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草泡水喝的功效

  金錢草是常見的中藥材,金錢草可以用於泡水喝,那麼,金錢草泡水喝有什麼功效?想知道的朋友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第一:抗炎作用

  專家研究發現,金錢草泡水喝之後,會導致身體中的血管通透性增強,而對於耳朵炎症也有非常不錯的抑制作用,對於多種炎症有著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所以小編建議,在身體中出現炎症的時候,可以將金錢草泡水喝,這對於關節腫痛、面板炎症以及血管流量都有非常不錯的促進作用。

  第二:提高身體免疫功能

  研究還發現,金錢草對於細胞免疫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專家在動物的身上進行了實驗,發現金錢草中所含有的物質會抑制細胞,並且在停止服用的之後十天也都會受到影響,效果類似於環磷醯胺,這兩種物質的合成抑制作用非常的明顯。在身體進行面板抑制之後,服用金錢草排斥反應非常的明顯,如果將金錢草和環磷醯胺一起使用,效果將更加的明顯。

  另外,金錢草對於體液的免疫力也同樣具有抑制作用,小白鼠在服用金錢草之後,身體中更多溶血素生成受到了抑制,並且血清中的含量也是減少了將近一半。除此之外,金錢草對於身體中鉤端螺旋體凝溶抗體也會造成影響,服用之後身體中的吞噬能力以及吞噬細胞的量也會大大的增加,提高身體免疫力。

  第三:排石作用

  眾所周知,還包括了治療肝結石以及膽結石的情況,能夠有效的促進身體中進行排石利尿。實驗表明,金錢草中的一些物質具有預防以及治療腎結石的作用。除此之外,金錢草還會導致輸尿管上部分中的壓力增加,這樣輸尿管的蠕動速度就會加快,這樣排尿量也會相應的增加,這對於輸尿管中所存在的結石具有一定的衝擊以及擠壓的作用,促進結石排出身體之外。

  一般情況下,身體中出現結石的主要成分就是草酸鈣,這種物質不容易水。為金錢草中含有的醇不溶於多糖之中,並且對於草酸鈣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夠有效的抑制身體中出現結石的可能。

  第四:對於血管平滑肌以及血小板的作用

  科學家通過最新的實驗還發現,金錢草中所含有的一些物質能夠很好的鬆弛血管平滑肌,這就導致對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形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金錢草的藥用價值

  別名:神仙對坐草、地蜈蚣、蜈蚣草、銅錢草、野花生、仙人對坐草、四川大金錢草、大金錢草、對坐草、一串錢、臨時救、黃疸草、一面鑼、金錢肺筋草、藤藤側耳根、白側耳根、銅錢花、水側耳根、大連錢草、遍地黃、黃花過路草、龍鱗片、真金草、走遊草、鋪地蓮

  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殺蟲之功。可治急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腎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口腔炎及癰疔療毒、毒蛇咬傷、乳癰、痢疾、瘧疾、肺出血等。

  禁忌人群:凡陰疽諸毒,脾虛洩瀉者,忌搗汁生服。

  適宜人群:適宜黃疸,水腫,膀胱結石,瘧疾,肺癰,咳嗽,吐血,淋濁,帶下,風溼痺痛,小兒疳積,驚癇,癰腫,瘡癬,溼疹患者[3]

  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膽、腎、膀胱經。

  功效主治:金錢草是一種常見植物,而且是一種中藥材,主要功效可預防結石和利膽排石,可以說對結石有非常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清利溼熱、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主治肝膽及泌尿繫結石;熱淋、腎炎水腫、溼熱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4]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鮮品加倍;或搗汁飲。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用藥注意:據報道[《四川中醫》1983,***3***:40],外用該品引起接觸性皮炎12例,均系風溼性關節炎、肩周炎患者,用鮮品煎水薰洗所致。

