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坐火車回家的回憶故事隨筆

  編者按:列車停了,我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吸著家鄉的空氣,好久沒聽過這麼多家鄉話的聲音了。當務之急給家裡報個平安:“我下火車了。”心想:這次回家,我當然就賴著不走了。

  回家

  寒冷的冬季,我卻在回憶那年夏天的片段。大多數背井離鄉的人們歸心似箭。當我們知道漂泊即將結束,而旅程的終點恰恰是我們朝思暮想的家鄉時,心中那一份歸鄉的堅定卻瞬間動搖了。

  那一年我大學畢業,終於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羈旅生活。因為前一天晚上喝了不少酒,我躺在床上一天,什麼都沒做。終於,鬧鐘響了,時間到了,該回家了。我帶上早已收拾好的行李,最後看了眼住了四年的寢室,鎖上門,悄悄地走了。

  樓道里靜悄悄的,畢竟很多人已經回家了。我獨自漫步在校園,享受著我最後身為學生的時光。天色已暗,冷清的只是大四的宿舍樓,這個學校還是像我剛來時那般熱鬧。

  四年前開始,每次寒暑假我為了回家可謂 “不擇手段”。幾乎每次我都是我們宿舍回家最早的,一般上午考試,下午我就回家;下午考試,晚上我就回家;而晚上考試,我轉天一早回家,從不耽誤,除了這最後一次。這一次,我選擇最後一個走,但耗不過已經考上研而在假期留在老師身邊做科研的高材生,也耗不過留在這座城市裡工作並開始奮鬥的逐夢者。這一次,回家的道路格外漫長。

  我走的很慢,想多看一眼學校的角落。我時而駐足,聆聽著南來北往的嬉笑怒罵聲。我心裡總是擔心因為一時貪婪,趕不上回家的火車。但每次看錶,發現時間還早。短短四年,我竟與這裡產生了獨特的感情,在嫌棄的深處留有一絲依依不捨。

  車窗外的景物隨著時間不停變換,月光在城市的燈光下竟然顯得暗淡。城市的夜景都是相似的,燈火闌珊,人群聚散,而每一個城市都有獨特的地方,只有深愛著城市的人才會發現。我想多看一眼這裡,讓大腦中儘可能留下這裡的痕跡。城市也開始歡送我,窗外走馬燈般的景色,不容我窺探她的內心獨特。多想車開慢一點,多想時間流逝的慢一點。

  萬萬沒想到,他們在車站等我很久了。本想獨自偷偷回家,變成了一場送別。該說的話過去都說了,最後一面卻不知該說什麼。簡單寒暄了幾句,我繼續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朋友們卻還保持著四年前和家的距離。多虧了晚上,沒有人留意到我眼角閃爍的淚光,多虧了他們已經走遠,沒有人注意到我不斷拭去的淚水。四年前,我以為我會滿心歡喜、毫不猶豫的回家,誰曾想四年後不願這最後的時刻溜走。本以為回家就可以解脫,路上卻格外煎熬。

  列車啟動了,我也困了,睡著了。一覺醒來,我也該到家了。最遠的這段路,列車上歷時18個小時,卻在睡夢中度過了。顯得有些簡單,感覺有些失落。回家、返校這麼多次,從沒好好欣賞這由南到北的景色,這最後一次竟然又被我忽略了。

  列車停了,我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吸著家鄉的空氣,好久沒聽過這麼多家鄉話的聲音了。當務之急給家裡報個平安:“我下火車了。”心想:這次回家,我當然就賴著不走了。

  作者:王崇熙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