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音樂教育的論文
音樂教育是國民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音樂教學及其活動是進行音樂教育最基本的途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音樂教育應挖掘音樂文化內涵》
摘 要: 長期以來,音樂教育被限制為理論的知識性傳授和形式技巧的技術性學習。這無論對音樂的專業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種嚴重的弊病。隨著人們對音樂本質研究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只從音樂的本體認識音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音樂不是孤立的,它必然與產生音樂的土壤——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絡。
關鍵詞: 音樂文化 音樂教育 內涵
在我國曆史上,“文化”含義的延伸與擴充套件與教育有密切的關係。自古以來,“文化”都是指受過教育或有教養。《新華詞典》對使用頻率極高的“文化”一詞的解釋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教育、科學、文化等。”而對“音樂”一詞的解釋是:“藝術的一種,它通過一系列有組織的樂音來塑造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音樂文化這一概念大體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分:廣義的音樂文化指的是人類後天獲得的,與一切音樂活動相關聯,併為一定社會群體所共有的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的事物,狹義的音樂文化指人類後天習得的併為一定群體所共有的音樂觀念和音樂活動行為,一般指廣義音樂文化中的精神層面。因此,在研究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的關係時,一般就後者而言。我國的音樂文化是各族勞動人民創造的結晶。早在先秦時期的周代,就有相當完備的宮廷音樂教育制度。春秋戰國時期的音樂文化成就,從鍾子期遇見彈古琴的伯牙而流傳下來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好傳說中可見一斑。許多音樂教育家都闡述了應從“音樂藝術作品”轉向“文化中的音樂”的觀點,如羅藝峰在《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導讀一文中說:“我們要真正全面的認識音樂,建立音樂的知識系統,就必須關涉到這些方面***指音樂與物質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精神文化層面的聯絡。否則就是片面的、膚淺的。”劉承先在《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中說“任何一種音樂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它本身就是受著文化定義的。離開了文化,這些建立在形式和技術上的學科便成為懸浮在半空的、無根的東西,以這樣的方式所形成的解釋自然是不徹底、不到位,或不具本質性的。”以上兩個人的觀點都說明了音樂與文化的密切關係。音樂的人文屬性就表現在音樂的音響是物理的、感受是心理的、理解是文化的、作用是社會的。
長期以來,音樂教育被限制為理論的知識性傳授和形式技巧的技術性學習。這無論對音樂的專業教育還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種嚴重的弊病。在專業教育中,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往往是技藝型人才,很難成為真正的音樂家;在普及教育中,只能獲得有關音樂的種種知識和技巧,很難得到對音樂深層的鑑賞與美感體驗。隨著對音樂本質研究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只從音樂的本體認識音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音樂不是孤立的,它必然與產生音樂的土壤——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絡。音樂的功能是文化賦予的。魯迅說:“同樣是火藥,他在中國發明之後主要是用於娛樂性的活動,如煙花、爆竹等,而傳到歐洲則主要被用於工業和軍事;指南針在中國主要被用於尋找風水,而在歐洲則用於航海探險。”這說明,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之中其功能會不同,這種現象對音樂同樣適用,就是說,一種藝術的特定功能實際上不是由他的形式因素決定的,而是由他所屬文化的結構和模式決定的。如以中西兩種文化中的藝術為例,我們發現總體而言,西方藝術的功能張力是側重於社會紀念性的、娛人性的,而中國藝術則側重於個人、家庭紀念性的、自娛性的。