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添養生雞湯介紹

  天到了,天氣暖了,萬物復甦,這樣的時節陽氣逐漸的增加,是很容易犯困的,專家介紹說春季防春困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小編給大家介紹適合春天的喝什麼湯吧。

  春天喝雞湯的好處

  雞湯祛春寒

  中國醫學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以春季進補,應注重氣候漸暖、人體陽氣逐漸上揚的特點,以清補、柔補、平補為原則,既要養陽補陽,又要溫和。雞湯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母雞湯脂肪較多,更為性熱,仔雞湯更適合春季飲用。

  最適合喝湯的時間

  1、吃飯前

  常言道:“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這是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2、吃飯間

  吃飯間,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因為這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攪拌,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也不進湯水,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所以,有營養學家認為,養成飯前或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同時也發現,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3、量的掌握

  當然,飯前喝湯有益健康,並不是說喝得多就好,要因人而異,也要掌握進湯時間,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因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總之,進湯以胃部舒適為度,飯前飯後切忌“狂飲”。

  很多人以為,喝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殊不知,只有科學地喝湯,才能既吸收營養,又避免脂肪堆積。以下為常見的五個錯誤喝湯習慣。

  錯誤的喝湯習慣

  1、要喝純湯

  很多人認為燉排骨湯、雞湯,所有的營養都在湯內,所以就只喝湯,不吃肉。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不管是哪種湯,就算是熬煮很長時間,湯很濃郁,湯的蛋白質也只有約6%~,15%,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所以僅喝湯不吃肉會有很大的損失。

  2、用餐最後才喝湯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先用餐,後喝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喝湯習慣。而西方的出餐順序一般是先喝湯,再用餐,這才是健康的喝湯習慣。因為先用餐的話,就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吃飽之後再喝湯,就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而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湯比最後喝湯,健康效果更佳,並且有助於減肥。

  3、喝湯要喝滾燙的湯

  人的口腔正常溫度在37攝氏度左右,而人體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溫度,也只有60攝氏度左右,超過此溫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而且還應注意的是,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所以喝湯應該等湯稍涼再喝,這樣可以保證身體不受到疾病的威脅。

  茉莉花消春困

  民間早有“春宜飲花”之說,而從養生和保健的角度來講也是春飲花茶。茉莉花茶,有“在中國的花茶裡,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春飲茉莉,可以提神醒腦,有“去寒邪、助理鬱”功效。

  蜂蜜水潤春燥

  唐代醫家孫思邈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人們從冬季的寒冷過渡到春季多風的季節,中醫理論認為:風多易燥,風燥外邪侵襲人體,很易入裡化熱,常常表現為咽乾口渴、咳嗽、便祕。蜂蜜味甘、性平和。

  蜂蜜大棗茶是比較好的搭配,有補虛益氣、健脾和胃等作用。準備乾紅棗150克,冰糖50克,蜂蜜250毫升,水350毫升。將乾紅棗挖出核,和冰糖倒入小湯鍋中,再加入水,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煮至將水分完全收幹。用打蛋器在小湯鍋內攪打,將熟透的紅棗攪打成紅棗泥,徹底放涼後,盛裝入乾淨的玻璃瓶中,再倒入蜂蜜用小勺攪拌均勻。飲用時,取2茶匙蜂蜜大棗放入杯中,再衝入溫開水攪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