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骨幹教師培訓心得3篇

  骨幹教師培訓是優化師資隊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培訓機構、中小學校和骨幹教師必須共同努力與共同參與的重大事業之一。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省骨幹教師培訓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省骨幹教師培訓心得範文1

  從20XX年11月19日到29日,我有幸參加了四川省教育廳主辦、成都師範學院承辦的省級骨幹教師英語班的培訓,歷時10天。這次培訓安排的十分周到細緻,活動十分緊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上級領導對這次培訓工作非常重視,在開班典禮上,省教育廳、成都師範學院研培中心、成都師範學院外語系的領導就此次培訓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做了重要講話,要求我們珍惜培訓機會,在培訓中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善於反思,遵守培訓紀律,通過這次培訓更新觀念,結合自己學校工作的實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我和其他參訓的省級骨幹教師一樣,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此次學習,不辜負上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囑託,認真學習、勤于思考,並且學以致用,更好地開展好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在這次培訓學習中,一位位專家精彩的講座可謂旁徵博引,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無論是詮釋“新課改下教師和諧道德修養提升”、“新課改,新高考”、“教師的的心理素養”和“教師成長之路”,還是解讀“四川省高中英語新課程實施問題與對策”、“高中英語課堂設計”、“多角度改進寫作教學”和“培訓反思、討論、教學設計展示”,無論是研討“如何使用高中英語新教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索與思考”、“集體備課、磨課策略”和“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無論是思考“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發展”,還是關注和討論“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等,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帶給我很多思考。猶如縷縷和風滌盪心靈,猶如春天甘露滋潤心田。

  通過聆聽專家的講座、以及到玉林中學參觀學習,開闊了視野,我發現了我們和優秀學校之間的巨大差距:無論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還是教學風格和模式;無論是校園文化建設,還是教育教學管理;無論是校園人文氣氛,還是素質教育和教學質量。同時,我更是感受到了一種壓力和動力,也從中學到了許多可以借鑑的做法,收穫之大是我歷次培訓前所未有的,我感覺我們自己、自己學校今後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教學和教育管理中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完善,必須完完全全地拋棄落後的思想和理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紮紮實實地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品位。我對自己以後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要想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1、教學觀念的轉變。

  我們知道窮人缺什麼:表面缺資金,機會缺瞭解,骨子缺勇氣,改變缺行動,事業缺毅力,本質缺野心,腦子缺觀念,教導主任必須做到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教學質量評價等的轉變,並且要求和帶動全校教師這樣做。

  及時反思,及時應用到新的教學。

  2、注重教學過程的管理

  明確教學常規基本要求,必須按照常規工作要求,切實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

  3、講究教學管理的策略

  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項高智慧的活動, 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激情、活力和創新,教育需要恆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發展。 必須著力增強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4、紮紮實實推進新課改

  新課改不能流於形式,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務必牢牢把握住素質教育中心,高舉創新教育的大旗,踐行新課改,搞好校本課程。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導主任要心中有大愛,腹中有墨,手中有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育教學理論的踐行者,引領者。

  省骨幹教師培訓心得範文2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聆聽各位專家的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著我的心田。教授們以豐富的例項、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於萍老師以及孫貴合老師以來自教學一線的鮮活例項,使我們對數學教學有了新的感知;吳正憲老師的現身說法,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又有了新的規劃,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專家們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下面將自己的點滴感受總結如下:

  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面對日益開放的課堂,我們必須養成學習反思的習慣。從孔凡哲院長的講座中我懂得教師的專業成長階段越高,默會知識佔的比例就越大。這種能力除了要有堅實的明確知識作為基礎外,最主要的是須具有豐富的案例知識和策略知識。這種知識只能產生於處理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的教學程序本身,特別來自“行動中的反思”。這對個人而言是一個逐漸積累和發展的的過程。而教師的專業本領的核心就在於,經驗基礎之上的反思積澱和昇華。我們要想跟上現代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做一個在豐富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敢於否定自我,敢於及時矯正自己行為,及時提煉教學精華的反思型教師。

  葉顯發教授指出課堂教學行為,是指老師受教育思想支配而在課堂教學現場表現出來的外顯的實踐活動方式。教師的行為活動具有不可預測性,教師的行為也不可以事先進行計算和安排。教師的課堂更多地體現一種動態行為,需要教師具備教育的機智。教師是學生的楷模,課堂是我們教師才能、職能表現的地方。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僅僅是經驗和教師個人素質的表現,而不是科學。教師的獨特性在於教師就是學生學習的活教材。教育是道德的事業、教師的形象、學識和人格魅力,往往是學生學習興趣和成長的源泉,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我們教師必須重塑形象。事業上體現執著、敬業、樂業、奉獻精神;課堂上體現學者風範、智者風采,一舉手一投足應該是那樣的引人入勝;對學生充滿愛心、耐心、童心,充滿親情和熱情;處事為人上,體現誠信謙和的品格、高雅知禮的氣質。這是新課程背景下當代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我們應當努力追求達到做老師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做一個像葉顯發教授所說的“說得好,也做得好”的教師。