中國音樂因其重自娛自樂、不受別人牽制,故特別重視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感性如何,不會過於重視技巧,也不需要複雜的技巧,更注重在音樂中表達對文化、生命、宇宙的體驗和感悟,以及所表現出的人情味。而西方人則將系統地訓練技巧視之為藝術生命。因此,中西音樂的這種差別只能從自身“自娛”和“他娛”的功能張力解釋。***2***音樂的形式是由文化塑造的。不同民族的藝術形式的差別不是由藝術本身而是由產生它的文化造就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的宇宙模式、思維方法、價值取向等會直接造成藝術形式的不同。如目前學術界一致認同中西音樂的差別最主要的是和聲的有無。西方音樂依靠高度發達的和聲技巧形成縱橫交錯綿密厚實的織體,而中國音樂則放棄和聲取橫向的時間延伸所形成的單線條旋律為其基本表現手段。中國音樂的最高意趣不是音響的渾厚結實,而是旋律走動時所作的起伏、虛實、強弱等方面變化產生的韻律感,向文化的深處溯源就是中國的文化是時間型的、西方文化是空間型的。***3***音樂的美感是文化啟用的。文化闡釋能夠啟用美感,不僅是因為文化本身具有美,更重要的是這種闡釋能夠改變人的認知內容、感覺結構和評價態度,開掘人的感受深度和直接性,使人的心靈與藝術形式產生共鳴。
劉承華在講到中國音樂與其文化的聯絡時說:“一種藝術的獨特的美植根於產生它的文化之中,文化是一個活的、具有無限生命力生髮力的根,藝術只是她所孕育的一朵豔麗的花。”音樂最本源的動力正是文化和生命。只有把藝術的創造深深地紮根於自身的生命衝動、生命感悟之中,才能創造出對別人生命狀態具有衝擊力和震撼力的作品。而文化,則決定著生命是以何種方式,遵循著何種軌跡進行運作並作出物化表現的。可以這樣說,生命是音樂的終極本體和最深層的動力,文化則是生命得以表現的一種方式。音樂的存在方式,從本質上說就是人的生命的張力結構和文化的運作方式。所以,要使音樂的形式充分展示其固有的活力,只有藉助文化這一藝術原創力才有可能。音樂是綜合的聲音文化,不能把音樂只看作是聲音的結構。文化是產生音樂的土壤,音樂是人類創造的文化現象之一,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的形態和載體。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所有的音樂都來自於文化,紮根於文化的土壤。一部音樂史既是音樂發展的歷史,又是社會發展的歷史,正如歌劇大師瓦格納所說:“藝術永遠是社會制度的一面鏡子。”把音樂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中學習的觀點,遵循了音樂文化的本質。傳統的音樂教育把音樂與文化相割離,把音樂作為一種純技術學習,這樣就失去了音樂的根源。作曲家無不是從豐富的文化中獲取靈感、汲取精華,以創作出有生命力的音樂作品的。如譚盾應邀為波士頓交響樂團和大提琴家馬友友創作的多媒體大提琴交響協奏曲《地圖》,可以說,是以古典大協奏曲的形式,以湘西民間音樂為素材,以現代大型多媒體為手段創作出來的全新音樂鉅作。譚盾在《地圖》中的交響思維、濃郁的民族文化印記反映了他的音樂創新思想,他在音樂創作上具有寬厚的包容性並展示了其古今中外兼收幷蓄的音樂創作態度。作曲家在創作中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尋根意識,展示中國獨特的民俗民風——對中國民俗、宗教和神祕的感知。作為湖南人的譚盾說:“我不知道是楚文化找我呢,還是我找楚文化。”古老的神話也許早已在孩提時代的譚盾心中就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使得他不由自主地“尋根”,渴望能將西方和東方的理念在自己的音樂裡得到融合。他一再提到他是“本著傳承文化的理念”在創作,並堅定地表示《地圖》的創作代表了一種思考,選擇了管絃樂隊的形式也是希望管絃樂隊這種形式可以幫助世界人民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因為管絃樂隊具有世界性。這樣將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文化的音樂重疊在一起的創作理念,大大拓寬了音樂創作的想象空間,也能使中國文化以較快的速度傳播到很大的範圍。
音樂教育要改革,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音樂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中,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息息相連。沒有音樂文化就沒有音樂教育,離開音樂文化,音樂教育就失去其意義,拋棄音樂教育,音樂文化是難以傳承與發展的。音樂文化的性質決定了音樂教育是人類音樂文化的一定表現形式,而音樂教育作為一定的音樂文化形式則反作用於音樂文化,使音樂教育自身體現出深刻的文化意義與精神內涵。我們要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在音樂文化發展的中心作用,充分體現音樂教育的自身價值,使民族音樂文化展現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譚盾.《地圖》的音樂人類學解讀.
[2]石崢嶸.中國音樂[J],2006,3.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