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運動後肌肉痠痛怎麼辦

  千萬別把劇烈運動後肌肉痠痛當成什麼小問題,如果處理不得當的話,小心會引起許多其他問題。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劇烈運動後肌肉痠痛

  肌肉痠痛是正常的生理表現。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專案***的練習後,會產生明顯的肌肉痠痛和不適。而這些症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痠痛症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生。

  許多人蔘加鍛鍊後發現,肌肉痠痛往往不是鍛鍊後即刻出現,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現,持續2-3天后才逐漸緩解。

  如果說,肌肉痠痛是由於運動時乳酸積累所致,那麼,應該在運動時或運動後即刻達到高峰,怎麼會在第二天以後才出現呢?這種肌肉痠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應怎樣減輕或防止呢?

  這種一般在鍛鍊後24小時後出現的肌肉痠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痠痛症”。鍛鍊後24-72小時痠痛達到頂點,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除痠痛外,還有肌肉僵硬,輕者僅有壓疼,重者肌肉腫脹,妨礙活動。任何骨骼肌在激烈運動後均可發生延遲性肌肉痠痛,尤其長距離跑後更易出現。

  長跑者可出現髖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側伸肌和後側屈肌的疼痛,在肌肉遠端和肌腱連線處症狀更顯。

  在炎熱天氣進行極量運動後,除肌肉疼痛外,還可出現脫水、低鈣、低蛋白等症狀。這種肌肉痠痛的確切原因還未完全清楚。

  多數人認為,肌肉的過度使用可造成肌肉痠痛症,其原因為。

  1、肌肉的張力和彈性的急劇增加,可引起肌肉結構成分的物理性損傷。

  2、新陳代謝的增加,代謝廢物對組織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經調節發生改變,使肌肉發生痙攣而致疼。

  應怎樣防止

  1、鍛鍊安排要合理

  經過一段時間鍛鍊後,原先出現的肌肉痠痛症的運動量,就較少出現症狀了。並且表現有特異性。例如下坡運動鍛鍊一段時間後能減輕下坡鍛鍊帶來的肌肉痠痛症。

  2、區域性溫熱和塗擦藥物

  鍛鍊後用溫熱水泡洗可減輕肌肉痠痛。區域性塗擦油劑、糊劑或按摩擦劑也可減輕疼痛。

  3、牽伸肌肉的運動可減輕痠疼

  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緊張肌肉的恢復。這種肌肉牽伸練習也為預防鍛鍊時的拉傷打下基礎。

  4、做好鍛鍊時的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

  準備活動做得充分和整理運動做得合理有助於防止或減輕肌肉痠痛。

  5、適當服用維持肌肉結構的蛋白類營養補劑

  可以減輕症狀,促進恢復。

  其它預防方法

  充足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關鍵。運動者每天應保證8一9個小時的睡眠,使機體處於完全放鬆狀態。

  按摩

  通過按摩不但能促進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轉換,因疲勞引起的神經調節紊亂消失,還可促進血液迴圈,加強區域性血液供應,消除疲勞。按摩時以揉擔為主,交替使用按壓、扣折等手法,按摩可在運動結束後或晚上睡覺前進行。

  整理運動

  劇烈運動後驟然停止,會影響氧的補充和靜脈血迴流,使血壓降低,引起不良反應。因此,運動後應做整理運動,動作緩慢、放鬆,使身體恢復。

  溫水浴

  有刺激血管擴張,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迴圈,消除疲勞的作用。溫水浴的溫度宜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鐘。

  藥物療法

  使用維生素或天然藥物,能有效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加速新陳代謝,補充能量,減少組織耗氧量,改善血液迴圈,補充肌肉營養。目前,常用藥物有維生素b1、b12,維生素c、e、黃芪、刺五加、人蔘、冬蟲夏草和花粉等。

  合理安排膳食

  疲勞時應注意補充能量和維生素,尤其是糖,維生素c及b1,應選吃富有營養和易於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