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黑板報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春節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節日集中體現了中國的民俗,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來做黑板報來宣傳傳統文化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傳統節日黑板報的圖片和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推薦:春節

  春節即夏曆(農曆)新年

  時間:狹義農曆正月初一,廣義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古稱: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稱“過大年”

  起源:

  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春節(夏曆新年)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

  夏商時代產生的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現稱朔望月,即後所述“陰月”)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朔日)為月首,同時以冬至點迴歸運動的週期(現稱迴歸年或太陽年,即後所述“陽年”)為年,並設閏月調整陰月陽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時(夜半)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歲末年初要進行舊一年豐收的慶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禱,於是產生一系列祭神、祭祖、慶祝、祈禱等活動。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於歲首(一年開始)時間的確定(換言之,月序的排列)還與天文曆法有關(如前所述),傳說夏在寅月(今農曆正月),商在丑月(今農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農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農曆十月),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曆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至今。

  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其實指導農時的是夏曆的陽曆部分-二十四節氣),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農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紀年不用公元紀年法而用民國紀年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夏曆(農曆)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傳統節日黑板報圖片展示:

  傳統節日黑板報圖(一)

  傳統節日黑板報圖(二)

  傳統節日黑板報圖(三)

  實際上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相關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適用地區: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蘊味無窮。

  習俗:

  守歲放鞭炮 貼春聯 拜年 吃餃子

  中國傳統節日有關詩句: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 共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旦試筆(選一)-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佔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髮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賣痴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鬆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春節江南靖士

  暫解城區煙火禁,兆豐雪霽在年前。

  街街飾彩家家撣,掃盡桃符換對聯。

  看過傳統節日黑板報也看了以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