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什麼是副詞副詞簡介

  語氣副詞“並”是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虛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漢語什麼是副詞,歡迎閱讀。

  漢語什麼是副詞

  副詞***adverb******英語的簡寫為adv.***是一類用以修飾動詞***相當於英語的verb***或加強描繪片語或整個句子的詞,修飾名詞的詞一般為形容詞,又稱限制詞。

  副詞簡介

  ***adverb***是一類用以修飾動詞***相當於英語的verb***或加強描繪片語或整個句子的詞。

  一般而言,中文在一個詞***通常是定語***的後面加“的”接主語或賓語,使定語成形容詞,加“地”使其成副詞,加“得”接狀語表述結果,這是既有的明確語法守則,只是由於“的”、“得”、“地”在普通話裡同音,一般人難以細察,因此,現在一般已經不太常做這種區別了。然而,由於這三個詞在某些漢語族語言裡***比如粵語***有不同的發音,因此,粵人大都能單憑平日的語用習慣,就能精確分辨這三個詞的用法。

  以副詞修飾的句子舉例:

  “一隻非常小的蟲輕易地鑽進了那個洞穴裡”,其中非常和輕易地為副詞,小為形容詞,蟲為主詞,鑽進為動詞,洞穴裡指明前往地點。

  一些提題時所用的詞,像如何、誰、何時、什麼等在某方面也可視為副詞。

  副詞作用

  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時間、頻率、範圍、語氣、程度等。

  a. 表示程度:非常、絕對、極度、十分、最、頂級、太、更、極其、格外、分外、一直、才、總……

  b. 表示範圍:也、都、全部、總體、總共、共、統統、又、僅僅、只、光、一概……

  c. 表示時間、頻率:已經、曾經、早已、剛剛、正、正在、就、就要、將、將要、曾、剛、才、在……

  d.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沒、沒有、不用***甭***、必、必須、必定、準、的確、未、別……

  e. 表示情態、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親自、大肆、肆意……

  F. 表示語氣:難道、決、豈、反正、也許、大約、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

  g. 表示地點:家、這裡、那裡、每一處、樓上樓下、隨時隨地、無處不在、國外,在其他地……

  同一小類的副詞,語義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別還相當大。所以,同類副詞在用法上的差別值得注意:舉例來說,“都、只”都表示範圍,但是“都”表示總括全部,一般是總括它前面的詞語,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後面的詞語的範圍。例如

  “中文***1***、***2***、***3***、***4***班的同學都去了,只有中文***5***班的同學沒去。”

  這一句的“都”所總括的物件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學”,而“只有”所限制的範圍是後面的“中文***5***班的同學”。當然,“都”在疑問句裡也可限制後面的詞語。

  例如:

  在美國這麼些年,你都去過哪些地方?

  你都點了哪些菜?

  即使同樣是總括它前面的詞語,情況也很複雜。比如:

  這些書我都看過了。***“都”總括它前面的“這些書”***

  這本書我們都看過了。***“都”總括它前面的“我們”***

  這些書我們都看過了。***脫離語境是有歧義的,“都”可以同時總括它前面的“這些書”和“我們”,也可以只總括它前面的“這些書”和“我們”中的一項。***

  使用副詞須要注意副詞的語義指向。語義指向的不同,也常常會引起歧義,須要認真分辨。

  比如:副分別會見了兩個工商界團體的代表和當地的一些新聞記者。

  “分別”指向“兩個工商界團體會見”一共是三次,指向“兩個工商界團體的代表和當地的一些新聞記者”,“會見”總共是兩次。當然,在一定的語境中歧義往往可以自行消除。

  同樣是否定“去”,“不去”是說話人就自己的意願說的。“沒去”是說這種行為尚未成為現實。“別去”是對別人的行為進行禁止和勸阻。

  再比如“還”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較項可以隱含。試比較:

  我這支鋼筆還不如那支呢。

  我這支鋼筆更不如那支呢。

  前句是兩項比較***這支和那支***;後句是三項比較,等於說“***你這支鋼筆不如那支***我這支鋼筆〔比你這支〕更不如那支呢。”〔〕中的內容隱含了。“他果然遲到了”和“他居然遲到了”是預設不同,前句的預設是“他會遲到”,後句的預設是“他不會遲到”。

  對副詞的分類,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詞用法很多,如“也、才、就、還……”雖是同一個副詞,也可能屬不同的小類。

  試以“就”為例。

  “我一會兒就去。”,“就”表示事情短期內即將發生,表時間;

  “他就不聽你的,你能怎麼辦?”,“就”表示語氣,相當於“偏”。

  再看“還”:

  “還要怎麼樣”,“還”表示語氣,有“究竟”之意。

  可見,一個副詞究竟表示什麼意思,往往須結合全句語境仔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