  呂立傑教授的課堂管理教學專題講解,讓我認識到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這種尊重與信任,不僅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注意建立。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應該注意交往的尺度,用適當的方式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偶然事件。作為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增強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教學中時刻變化的新情況,才能照亮學生成長之路中的每一個標誌,才能做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而教師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這是促進自身素質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經過反思,我們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後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向自己的課堂實踐學習,在修正和反思中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向同行和書本學習,在借鑑和內化中不斷提高的過程。可見,學習和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所在。教師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從而選擇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由單純的教學者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由“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學習型”教師。當教師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軌跡時,就意味著對“舊我”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和行為的揚棄,也就意味著對未來發展規劃的調整,這是一種自我的完善和超越。

  骨幹教師培訓已即將結束,回顧自己記錄的聽課筆記。翻一翻自己隨手寫下的的感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任何外在的知識要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能力,就必須用理性的思維,挑戰的眼光去審視、吸收、創新。本次培訓通過專家們的“點化”和“引領”,使本人豁然開朗,同時也為本人今後的教學活動更加紮實有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省骨幹教師培訓心得範文3

  XX年6月27日至7月7日,我特別榮幸地參加了華南師範大學承擔的廣東省骨幹教師省級培訓,培訓共進行了十天,這十天的緊張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知識上得到一次強勁的“充電”。

  十天的學習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前三天由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組織進行通識培訓,後七天主要由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組織進行學科培訓。在這十天的學習中,有許多的專家與教授對我們進行精彩的講座,蔣平教授的《陽光心態與幸福生活》講座既充滿趣味又富有內涵,許錫良教授的《人性、人權與教育》講座讓我們大開眼界,王紅教授的《中美基礎教育的考察與思考》讓我們認識與瞭解了與我們完全不同的美國基礎教育,劉良華教授《教育研究與教師寫作》既有激情又非常實用,左雙文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的前沿問題與研究》、張慶海教授《中學歷史教學的理論問題》讓我們瞭解了歷史研究的前沿,極大地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宋德華教授《歷史研究論文寫作方法概論》讓我們知道歷史研究論文的選題、規範、有效,黃牧航教授《歷史教師從職業化走向專業化》站在一個較高的高度上對我們進行指導,讓我們知道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個專業化的教師。現將十天的學習總結如下:

  一、接受了更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埋頭苦幹是必須得,但抬頭望頭也是必要的。一味埋頭苦幹會迷失道路,偶爾抬頭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別是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很多教育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不斷地暴露,這時候更需要理論的指示與專家的引領。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僅對理清新課改中的種種關係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

  高廣方教授在《生本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講座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的教育為的是什麼?她提出了四個觀,即:生命觀、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從幾方面對中學教學提現了新的發展方向,最後得到結論:正確的教育理念是育人教書。此報告無疑是對當下教育弊端的一次警鐘,更是對一線教師理念的一次糾正。

  二、完善了自己的學科知識體系,瞭解了歷史研究的前沿問題:

  教師是一個永遠新的職業。這裡講的“新”主要指知識的更新與教學藝術的更新。作為歷史老師,應是始終站在科學知識岸邊的擺渡人,傳承知識與文化;他應是學生靈魂的塑造師與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為歷史教師必須時時保持充電的狀態,此次培訓無疑是一次良好的機會。經過培訓,就我個人而言,不僅在學科知識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補充。尤其是左雙文教授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前沿講座,讓我們有種全新的認識與瞭解,張慶海從一些新的角度對歷史進行重新解讀,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三、學習如何成為了一個專家的型的教師

  中學教師應該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還應該成為一個專家型的教師,而這一點正是當今我們大多數中學教師所不具備的,我們更多的是實踐,但不會總結,將這些實踐形成文字,變成論文只更是我們所不善長的,這次培訓有三位教授對這個問題進行專門的闡述,分別是劉良華教授,宋德華教授,黃牧航教授,通過這些教授的講座,使我們瞭解了論文的選題、論文的寫作準備、寫作的基本步驟、寫作的基本要求、論文寫作的常見的問題與糾正。黃牧航教授則對中學歷史教師的基本課題研究進行專題講座,讓我們瞭解中學教師如何進行一些相對實用的課題研究方法、步驟。四、認識了全省的一些同行

  此次培訓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參加培訓的都是全省教學一線的精英、名師,對教育教學都是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此次培訓又是一個非常好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同時,還是建立友誼的紐帶,平時只能在報刊雜誌見到名師的老師,通過此次機會,終於可一睹尊容,亦為樂事。

  當然,培訓只是一個開始,關鍵是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運用這次培訓中所學的一些理念與理論,使自己的教學能更上一個新臺階。

  
看了省骨幹教師培訓心得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