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每次考試結束以後,教師對試卷結構、學生考試狀況的一種綜合分析,是瞭解整個教育物件知識水平的差異和每個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程度,是一種客觀的教學反思行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閱。

  ***一***

  本次語文試卷題量適中,考查的知識點全,涉及面廣,題目靈活多變,在考查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注重了理解能力、運用能力的考核,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全面檢測。具體地說,注重積累、注重感悟和運用是本次試題的重頭戲,也是本次試題的一大亮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為了解半學期以來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進一步促進自已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三年級期末試卷及考試情況做如下分析:

  一、年級成績分析

  本次期中語文測試,三年級參考12人,參考率100%,最高分90.5分,最低分88分,及格率為100%,優秀率為100%。平均分89分。

  二、試題分析

  這次考試出的題比較傳統,緊扣課本,從“基礎知識”到“習作”都體現了這一特點。考察的知識點涉及到拼音、字詞、句子、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課內、外閱讀”、 作文等多方面。測試與課本的貼合度比較高,題目不太難。總的來講,試題能夠考察出學生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

  三、學生完成情況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此題完成情況較好。這道題重點考察學生平時詞語的書寫記憶,學生都能準確、工整、美觀的書寫。但是兩個學生中馬和瑞對於“黎明”的“黎”還是不會寫,出現差錯,而她偉琴錯在了“繁殖 ”的“繁”上。這兩個字在期末複習階段都有複習到,而學生還是出現錯誤,平時教學中要加強書寫能力的訓練,不但要會寫,還要求反覆記憶。

  基礎部分兩個學生還是完成的比較好,幾乎沒有出現錯誤。 丟分主要部分還是在閱讀理解上。

  課內閱讀《買木雕的少年》片段,回答問題***11分***。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有一題失分較多,說明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還比較弱。第一小題理解“名不虛傳”的意思,馬和瑞做得比較好,而她偉琴根本不能理解。還有第三小題說從描寫木雕的詞語你看出什麼,兩個人理解的還是可以,只是有錯別字有丟分。這次的閱讀理解內容是課文中的選段,所以相對,課外的閱讀做的好一些。在教學當中應當教給學生感悟、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要多多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閱讀課外短文***9分***。有4個小題。第1小題學生沒有問題根據短文填空。第2題,也是要求學生根據短文內容選詞填空填空。學生失分率高的是第四小題,短文第2至5自然段是根據什麼順序描寫的,兩個人都答錯,說明學生根本就沒有認真地閱讀短文思考問題。

  第十題、習作***20分***。題目比較簡單,寫夏天的一件趣事。這個題目在期末考試之前有複習到,還讓學生看過作文書,學習過優秀的作文,可能學生自己也有印象,所以又運用那篇例文,可是一位同學沒有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把“趣”字沒有表現的那麼明顯,所以相對還是扣了幾分。

  從學生完成試卷的情況,課內積累相對較好,而課外閱讀和有關課外知識的題目則不容樂觀,學生明顯的表現出課外閱讀量少,積累匱乏,這在第九題中的閱讀課外小短文回答問題中表現的最為突出,學生普遍存在失分現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1、學生日常讀書量小,不能學以致用;

  2、平時沒養成勤動腦,多思考的學習習慣;

  還有就是作文方面,農村孩子有個弊端就是自己的經歷太少,所以寫作文的素材太少,而從課文中、作文書中學習到的畢竟沒有自己親身經歷的感受深,所以在習作教學方面還是要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把作文寫生動。

  四、今天努力方向:

  通過這份試卷的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相對比較紮實的。但我也從中發現了一些不足,如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教學中還要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容易出問題的方面加強訓練:

  1、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型潦草不規範。學生仍存在馬虎、粗心現象,今後老師將在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方面更加從嚴要求,平時,從每次作業,每次練習開始,嚴格要求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學生的雙基訓練,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 制定好科學的學習和複習計劃,對所學知識及時進行復習鞏固,及時梳理歸類,多聽寫、背默,及時糾錯,通過小練筆、口語交際、練習題、閱讀分析等形式加強練習,並積極為學生創設運用知識的情景,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3、加強標點符號的訓練。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一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教給他們正確運用標點的方法,通過練習題和習作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使用標點符號的方法。

  4、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運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平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讓學生邊閱讀,邊記錄好詞好句,並有意識的背下來,把她恰當的運用到習作中,同時指導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習作水平。

