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教育教學隨筆範文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影響深廣。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第一篇】

  從生活中寫起,從細微處入手

  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當然離不開作文教學,不過我的作文教學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很突出的指導,一般以學生自己寫為主,然後從生活中,從細微中著手,讓孩子們樂於表達,樂於寫作,我常對孩子們說:“我們的作文寫下來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只是為自己的成長留下一點記憶,等我們稍大一點,拿出它來讀時,會覺得自己那時候多有趣,達到這一目的就好了。當然如果有寫得好的,與同學與老師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著這一思想,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學生自由寫、多寫為主。 讓他們每天寫日記,記下當天最有趣的事,有則長,無則短。每天選出幾篇較好的,讀給孩子們聽聽,有時會把孩子們的作文收集彙編成冊,在班級中傳看。他們聽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學寫進了作文那是一種幸福。那麼寫作的興趣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抓住各種機會滲透寫作方法 剛開始要求寫日記時,每天放學,我會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今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說說聊聊,一方面幫助孩子們回憶,也拉近自己對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對當天發生的事進行一個梳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可以寫些什麼。 經常給孩子們讀到一些好文章,我們會共同探討哪些地方讓你感動了,他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它給了你什麼啟發。如果我們碰到這樣的事,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說呢。這都是我在給孩子們創造的一些機會。 其實這樣滲透,對小學生們來說暫時是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用處的,可是我想,如果長來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學習方法,寫作技巧,對提高孩子們的習作興趣,習作能力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三、關於評價 一般來說我對孩子們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勵為主,發現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會加以表揚,所以我讀的作文有時只讀一句,有時會讀一段,當然全篇好的,我絕不會吝嗇時間,通篇全讀,以此來調動孩子們的習作興趣。 總之,我覺得作文我們在定位時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只說是寫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時再注意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多寫,老師多鼓勵,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作文的。

  【第二篇】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影響深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大都把聽、說、讀作為訓練的重點,習慣於動口不動手 ,比較重視讓學生讀書、思考、議論,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書,積極地思考,熱烈地討論,卻很少讓學生在課上寫。課堂上學生讀、思、議,整節課顯得熱鬧非凡。語文的知識點多,字、詞、句、段、篇,樣樣都不能忽略,課堂上學生動筆的機會很少,主要是怕耽誤時間。學生偶爾動動手,也只是寫寫筆記,打打符號,造成學生“眼高手低”。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想一想說一說好象都會,寫起來卻感覺吃力。這樣一來,造成成績測試中閱讀題普遍失分較多。

  在語文課上,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讓學生寫。讓學生準備一個可以“隨便寫、隨便畫”的本子。讓學生隨意性地“亂寫”。記生字時,讓他們把易錯的字寫寫,多少不限;課文中有些不易講解的詞句,用筆畫一畫,教師講十句不如學生畫一畫印象深刻。教師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用最簡短的句子寫出來,老師巡視檢查,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閱讀教學中,課前預習要質疑,有些問題可以用問號表示,就直接標在書上,有些問題無法用問號標出的,可以寫在本上;結束一篇課文的學習後,可以寫出自己的收穫,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寫下來,通過各種方式解決。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有疑而問”,養成隨時留意問題的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的是,閱讀課上的寫,絕不能等同練筆。一方面它形式自由,學生完成時,只要自己認識,能描述出來,用符號替代,用詞串聯,寫關鍵字,都可以。另一方面,它的內容不受限制,凡是能培養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都可以寫。但要避免寫的內容過多,老師讓學生寫的內容必須經過仔細推敲,要以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不能什麼都寫,要有目的,有計劃。

  語文課堂上學生動口又動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地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地提高。同時,還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的主動性,既強化綜合訓練,又促進學生讀、寫、思的有機結合。

  【第三篇】

  新的一輪模式探討課結束了,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成了老師們共同探討的課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幾點不太成熟的看法: 1、目標要明確。在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時,我們必須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學生自主與教師引導的關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視教師的引導、組織與幫助,小組的合作學習會變得十分盲目,並呈現散漫的狀態,不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建立與學習能力的形成。二是語文基礎訓練與人文素養髮展的關係。關注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不能忽視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沒有堅實的聽、說、讀、寫的基礎,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也不會有更高的發展。因此,在制定小組學習目標時,教師要根據課程計劃的要求與學生學習的實際,科學地制定語文基礎訓練目標與自主合作學習的目標。 合作學習的目標與要求不能定得過多過高。過多,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完成任務;過高,學生達不到學習要求。 2、內容可自主選擇。“自主選擇”具有鮮明的自主性和開放性,這種學習形式有利於培養學生持續學習的興趣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或共同選擇喜歡學習的內容,然後在小組裡互相學習交流。如教學《假如沒有灰塵》一課,由於本課的4、5、6自然段語言結構形式基本相同,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在初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意後,不必按順序從開始講讀到最後,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其中的一節,按一定的學習目標自學後再在小組裡交流。 3、時機要善於把握。要使合作學習取得最大的效益,善於把握小組學習的時機非常重要。就拿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說,不是所有的問題讓小組討論學習都有最好的效果。討論的問題過於簡單,激不起學生討論的興趣與熱情;討論的問題難度過大,大多數學生參與不了。一般來說,下列情形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好時機:第一,當學生提出的問題處於模糊、似是而非時,要組織小組討論或辯論。第二,當問題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時,要組織小組討論。第三,對知識的查漏補缺,小組學習更有效。 4、效果要全面評價。評價是合作學習的導向。教師應深入到學生中去,聽取學生的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他們提供一些指導性的幫助。這樣,才能及時、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全面評價打下基礎。評價的形式可以是教師對學生的及時反饋性評價、小組內學生的互相評價、小組之間的評價等。

