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5篇***2***

  古代寓言故事篇4:曹衝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趴在曹操耳邊,嘰嘰喳喳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古代寓言故事篇5:以愚困智

  北宋時,有個叫徐鉉的人以博學多才聞名於世。

  一次,江南選派徐鉉進京納貢。按照慣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中眾人都因沒有徐鉉的學問大,怕被他恥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實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請宋太祖定奪。

  宋太祖深知徐鉉的學問和為人,便傳旨要求呈上一份不識字的殿侍名單。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單,用筆隨便一點,說:“此人可以。”眾大臣頗感驚訝,皇上怎麼會派一個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滿腹經綸的徐鉉呢?

  被點名的殿侍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就被糊里糊塗地派到了江南。

  當這位殿侍陪伴徐鉉上路後,從渡江開始,徐鉉便妙語連珠、語驚四座,令同船的人歎服不已,惟獨陪同他的這位殿侍默不作聲,除了點頭應是,其他的時候一言不發。

  徐鉉好生奇怪,不知這人學問深淺,便饒有興致地與他攀談,賣弄自己的學問,滿以為這樣會使對方感到自慚形穢。

  誰知殿侍仍舊點頭稱是,既不發表意見,也不回答問題。

  這樣一連幾天,徐鉉深感沒趣,傲氣漸失,只好乖乖地隨殿侍來到京城。

  故事的哲理

  是領導都愛才。可如何駕馭那些恃才傲物的人?是嘔心瀝血找到一位比他更有才氣的人去降服,然後惡性迴圈嗎?其實,運用相生相剋的反向思維,懂得組合特質完全不同的人,往往是解決問題並且一舉多得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