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形成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體育習慣是學生在不斷重複的練習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為方式,它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長。那麼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要怎麼培養形成呢?小編認為應該做好以下方面。
1、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
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進行在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就應有意識的把思想教育有機的滲透到學校體育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去,在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他們的體育興趣。
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體育教學既要教給學生鍛鍊身體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術的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的過程,又要通過體育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和思想性,不斷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
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培養學生高尚的體育情操
構建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是貫徹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完成學校體育任務的重要的途徑,校園體育文化具有豐富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文化,培養愛國主義的集體主義精神,樹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意識,以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 學生體育習慣的養成
抓好習慣養成關鍵期的體育教育。
習慣的養成是從“他律”到“自律”、從簡單到複雜、從不穩定到穩定的過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的確,適當的體育活動有益於腦力疲勞的消除,會使人們有動作更加敏捷、精確和協調,有助於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具體做法:保證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課上:
1、激發學生興趣。課堂上,教師先提出練習要求,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設想各種動作,達到要求,完成任務。營造輕鬆活躍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想學、會學和要學。
2、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促使學生自覺鍛鍊的習慣的養成。
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嚴格訓練學生。教師適時的“指點”,會使學生明白知識間的聯絡和動作間的關係,從而悟出學習的方法。同時在教學中,要注重聯想。通過聯想,可使學生觸類旁通,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活化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課下:
早起:慢跑 1000米。
到校:上一節有質量的體育課。35分鐘。
課間: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課間操。
課外活動:積極到室外去運動。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專案進行鍛鍊。
參考鍛鍊專案:
1、長走與跑步;2、羽毛球;3、足籃球;4、乒乓球;5、小體操;***前、後滾翻、跳山羊等***6、體育舞蹈或健美操;7、跳繩***記數、記時比賽***8、跳方格;9、跳皮筋;10、跑螺旋;11、滾鐵環;12、踢毽子;13、下象棋或其他棋類;14、走獨木橋;15、跑塑輪;16、過鐵索橋;17、做蕩橋;18、爬檑木;19、抓平梯;20、做單槓或雙槓。14—20項要有專人保護。
另外也可以自己發明有意義的體育專案進行運動。也可以做體育遊戲進行活動。
參考體育遊戲:
1、老鷹捉小雞;2、黃河 長江;3、跳繩跑;4、踢毽子比多;5、看誰跑的快;6、立定跳遠比賽;7、跳彩環比賽等。
可以進行趣味體育遊戲的利用和再開發。
課上和課下的體育教學相結合,定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在體育參考專案中,如果學生能持之以恆進行鍛鍊,必定能有一個好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