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標準的意義以及作用

  飼養標準指導動物生產的高度靈活,使動物飼養者在複雜多變的動物生產環境中,始終能做到把握好動物生產的主動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㈠ 提高動物生產效率

  飼養標準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不僅是保證動物適宜、快速生長和高產的技術基礎,而且也是確保動物平衡攝入營養物質,避免因攝入營養物質不平衡而增加代謝負擔,甚至罹病,為動物生長和生產提供良好體內外環境的重要條件。

  飼養實踐證明,在飼養標準指導下飼養動物,生長動物顯著提高生長速度,生產動物產品的動物顯著提高動物產品產量。與傳統用經驗飼養動物相比,生產效率和動物產品產量提高一倍以上。在現代化的動物生產中,生長肥育豬的飼養週期已可以縮短到160-180天以內。產蛋雞的產蛋能力已基本接近產蛋的遺傳生理極限。

  ㈡ 提高飼料資源利用效率

  利用飼養標準指導飼養動物,不但合理滿足了動物的營養需要,而且顯著節約飼料,減少浪費。用傳統飼養方法養兩頭肥育豬耗用的能量飼料,僅用少量餅***粕***生產成配合飼料後即可飼養三頭肥育豬而不需要額外增加能量飼料,大大提高了飼料資源的利用效率。

  ㈢ 推動動物生產發展

  飼養標準指導動物生產的高度靈活,使動物飼養者在複雜多變的動物生產環境中,始終能做到把握好動物生產的主動權,同時通過適宜控制動物生產效能,合理利用飼料,達到始終保證適宜生產效益的目的,也增加生產者適應生產形勢變化的能力,激勵飼養者發展動物生產的積極性。一些經濟和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動物飼養量減少,動物產品產量反而增加,明顯體現了充分利用飼養標準指導和發展動物生產的作用。

  ㈣ 提高科學養殖水平

  飼養標準除了指導飼養者向動物合理供給營養,也具有幫助飼養者計劃和組織飼料供給,科學決策發展規模,提高科學飼養動物的能力。

  鵝的飼養標準

  為了合理地飼養鵝,既要滿足營養需要,充分發揮它們的生產效能,又要降低飼料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必須對不同品種、不同用途、不同日齡的鵝各種營養物質需要量,科學地規定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飼養標準。飼養標準是根據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制定的,因此,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但在生產實踐中不應把飼養標準看作是一成不變的規定。因為鵝的營養需要受品種、遺傳基礎、年齡、性別、生理狀態、生產水平和環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飼養實踐中應把飼養標準作為指南來參考,因地制宜,靈活加以應用。

  飼養標準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家規定和頒佈的飼養標準,稱為國家標準。如我國的飼養標準,美國NRC飼養標準,英國ARC飼養標準等。另一類是大型育種公司根據各自培育的優良品種或品系的特點,制定的符合該品種或品系營養需要的飼養標準,稱為專用標準。從國外引進品種時應包括這方面資料。

  鵝的飼養標準中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項指標。每項營養指標都有其特殊的營養作用,缺少、不足或超量均可能對鵝產生不良影響。能量的需要量以代謝能表示;蛋白質的需要量用粗蛋白質表示,同時標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以便配合日糧時使氨基酸達到平衡。配合日糧時,能量、蛋白質和礦物質的需要量一般按飼養標準中的規定給出。維生素的需要量是按最低需要量制定的,也就是防止鵝發生臨床缺乏症所需維生素的最低量。鵝在發揮最佳生產效能和遺傳潛力時的維生素需要量要遠高於最低需要量,一般稱為“適宜需要量”或“最適需要量”。各種維生素的適宜需要量不盡一致,應根據動物種類、生產水平、飼養方式、飼料組成、環境條件及生產實踐經驗給出相應數值。實際應用時,考慮到動物個體與飼料原料差異及加工貯存過程中的損失,維生素的新增量往往在適宜需要量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保險係數***安全係數***,以確保鵝獲得定額的維生素並在體內有足夠貯存,這一新增量一般就叫“供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