  5、要樹立大語文觀,拓展思維。

  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於課內,延伸於課外,注重課外知識點的滲入,融會貫通。首先教師要多讀書,其次要求教師能多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學會讀各種文章。不僅自己能讀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積澱。這樣,學生平時就有了充實的閱讀素材,增加了對語言的悟性,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

  6、努力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語文教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鑽研的心去不斷髮掘才會更有收穫。

  ***二***

  本次語文期末考試涉及的層面和內容很多,知識點也分佈到方方面面。下面我就試題及考察情況作如下分析,談點看法。

  一、試卷的基本情況:

  試卷通過基礎知識***字、詞、句***、閱讀、寫作三個方面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了較全面的檢測。整份試卷密切聯絡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題量難易適中,覆蓋面較廣。內容結構穩中求變,穩中求新,帶有明顯的延續性、繼承性和創新性。有拼音的考察,生字的掌握,閱讀中的理解和運用,及寫作、表達能力。是一份能較為全面地檢查學生語文素質的試卷。

  二、學生的完成情況:

  儘管本次試卷並不難,但大多數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所暴露的一些問題卻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1、字、詞:試卷中考查的字音、字詞,都是本冊教材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平時我對這部分內容抓得比較緊,默寫過關的活動也開展得比較多,對學生們來說應該是很容易的。事實證明,學生對字音、字詞的掌握較好。但也有少部分同學失分,其主要原因一是答題時粗心大意;二是掌握得不夠牢固;三則是由於書寫不夠規範造成的,這樣的失分就很遺憾了。

  2、積累所考查的內容是本冊的古詩和諺語、歇後語,這部分內容學生完成較好。

  3、句子部分出現的問題有三點:一是關聯詞使用不當,這主要是學生對關聯詞的關係掌握的不好造成的。二是判斷句子對錯,雖然內容都涉及課文,但由於學生對其理解不夠,所以丟分也較多。三是整理句子順序,內容是課文中的一段話,但學生丟分很嚴重。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4、閱讀題共兩道,課內、課外各一題,問題不多,也不難,分量很大,相當一部分學生卻完成得不好,答不出或者答得不完整,這說明學生們平時的閱讀訓練還不到位。這也告誡我們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並指導閱讀已勢在必行。

  5、作文***共30+5=35分,5分為卷面分。***本次作文要求寫的是:“我最想說的”這樣的作文範圍很寬,寫人、記事、寫景都可以,一般都不會離題。但學生丟分較多,原因是三年級學生剛剛學寫完整的作文,作文篇幅短小,寫作技巧欠缺,作文層次不清,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錯別字多。文章句子顯得生硬、凌亂,優美的詞句少,不能打動閱卷教師的心。

  三、對今後教學的幾點看法:

  1、重視字詞教學,夯實語文基礎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要學好語文,首先要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從本次檢測中,我發現部分學生的字、詞還是不過關。因此,以後還需要關注學生們***尤其是失分多的學生***對詞語的掌握和鞏固情況。

  2、提高閱讀能力,引導個性閱讀

  本次試卷的閱讀題並不難,只要學生認真閱讀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從考試的結果來看,閱讀題的得分率並不高,說明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因此,在以後的閱讀教學中,要更加註意引導學生朗讀,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3、激發習作興趣,抒發真情實感

  三年級學生學語文,最頭痛的就是寫作文,學生習作時常常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因此很多學生作文篇幅短小,或者廢話連篇。因此,今後我將採取更多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不斷獲得寫作的動力。給他們多點自由、開放,少一些束縛、限制,使學生在內容、情感上貫徹一個“真”字,在語言、形式上貫徹一個“活”字,讓學生寫身邊的事,說心裡的話,說有童真童趣的話,並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豐富語言積累,注重語文實踐

  積累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誦、博覽大量的詩文,不進行相當數量的練筆,要想學會讀寫是不可能的。課內的積累,主要是在誦讀中積累,如描寫人物、景物的詞語;細節描寫具體生動的句子;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長的句子。課外的積累,則可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有利資源或學生自己的藏書,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愛讀書,並指導他們做好摘抄和讀書筆記。

  5、加強學生的寫字訓練,這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學生的卷面整潔度普遍很差。

  總之,語文教學必須採取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在課外時間,可組織學生交流見聞,交流心得,讓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拓寬學生視野,豐富知識積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