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練太極拳可以降血脂

  太極拳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武功,它的出現對於我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它的意義不僅體現在武術上,同時在醫學養生方面,也堪稱瑰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關於太極拳如何降血脂,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中的呼吸規律。

  太極拳在強調自然呼吸的同時,尤其對呼氣特別重視。從現代醫學來看,正常情況下,吸氣時交感神經興奮,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興奮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心跳加快。

  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全身出現舒緩狀態,心跳減慢。在練拳時注意呼氣,交感神經興奮性相對減弱,這時血管就處於舒張狀態,毛細血管舒張,血液流動暢通,微迴圈灌注,因此使血壓下降,減輕心臟負擔,對防治高血壓引起的冠心病很有好處。

  可見,太極拳的呼吸作用,對於我們人體而言,是有非常大的積極效果的。

  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太極拳的慢動作在顯著降低血壓方面與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具有同等效果。練習太極拳還可以改善健身者的心肺血管功能,甚至包括做過冠狀動脈迂迴手術的病人。

  練習太極拳還可避免過氧化脂質水平增高。高血脂症患者伴有脂代謝紊亂,其特點是:血漿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膽固醇***LDL-C***濃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降低。

  練習太極拳能使人的血液TC、LDL-C水平顯著下降。長年堅持練習太極拳可調節脂類代謝,降低血糖,增加HDL-C及HDL- C/TC比值,而血漿HDL含量與冠心病發病率成反比。

  所以說,常練太極拳對血糖偏高的人來說是一項非常好的的運動選擇。

  練習太極拳可使血液非酶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對改善老年人的血脂代謝、提高機體供氧能力、延緩衰老有著積極的作用。

  某科研所的資料表明,練習太極拳1年後,血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均有下降。這說明練習太極拳儘管運動強度不大,但同樣具有改善血脂水平的作用。

  最新研究發現,打太極拳不僅可增強心肺耐力及下肢肌力,高血壓、糖尿病人練3至6個月後,甚至可減少用藥量,專家鼓勵中老年人,沒事不妨多練練太極拳。這是專家推薦給中老年人的最佳健身運動。

  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老人經常練太極拳可以降壓降血糖。有90名50-64歲的中年人及76名65-80歲的老年人蔘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上,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現,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最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最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至19%。

  專家還指出,由於心肺耐力***最大攝氧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後,再度測量發現,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而太極拳的好處還不只在維持心肺耐力,太極拳對增加身體柔軟度及降低體脂率也有幫助。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

  太極拳的養生作用

  1、腹式呼吸,擴大了肺擴量

  所謂腹式呼吸多指逆式呼吸,即吸氣時內氣,沿脊椎督脈上行。呼氣時內氣沿前胸任脈下沉,小腹則是吸凹呼凸。內氣前下後上迴圈一週,功家稱之為一週天。腹式呼吸並非功家所創,實乃所有動物先天之本能。

  一般動物都能活到自然壽命,即發育期的七倍,惟有人類只能活到發育期的三至四倍。人類之所以不能盡享天年,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即與後天呼吸方式的改變相關。

  嬰兒出生之前,在母體中生存為胎息,呱呱落地後即轉為腹式呼吸,稍後從學步起便轉人了以胸式呼吸為主的生存期。胸式呼***限制了人的肺擴量,同時也直接影響了人體機能的強健度。

  科學實驗表明,肺擴量的太小與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諸如,人體處於睡眠狀態,呼吸深、細、勻、長的必是強健者,而呼吸短促無力或長、短不勻者,非病即弱無疑。

  呼吸波的長短、粗細是一個人的體質強弱的標誌。所以說,無論氣功健身還是武術健身,無不重在改變呼吸方式、加大肺擴量上下功夫。

  2、氣達四梢,強化了血液迴圈功能

  人體外而四肢八節、筋骨皮、內而五臟六腑、精氣神,須臾不離血液的滋補潤澤。良好的血液迴圈、充盈的血液供給,既是人體各部功能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決定人體生命長短的根本條件。

  同呼吸方式的後天變型一樣,人體的血液迴圈功能也存有後天不足的問題。身體直立、雙足行走,在人類發展史上無疑是一次質的飛躍。這一革命一方面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史,但一方面也從此終止了周身運動。

  放棄了對全身血管的鍛鍊;由此接踵而至的便是頭高位運動缺氧缺血以及由氣血不足帶來的心血管、腦血管硬化、梗塞等一系列多發性老年病。

  直至現代社會,絕大多數的老年人依然還是多死於這方面的疾病。其中包括所謂無疾而終的百歲老人,也大都足因血液迴圈功能減弱導致某些器官的萎縮和硬化而死的。可見血液迴圈不良是人類不能盡享天年的大敵。

  3、汗腺通暢,保證了新陳代謝

  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除通過眼、耳、鼻、口七竅和穀道排洩外,機體內分泌主要靠汗腺外排。除此,寒毛與汗毛孔尚具有保溫、散熱的自然調節功能。

  故而,中醫有“汗腺通則百病不侵,汗腺堵則亂病纏身”一說。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和提高,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凋、電扇,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時,卻又導致了人體面板保暖、散熱功能的下降。

  由於寒毛變懶、汗腺壅塞、肌膚的通透性弱化,人體內臟分泌物、沉積物以及病毒等有害物質得不到及時排洩,新陳代謝失調,陰陽溫熱失衡,這樣那佯的疾病便會不染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