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糰的歷史知識和傳統習俗

  湯糰,又稱為湯圓,我中國代表性食物,歷史十分悠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

  寧波的豬油湯糰,據考證始於宋元時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用當地盛產的一級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膩純淨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板油製成餡,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令人稱絕,因而享譽海內外。寧波地區民間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要吃寧波湯糰,以示歡樂、團圓、吉祥之意。一些海外僑胞每逢佳節,總愛吃碗湯糰以寄託思鄉之情。自1982年起,寧波湯糰已成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個點心品種。1997年入選為中華名點小吃。

  寧波人在大年初一都有吃豬油湯糰的傳統習慣。湯糰含有團圓、如意的意思,即使在海外的遊子,他們"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新春佳節也忘不了要吃家鄉的豬油湯糰,盼望團圓,以慰思鄉之念。

  寧波有人外出經商的傳統。隨著越來越多的寧波人到各地開店做生意,也把寧波湯糰這種食品傳到各地,開起寧波湯糰店來。現在,上海、杭州、南京、安慶等地不少城市都開有寧波湯糰店。寧波對外開放後,還把寧波湯糰速凍出口。從此,寧波湯糰的名氣就更大了。

  湯糰,原名元宵,原是指元宵節。古時候,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元夜。湯糰以元宵命名,起源於隋

  朝。相傳,隋煬帝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那一天晚上,在洛陽搭臺歌舞"與民同樂",並用實心的圓子,湯中撒糖,賜給臣下和歌姬作晚點食用。因這天恰好是元宵夜,故名"元宵"。這種為人們喜愛的食品傳至寧波,經過長期發展,逐步改進,才逐漸形成現在水磨糯米粉嵌豬油餡的寧波湯糰特有的風味。

  與北方只有正月十五吃元宵不同,湯圓之於南方人的重要性,恰似餃子之於北方人。從西南到江南的廣大地方,湯圓或者湯糰是歲時變化的標誌性食物——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正月十五要吃,冬至仍然要吃,團圓的口彩一年討到頭。舊年間在成都,如果一家人求嗣一直不成功,那麼正月十五那天,妻子可以去偷一個供神的湯圓,服食下去,據說當年就能應驗。這種食物的重要性,由此已經接近巫蠱。難怪電影《赤壁》裡,正月出徵的士兵們要在梁朝偉的碗裡堆起高高的湯圓。

  大約只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大江南北同吃湯圓的好時光。不過雖然都是糯米粉包裹餡心,北方和南方的製法大有不同。北方的“元宵”是搖出來的,而“湯圓”則是搓出來的。元宵用的糯米粉不用經過“吊漿”這個過程,而湯圓粉的關鍵恰在於此。“吊漿”乃是將大米和糯米以不同比例混合,淘洗乾淨以後以清水浸泡,再用石磨磨成極細的粉漿,最後用細棉布袋掛起來陰乾。這樣製作出的粉叫“吊漿粉”。吊漿的祕密在於把水分和米粉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好的吊漿應該是用一斤的米吊出一斤半的吊漿粉。

  包湯圓的時候,要用與體溫相近的溫水,和出的粉團要用輕柔的手勢來搓,均勻包裹住餡心。煮好的湯圓才會滑膩軟糯,如凝脂一般。元宵就沒有這樣細膩的感覺,大粉籮裡用餡心搖出來,表皮要更粗獷一些;有搖得不均勻的,外觀甚至“溝壑縱橫”。不過恰如康德所言,“趣味無爭辯”,也有很多人難以接受湯圓的滑膩,卻迷戀元宵的顆粒感呢。

  宋代的時候,上元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不僅僅因為這一天可以吃“乳糖圓子”——也就是湯圓的前身,還因為元宵之夜是整個新年的盛大終曲,人們可以不分男女老幼地上街賞燈猜謎,看各種藝人耍百戲。在這一夜,男女之“防”可以放鬆一些——不知有多少待字閨中的少女期待在這一天可以在街市裡看風姿綽約的少年,和被少年們看。而“乳糖圓子”這樣甜蜜香豔的食物,更是將此日的綺麗氣氛增添了幾分。

  冬至吃湯圓習俗

  冬至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豐富多彩,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又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或“冬至圓”。據清朝文獻記載,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糰,裡面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