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應該怎麼鬆膝蓋

  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由於練習過程中膝蓋往往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因此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放鬆。那麼太極拳怎麼樣鬆膝蓋呢?

  太極拳怎麼樣鬆膝蓋

  一是馬步狀態,比如起式,要求膝蓋有一個微微的外撐,雖然有外撐的意思,但還要兼顧鬆的要求,注意把握好度。

  第二種後座狀態,當由其他動作到後座的定式時,由於要求頭頂、腰部、腳跟是上下一條線,其實是為了重心放到腳跟上,只有重心上下一條線,才能使得腰胯及以上的身體大的放鬆,那麼在後座時,大腦想著屁股往後腳跟上坐下。

  練太極拳時間長了,腿部的支撐勁就會增強,就能感覺屁股能慢慢的做到腳跟上下,形成一條線的支撐骨。

  第三種是前弓步,往前弓時,用膝蓋管住身體的到位,也就是膝蓋到位了,其他地方必須都要停住即可,到位就是膝蓋多不能超過腳趾根部,一般情況下,前弓步不容易出毛病,膝蓋出毛病都在後坐腿上。

  關於膝蓋放鬆,在練拳時,大腦就想著不使勁、不用力即可,這個放鬆是大腦有意控制的放鬆。

  練太極拳要注意什麼

  1、保暖

  在任何時候提到保護膝關節,保暖永遠是第一位的,太極拳也不例外。風、寒、溼的侵襲會對膝關節造成長期的傷害,解決的方法是多穿一條秋褲或毛褲,避免在惡劣天氣中練拳。另外要注意的是現代人貪圖涼快,夏天更容易受寒。

  2、熱身

  充分的熱身是有效避免膝關節損傷的方法--人體有一套運動保護機制,當它被啟用的時候可以有效的保護人體免受運動損傷。

  3、練習強度

  練習強度過大會造成肌肉疲勞影響其張力和彈性,所以當腿部肌肉疲勞之後,膝關節承擔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加。所以我們練拳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量,勞逸結合。

  練太極拳有哪些好處

  1、鍛鍊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訊號系統處於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於抑制狀態,這對於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2、有助於心血管系統健康

  練習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迴圈。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迴流速度,改善微迴圈,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