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如何飲食保養

  糖尿病是一種有著多種併發症的疾病,但是多數的患者對於這一疾病的認識不是很深。?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糖尿病患者在冬季的飲食保養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在冬季的飲食保養

  1、不能吃“獨食”

  雖然血糖生成指數較高的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較大,但如果專挑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吃,又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混合進食是控制餐後血糖的有效辦法。也就是說,將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與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混合,以降低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

  2、不要“畫餅充飢”

  不少糖尿病患者以為飲食治療就是飢餓療法,每頓飯主食***糧食類***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身體所需的葡萄糖來源缺乏,身體就必然要動用脂肪來釋放能量,這時會伴有酮體生成,經腎臟排洩可出現酮尿。因此,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不能少於150克,否則容易出現酮症。

  3、不宜多吃鹽

  食鹽中含有鈉,而糖尿病患者體內環境對鈉離子的濃度變化十分敏感,當體內鈉離子濃度高時,會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腎負擔。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為6克。糖尿病患者應為4~5克,如合併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變和腎臟疾病,每天應控制在3~4克,其中包括食用的醬油。一般20毫升醬油中含鹽2~3克。

  4、不能“吃軟怕硬”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吃較軟的食物,血糖上升較快。如果將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澱粉已經部分轉化為糊精,比澱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體內很快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粥熬的時間越長,粥越黏稠,吃後血糖升高得越快。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軟怕硬”。要“吃硬不吃軟”,口感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較慢,因而不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5、不要“望梅止渴”

  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多尿”症狀,不敢多喝水,以至於“望梅止渴”。其實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體內處於高血糖狀態,飲水後可使血漿滲透壓下降或恢復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如果限制飲水,會導致血容量減少,進而升高血糖,而且會加重高滲***高於血漿滲透壓***狀態,對病情非常不利。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為時已晚,這時血糖已經發生了一定的波動。

  預防糖尿病的方法

  第一條: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從這個排序能總結出一個規律:吃四條腿的***豬、牛、羊等***不如吃兩條腿的***雞、鴨等禽類***,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腿的***魚類***。這些食物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研究發現,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視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

  第二條:少油少鹽

  吃油方面,國人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攝入量超標。每人每天的油攝入量為50克以上,遠高於25~30克的推薦值,容易導致高血脂、脂肪肝等問題;二是油的種類沒選對。建議選用山茶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紫蘇油等,幾種油輪換吃。國人鹽的攝入量也幾乎是推薦值的兩倍。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相當於一啤酒瓶蓋。

  第三條: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每天最少要吃夠20種食物,最好吃到30種。早上可以用蘋果、橘子、香蕉等做個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七八種材料煮粥,一天吃夠20種食物並不難。得糖尿病後,擔心主食升血糖太快,在此建議糖友多吃全穀物,如雜糧或雜豆。為了促消化,可以熬粥吃喝,並提前幾小時將食材泡好。

  第四條:天天運動,保持體重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腰帶越長,壽命越短”這兩句話有點難聽,但很有道理。體重控制非常關鍵,建議大家通過腰圍監測來調控。男性腰圍別超過85釐米,女性別超80釐米。建議每人每天堅持鍛鍊半小時以上,尤其是年輕人。

  第五條: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如果把一天所吃的食物分成10份,早、中、晚餐相對科學的比例是3:4:3或4:4:2或4:3:3。吃零食也要適當,冰淇淋、果脯類要少買。建議平時將新鮮的水果、蔬菜、奶製品、堅果當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