳跳,有說有笑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最近有一段時日賣雞老漢沒來村裡吆喝,我心裡很納悶,隔壁的大嬸告訴我,老漢最近受傷了,是被年輕的賊打傷的。大嬸說老漢過村賣雞的時候看見兩個年輕的陌生人爬樓梯進了人家的房屋,老漢跟這家的主人熟識,就馬上明白了這兩個人是賊。現在農村居住的大都是老人或孩子,這給一些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光天化日進人家屋裡偷東西。他當即放下自行車,毫不猶豫衝了過去大聲喝斥,來人見是一個老頭一點也不放在眼裡,哪知老漢一點也不害怕,那兩個賊氣洶洶走到老漢跟前舉拳就打,老漢身板硬朗再加上長期勞動鍛鍊,他仍充滿著青春活力,他勇敢地迎上前去以一敵二,那兩個賊也沒有佔到上風。這時村民紛紛圍了過來,賊見不妙想拔腿逃跑,老漢緊緊抓住一個賊,村民也紛紛前來幫忙,有村民還撥打了110,民警很快將賊捉拿歸案。

  事後老漢才明白原來自己的手負傷了。朋友出錢準備給他治病,明明他的手鮮血直流,他若無其事說這點小傷算不了什麼。他還說以後有人再說他受傷他就跟誰急。回到家裡老伴跟他清洗傷口消炎包紮,老伴心疼得要命,可老漢說今天負傷了真是獻醜了,要是改日我碰見了這些***的,我一定不要別人幫忙親自送他去派出所。

  老漢的性格就是這樣怪,不過我對他更充滿著一種新的敬意。我在路上又碰見了他,這回他沒有賣雞,肩上扛著一把斧頭和拉鋸,我又和他拉起了家常。他告訴我今年全國鬧禽流感,很多老闆不養雞了,有的甚至把雞就地埋了。我沒能黑著良心賣有病的雞,雖然利潤很大,要是我賣了有病的雞我的心不得安寧。不賣就不賣,我有手藝,我現在整天給人家造漁船。原來他還多才多藝,他嘆息著說現在會造船的木工可少呢,要不那臨到我老頭做這份活計。

  年關了,老漢滿園子的蔬菜綠油油的。有碧綠的小白菜,青青的大蒜,白白胖胖的蘿蔔,捲心菜長相正旺。老漢看著自家的園子,心裡樂開了花,只等兒女們回來一家團團圓圓,這些最環保的綠色蔬菜就成了他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想到兒女們馬上回家,老漢和老伴心裡特別激動,特別是老伴每天深夜都掰著手指頭計算著兒女還有多少天回來。聽說大兒子和媳婦還有兩天到家,天剛矇矇亮就燒好了開水準備宰年豬了,他的豬圈裡有兩頭近三百斤的大豬。兒女們說在超市買的肉沒有自家的豬肉那種香味。

  老漢提到與兒女在一起的日子,眉毛都舒展來了,嘴巴笑得合不攏來。兒女也很孝順,給他和老伴買各種各樣的營養品和暫新的羽絨服。老漢嗔怪兒女們糟蹋錢,他說生命在於運動,買營養品還不如他到田間去拔雜草。

  老漢也有傷心事,每年春節過完,兒女們就要到外面去謀生,一走就是一年。孫子孫女要是知道爸爸媽媽出遠門,就暗暗地流眼淚。此時老漢儘管心裡無比的沉重,但他此時必須變得無比堅強起來,叫兒女們在外放心,不要計較家裡的事情。沒事的時候記得給家裡打電話,報一聲平安。

  老漢送走了兒女們之後,就和老伴商量著一年的計劃。他見生豬的行情上漲,打算今年養上四頭豬,滿臉的憧憬之情,衷心希望老漢五穀豐登六畜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