  【第四篇】

  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肖老師的講座,雖然只是一部分,時間也短,但他獨特的語言魅力,含蘊豐厚、深刻獨到的見解,給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記憶。之後我又自己找了一些他的資料看了看,感觸頗深。 一、對於幸福的詮釋 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擁有幸福感?肖博士認為幸福人生需要“四個有”:首先是心中有盼頭。就是心中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師能夠不斷去喚醒學生對於未來的憧憬與嚮往,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有美好的期待和美好的渴望去成長,能夠不斷強化他們的自我評價,強化他們的自尊與自信。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可做,意味著社會需要你,有實現人生的價值的機會。“職業”一詞在西方的英語中有宗教的背景,是“上帝的召喚”的意思,所以愛崗尊教是一種信仰的表現。第三是身邊有親友。人是社會的動物,有歸屬的需要,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接納、認可。因此我們要思考怎樣使得學校成為溫暖的家,我們怎樣去支援別人,欣賞別人,使我們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第四個有是家中有積蓄。經濟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們經常說富貴吉祥,首先是“富”然後才是“貴”。當我們在經濟上富有的時候,就會顯得大氣,不會過分地斤斤計較,不會過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所以,我們要向貧窮宣戰,建設一個富裕的社會。因為讓所有的人都富裕起來,也是好社會的追求目標和重要特徵。 日常生活中,因為工作的瑣碎、因為任務的繁重、因為收入的低微等等原因讓大部分身為教師的同行對自己的工作頗多怨言,幸福指數很低。肖教授從影響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三個緯度出發,以決定幸福感的心態為重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一個個精彩生動的比喻,一個個充滿哲理、閃爍智慧的故事把講座一次次推向高潮。是呀,境由心生,環境是由你的態度生長出來的,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思想就是你的處境。世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痛苦與快樂,成就與失敗,寬容與緊迫,其實全在於我們怎麼看。因為我們是通過自己的觀點去看世界,所以態度決定一切。多麼睿智的見解呀,它宛若一碗心靈的雞湯,讓迷茫的我重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它讓我明白了該以怎樣的態度去工作,去生活。接下來的日子,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心態,用積極的心態悅納自我,用積極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努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二、教師要真實教育 引用肖川教授的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既然教育是讓不完美的人去追求完美,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做到完美,教育的完美,需要教育回到真實中去,讓課堂真實,使學生更富有真實情趣。如何才能做到教育真實呢?就要明明白白教書,追求課堂的實效性。語文教學要回歸本真,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追求課堂的實效性,要做到實效,課堂就得有效。有效教學是師生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最優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獲得整合、協調、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有效課堂要做到的五點:教學目標有實效;教學交往有實效;教學知識處理有實效;課堂管理有實效;教學時間安排有實效。課堂要真正的落實這五點,課堂才真正做到有效。 讓更多的人成為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成為我們全社會努力追求的一個目標。“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命運的改變就不僅僅是那些作為弱勢群體的人們個人的事情,改變的將是整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改變的將是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品質。我們更有理由相信,用良好教育成就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溫暖的、我們夢寐以求的陽光普照開滿鮮花的未來。

  【第五篇】

  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沒有把握住語文課的特點,把語文課上得不倫不類。比如,把《偉大的友誼》上成了政治課;把《把七顆鑽石》上成了思想品德課;把《蝙蝠和雷達》上成了科學課。這樣的老師很多,有的還是全國著名的教師。他們在全國各地上示範課,一些教育類學術報刊上還發表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一些出版社還為這些教師出集子。其實,這些人根本沒弄明白,語文的本質,不知道語文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還有一種現象也比較普遍,過於偏重分析課文的內容。這些教師把課文內容挖掘得特別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頭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沒什麼提高。比如教《第一場雪》把課文沒寫出的內容也分析透了。

  近兩年,又出現了一種現象,用多媒體取代了語言文字。多媒體的確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手段。但只能是輔助,不能取代,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如果把課文的內容都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學生還學什麼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怎麼能培養?語文課就得讓孩子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來感悟,來品味。學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的。

  在能力培養方面,也存在重理解能力培養,輕其他能力培養的問題。雖然,閱讀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閱讀能力的全部,還有記憶力,閱讀速度等等。人們普遍忽視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隨著社會的發展,閱讀速度對一個人越來越重要,網際網路的出現,人們得到資訊比原來便捷得多,資訊量也大得多。這樣,就對人們的閱讀速度要求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問題,語文需要積累。而很多教師只注重理解,而忽視了積累。

  各科教學都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也不例外。這一點,很多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些現象看上去是表面的問題,其實,每一種現象背後都有深層次的教育理論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得知道,語文是什麼。語文課的任務是什麼。當然,對語文字質的認識,有一些爭議,但都只是有不同的側重,都承認語文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強的思想性,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