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鍼灸有什麼好處

  鍼灸臨床,除了辨證方法外,還需辨經,這就是鍼灸治病獨特之處。鍼灸臨床,除了傳統的辨證外,還得辨清屬哪一條經及其表裡屬絡關係,只有辨證清楚,辨經明確,刺穴有方,才能有效的治療疾病。小編精心收集了肚臍鍼灸的好處,供大家欣賞學習!

  肚臍周圍扎針灸的作用

  1、肚臍周圍扎針灸能祛邪治病

  臍,俗稱肚臍眼。以現代醫學的觀點看,“臍”只是初生兒臍帶脫落後遺留下的一個瘢痕組織;但中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於神闕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2、肚臍周圍扎針灸能扶正祛病、益壽延年

  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於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3、鍼灸肚臍眼能利水消腫

  鍼灸肚臍眼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 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4、鍼灸肚臍眼能調理衝任,溫補下元

  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衝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藥物溫臍可以調理衝任,理 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5、鍼灸肚臍眼能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臍灸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 。臨床常用於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洩、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扎針灸的方法

  1、毫針刺法

  所謂毫針刺法,指的就是通過鍼灸所特有的毫針,刺入特定的穴位進行治療,達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2、其他刺法

  鍼灸的刺法除了毫針之外還有其他的很多刺法,例如常見的火針刺法、芒針刺法、三稜針刺法等等。

  3、拔罐法

  拔罐法從古時候開始就已經有了,不僅效果驚人,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拔罐法主要是排除拔罐中含有的空氣,並且讓他形成負壓,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析出、治療疾病了。

  4、梅花針療法

  梅花針療法並不是說使用形狀似梅花的針來進行鍼灸,而是指用五根或者七根的針來進行鍼灸。

  5、艾灸

  艾灸是鍼灸方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艾灸的方法也是很多的,常見的就有艾條灸、溫鍼灸和艾條灸等等。其中艾條灸就有三種方法,分別是溫和灸、雀啄灸和熨熱灸,往下仍有分支。艾灸的治療方法和其他的鍼灸方法應該分別出來,但是他們目的都是統一的,那就是治病救人。

  扎針灸的注意事項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儘量採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崑崙、至陰等禁止鍼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4、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5、面板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刺對某些病症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並非萬能,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情況及時採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於病人,也可充分發揮鍼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