  用藥配伍:用於肝膽結石及尿路結石、熱淋、黃疸。金錢草有良好的利溼退黃及排石通淋作用,治肝膽結石及黃疸,可單用該品煎湯代茶飲,或配伍茵陳、鬱金、大黃等以增強清利肝膽及排石作用。

  治石淋、熱淋亦可單用取效或與海金沙、雞內金、石韋等同用,以增強清下焦溼熱、通淋排石之功;石淋兼有腎虛見症者,可與補腎之桑寄生、胡桃仁等配伍應用。

  用於瘡毒癰腫、乳癰、火丹、毒蛇咬傷及跌打損傷。金錢草有解毒散瘀、消腫止痛的功交。常用鮮品內服或外敷,可單用鮮草搗汁飲,或搗敷患處,亦可與野菊花、蒲公英、萬年青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作用。

  此外,金錢草用於水腫、臌脹,內服、外敷均有利尿消腫之功,用於肺熱咳嗽、小兒高熱,是取其清熱解毒作用。

  金錢草的鑑別方法

  【藥材來源鑑定】本品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乾燥全草。此草莖細長而平臥,常橫穿過山間、田野的小路,葉片近圓形,老時呈黃色,形似金錢,故名過路黃,又名金錢草。

  【藥材歷史考證】金錢草,原名神仙對坐草。《本草綱目拾遺》引《百草鏡》雲:“此草清明時發苗,高尺許,生山隰陰處,葉似鵝腸草,對節,立夏時開小花。”《本草綱目拾遺》曰:“神仙對坐草,一名蜈蚣草。山中道旁皆有之。蔓生,兩葉相對,青圓似佛耳草,夏開小黃花,每節間有二朵,故名。”並謂其可治療“黃疸初起,又治虛黃。”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金錢草相符。至今江蘇、浙江一帶民間醫生仍稱之為神仙對坐草。

  【植物形態鑑定】多年生草本。莖柔弱,平臥延伸,長20~60cm,無毛或有疏毛,中部節間長1.5~10cm,下部節間較短而具不定根。葉對生,葉柄長1~4cm;葉片卵形或腎圓形,長1.5~8cm,寬1~6cm,頂端鈍尖或鈍形,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均有黑色腺條,無毛或微具短柔毛,主脈1在葉背面隆起。花成對腋生,花梗長1~5cm;花萼5深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mm,通常綠色,外面有黑色腺條;花冠黃色,5深裂,裂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約1cm,先端尖,有明顯的黑色腺條;雄蕊5,與花瓣對生,花絲不等長,上部分離,基部聯合成筒狀;花柱單一,圓柱狀,柱頭圓形,子房上位,卵圓形,1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數。蒴果球形,有黑色短腺條。花期5~7月,果期7~10月。

  【藥材性狀鑑定】本品常纏結成團,無毛或被疏柔毛。莖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紅色,有縱紋,下部莖節上有時具鬚根,斷面實心。葉對生,多皺縮,展平後呈寬卵形或心形,長1~4cm,寬1~5cm,基部微凹,全緣;上表麵灰綠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較淺,主脈明顯突起,用水浸後,對光透視可見黑色或褐色條紋;葉柄長1~4cm。有的帶花,花黃色,單生葉腋,具長梗。蒴果球形。氣微,味淡。

  【藥材顯微鑑定】莖橫切面: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有時可見腺毛,頭部單細胞,柄1~2細胞。皮層寬廣,細胞中有時含紅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圍分泌細胞5~10個,內含紅棕色塊狀分泌物。內皮層明顯。中柱鞘纖維斷續排列成環,壁微木化。韌皮部狹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連線成環。髓常成空腔。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葉表面觀:腺毛紅棕色,頭部單細胞,類圓形,直徑約25μm;柄單細胞。分泌道散在於葉肉組織內,直徑約45μm,含紅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莖、葉表面可見非腺毛,1~17細胞,平直或彎曲,有的細胞呈縊縮狀,長59~1070μm,基部直徑13~53μm,表面可見細條紋,胞腔內含黃棕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