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汽車視野盲區

  開車的人都知道,汽車有視野盲區,如何避開這些盲區是一件挺讓人頭疼的事。由於盲區的存在,極易造成駕駛者的判斷以至操作失誤。那你知道該怎麼避免汽車視野盲區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教你,希望能幫到你。

  車外“移動”的視線盲區

  場景一

  城市裡的車輛保有量日益增多,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各種各樣的高架路橋應運而生,但也為駕駛者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因為支撐橋面需要建無數個橋墩。當你走在緊挨橋墩的車道時,這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可怕的盲區。你有想過,橋墩後面會突然跑出一個行人來嗎?

  支招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儘量不要走在最靠近橋墩一側的車道,儘管那條車道往往是最為通暢的。特別留意橋墩附近的路況,如需左拐或者掉頭,那也得注意控制車速,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並與前車保持足夠距離,以防前車突然急剎造成追尾。

  場景二

  相信每位司機都試過在等紅綠燈時,在車前面的各種大貨車、公交車,接近3米高的車身,令尾隨它的小轎車司機根本看不到頭上的紅綠燈。不少公交車司機對紅綠燈變換頻率瞭如指掌,通常都能在紅燈亮起前的瞬間順利衝關,但往往尾隨它的小車就不走運了,走出一段距離才發現闖了紅燈。

  支招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接近路口時,與前面大客車保持足夠距離,儘量保證能清晰看到前方交通指示燈或者其他輔助交通指示燈。如果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需堅持“寧慢一分,不搶一秒”的原則,降低車速,看清楚燈號之後再安全通過。

  場景三

  想必你也試過,當你安分守己地在紅燈亮起時停在斑馬線前,在你的兩側車道上停了一臺公交車。這時候你要注意了,大客車寬大的車身就像兩堵牆,導致小轎車駕駛員根本無法瞭解此時斑馬線上的情況,從而產生了盲區。很多行人往往在人行道綠燈即將結束時,都還會做最後“衝刺”。公交車往往起步較慢,所以綠燈亮起時,如果你第一個搶先起步,那麼事故是很難避免了。

  支招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兩側的大車先起步。緩慢地移動車身已經通過了斑馬線之後,你再加油起步。

  場景四

  當車輛爬行在陡峭的山坡,車輛到了最高點的時候,此時駕駛員的視線都會離開路面,造成視線盲區,假如沒有對迎面而來的車輛作出避讓,往往會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

  支招

  爬行在陡峭的山坡時,車輛儘量靠外側行駛,當視線離開路面時,需要鳴喇叭,引起來車注意。

  車內“固定”的視線盲區

  為了更好減少車輛在行駛中產生的盲區,每位駕駛者在坐進駕駛席之後,必須調節好內外後視鏡的角度、座椅與方向盤的位置。可以自然握住轉向盤前段,手腕能自由地彎曲,活動自由。腿部要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用腳踩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或油門時不費力,身體不必前傾。

  注:由於不同車型的情況不一樣,因此下面中所提到的資料僅以所使用的車為準。

  前盲區

  造成汽車前方盲區有幾方面的因素,車身高度、座椅的高度、車頭的長度、駕駛人的身材等都有關係,如果沒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區的距離,是很容易發生追尾事件的。

  支招

  儘可能與前車或者障礙物保持足夠的距離,熟悉前盲區的距離大小,控制車輛,開車坐姿要正常,不要東倒西歪。

  後盲區

  車輛後面的盲區是指從後車門開始向外側展開有大約30度的區域在反光鏡的視界以外,通俗的說法是如果後車的車頭在前車的後車門附近時,前車的反光鏡裡是看不見有車的,如果不注意的話,極易發生刮蹭和追尾事故,這個盲區比前面的A柱盲區的危險性更大些。

  支招

  據上圖對後盲區測試,雷達探測的距離為1.2米,後視鏡盲區距離為3.9米,存在了2.7米的視野盲區,所以開動車輛前先養成檢查車尾是否有障礙物的習慣,用緩慢的速度倒車,如果有旁人,可以讓旁人協助儘可能與者障礙物保持足夠的距離,熟悉後盲區的距離大小,控制車輛。

  車底盲區

  車底的盲區是車內視線根本無法看到的區域,同時各種各樣的雷達都無法探測到,這往往會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假如有小朋友或者小貓狗在車底玩耍,不注意就會釀成慘劇。

  支招

  當你進入駕駛艙前,要養成圍車觀察一圈車輛周圍與車底的習慣,啟動車輛時,按幾下喇叭再前進。

  外後視鏡盲區

  後視鏡並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資訊,因為後視鏡的視覺區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盲區,右邊的後視鏡盲區很多人都知道,左側後視鏡的盲區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尤其從輔路上主路,從左後視鏡沒看到車輛,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內側車道,是很容易與正在最內側車道狂飆的車輛發生碰撞。

  支招

  當車輛需要變線或者拐彎時,需提前打轉向燈保證安全,由於當時車身與車道形成一個角度,左後視鏡的視野也相應偏轉了一個角度,剛好看不到較近的最內側車道情況,所以每次大角度併線時總要轉頭仔仔細細看上一眼,慢速偏轉,也可以選擇在車內後視鏡上加裝一塊大視野的輔助鏡,這些方法都能儘量減少盲區的出現 。

  A柱盲區

  A柱的設計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它遮擋駕駛員視線的角度問題,二是A柱的剛度問題。既要保持A柱的剛度,又要減少對駕駛者的視線遮擋程度,這個矛盾在設計中很難達到平衡,因此出現視野盲區也是不可避免的。

  支招

  從數學原理來講,車輛在運動中,A柱盲區是忽略不計的,停車或者啟動前的時候是最大的,不過停車和啟動時,應該車前車後都照顧一下,視野盲區也有效地縮小,駕駛車輛時,通過前後移動身體,避開A柱遮擋的盲區,尤其在拐彎的時候,必須提前觀察前方的路面情況。

  B柱盲區

  B柱的盲區主要是在車輛的右側,當車輛在行使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側時,B柱會遮擋視線,有可能與右側正常行使的車輛發生碰撞。

  支招

  儘量避免大角度偏轉,倘若一定要大角度拐彎時,必須經過二到三次觀察車的右側路況,保證安全時緩慢移動。

  玻璃上的深色膜

  大部分車主購買新車都會選擇加裝防爆膜,尤其加裝一些顏色較深的膜,因為大部分人認為顏色深的膜隔熱與防紫外線都比較好,但是往往這些顏色深的膜會造成視覺的盲區,在晚上行車,玻璃上顏色深的膜會影響車輛兩側的視覺清晰度。

  支招

  首先並非顏色深的膜,隔熱與防紫外線都比較好,只要是看膜的材料,建議車主選用顏色較淺的膜,視線不清晰時,可以開啟車窗。

  警惕視野盲區就是在在視力範圍內,因物體障礙而看不到的地方。在公路交通事故中,有一部分是駕車者與行人不警惕視野死角而相互發生碰撞的。而在一些低等級的公路上,由於山丘、建築物、公路急彎***兩旁有樹林***以及車輛停放或慢行等等,構成的視野死角很多,望駕車司機及行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