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肝炎偏方和食療法有哪些

  哪些偏方能治療慢性肝炎?治療慢性肝炎的偏方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醫治療慢性肝炎的偏方。

  中醫治療慢性肝炎的偏方

  治療慢性肝炎偏方一

  【辨證】脾虛溼阻。

  【治法】健脾化溼,理氣降濁。

  【方名】肝炎Ⅲ號沖劑。

  【組成】藿香10克,佩蘭10克,蒼朮10克,厚朴6克,橘皮5克,枳殼10克,大腹皮10克,木香6克,茵陳15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製成沖劑,每袋15克,每服半袋,每日2次。

  【出處】常玉英方。

  治療慢性肝炎偏方二

  【辨證】肝鬱脾虛,氣滯血瘀,溼熱未清。

  【治法】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佐以清熱利溼。

  【方名】益肝湯。

  【組成】黨蔘12克,炒白朮10克,炒蒼朮10克,藿香10克,茵陳15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澤蘭15克,生牡蠣15克,王不留行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關幼波方。

  慢性肝炎的食療偏方

  一、靈芝紅棗烏雞煲

  食材:靈芝30克,紅棗50克,烏骨雞1只,蔥適量

  調味料:鹽、雞粉

  做法:

  1、先將紅棗、靈芝放清水中浸泡半天,靈芝泡好後煎汁備用,烏骨雞清理乾淨後放沸水汆湯,去血水備用;

  2、取瓦罐,倒入靈芝汁、紅棗、烏骨雞,加適量鹽,先用小火煲2小時;

  3、加蔥、雞粉,中火煮3分鐘即可食用。

  食療功效:中醫認為,靈芝性溫、味淡,具有滋養強壯的作用,可調節神經,改善心血管功能,促進機體代謝等功效,用於心肌炎、肝炎、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二、排骨魷魚湯

  食材:排骨300克,魷魚500克,花生200克,紅棗10顆,蔥花、姜適量

  調味料:鹽

  做法:

  1、花生放入清水中浸泡40分鐘,紅棗去核洗淨,排骨多塊洗淨備用,魷魚撕去外衣和內臟洗淨備用;

  2、排骨、魷魚分別放入沸水中汆燙5分鐘,撈出備用,魷魚取出後還要再洗一次;

  3、鍋開火,倒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放入排骨、魷魚、花生、紅棗、姜,先燒滾後改小火煲1小時半,然後撒蔥花、加鹽調味即可。

  食療功效:魷魚中含有一種牛黃酸,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成人病,緩解疲勞、恢復視力、改善肝臟功能。

  三、什錦蛋花湯

  食材:水發木耳、黃瓜、胡蘿蔔各50克,雞蛋1個

  調味料:味精、鹽、香油、水澱粉適量

  做法:

  1、黃瓜、胡蘿蔔洗淨後切薄片,木耳去蒂洗淨,用手撕小塊備用,雞蛋打入碗中,打勻備用

  2、鍋加水燒熱後,放入黃瓜片、胡蘿蔔片、木耳,加適量鹽、味精;

  3、食材都煮熟後,用水澱粉勾薄芡,將蛋液倒入鍋中,再吃煮沸後,淋入香油即可。

  食療功效:雞蛋中的蛋白質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常吃雞蛋,對慢性肝炎患者來說,具有很強的食療功效,可緩解疾病造成的不適。

  四、泥鰍湯

  食材:泥鰍100克

  調味料:鹽

  做法:

  1、用淡鹽水洗去泥鰍的黏液,清理乾淨後備用;

  2、鍋加油燒熱,放入泥鰍,煎至金黃色的時候倒入1碗清湯,用小火煮至半碗湯時,加鹽調味即可。

  食療功效:中醫認為,泥鰍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脾胃、暖中益氣、解毒消炎、利小便的作用,對慢性肝炎也有很好的食療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