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金髮放儀式領導講話

  高校助學金制度是指為使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或準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促進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由國家建立的對大學生或準大學生進行無償性經費幫助的資助制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愛心企業家,同志們、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在這個碩果飄香、收穫希望的美好季節裡,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xx縣20xx年“圓夢”助學金和“金秋”助學金髮放儀式,為我縣即將邁入高等院校的293名品學兼優、家庭困難大學生髮放助學金,這是我縣群團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決策部署、積極響應縣政府號召的具體體現,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落實三嚴三實要求、縱深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際行動。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多年來奉獻愛心、傾注真情、關心支援我縣希望工程事業的各位愛心企業家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家貧志堅、品學兼優、夢想成真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良好的祝願!

  開展“圓夢”和“金秋”助學活動,旨在通過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慷慨解囊、為家庭困難學生獻上一份愛心、為社會傳遞一份真情、為教育盡一份綿薄之力,其意義不僅是簡單的救助、幫扶,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弘揚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倡導全民重視教育、支援教育的時代風尚。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團縣委和縣總工會不斷創新工作載體,豐富助學形式,幫助解決了一大批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子女上學費用不足的問題,取得了明顯的工作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從20xx年開展“金秋”助學、20xx年開展“圓夢”助學活動以來,團縣委和總工會累計籌資586.9萬元,資助2511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繼續學業,圓了求學夢。特別是在今年的“圓夢”助學和“金秋”助學活動中,團縣委與縣總工會密切協作,廣大愛心企業家慷慨解囊、傾情相助,共募集助學金118.1萬元,對338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給予資助。這一行動已成為服務全縣廣大青少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實事工程,各界人士奉獻社會、弘揚新風的愛心工程,寒門學子立志成才、報效社會的教育工程。對團縣委和縣總工會的工作,縣委、縣政府是十分滿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藉此機會,我向大家提三點希望和要求:

  第一,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援扶貧助學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幫扶貧困學生的工作格局。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從堅持服務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開展助學活動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大力支援助學活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把這項造福社會、成就未來的工作抓好。要以幫助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子女上得起大學為目標,多方籌集資金,認真搞好調查摸底,嚴格資助標準,嚴把稽核關口,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做好跟蹤幫扶,真正把資助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子女上學的工作做細、做紮實。要大力宣傳助學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成果,廣泛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關愛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子女,讓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片愛心,積極參與到助學幫扶活動中來。

  第二,受助學生要學會感恩,立志成才,將來回報社會。大學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里程,也是實現理想抱負、價值追求的重要階段。今天受到資助的同學,雖然家庭生活比較困難,但都積極進取、勤奮好學,渴求繼續完成學業。各所高校即將陸續開學,精彩的人生舞臺即將為你們開啟,希望你們做一個信念堅定的人,樹立遠大抱負,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克服求學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圓滿完成學業,為父母爭光、為家鄉爭光。希望你們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學好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增長新才幹,成為品行優良、學業精深的有用人才。希望你們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把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社會各界的真心關愛,轉化為立志成才、感恩社會的強大動力,畢業以後回報社會、建設家鄉。

  第三,要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建立健全幫扶救助工作的長效機制。“圓夢”助學和“金秋”助學是一項事關民計民生、惠及子孫後代的德政工程,全縣各級群團組織要立足實際,繼續認真做好幫扶救助工作,盡最大努力為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子女上學排憂解難。要積極爭取各鄉鎮、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援,儘可能多地資助貧困生。要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吸收社會資金助學,不斷創新助學載體,完善助學措施,健全助學網路,通過開展愛心捐助活動、建立覆蓋各學齡段的助學幫扶體系,進一步擴大助學範圍,提高助學活動的影響力,在全社會形成幫困助學的良好局面。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點滴愛心能夠匯聚愛的海洋,一份真情能夠點燃無限的希望。

  篇2

  各位領導、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特困家庭大學生助學金髮放儀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百忙之中專程來參加這次助學活動的州委金碩仁副書記及為本次助學活動提供大力支援的州紅十字會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紅十字事業是一項崇高而神聖的社會公益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注民生問題的一個載體。近幾年,我市紅十字會通過實施“博愛助學”品牌工程,資助了大量因家庭生活困難面臨輟學的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特別是對考入大學而承擔不起高額學雜費的困難新生給予一次性大額資助,有效地解決了困難學生的上學難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今年,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州紅十字會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無償捐助了20萬元助學金。這既是對受助學生的鼓勵和幫助,也是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是體現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

  同學們,希望你們能夠加倍珍惜這來之不容的幸福,積極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刻苦學習,努力拼搏,自強不息,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回饋社會,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最後,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出席今天活動的各位領導***特別是金書記***表示感謝;祝願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謝謝!

  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海門市慈善基金會資助貧困高中學生助學款發放儀式”,為許多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同學提供資助,這是一件有益於個人、有益於家庭、有益於教育的大好事。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冠今中學向獲得助學金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同時也代表受捐助的孩子們感謝市委市政府領導關心,感謝民政局和教育局、海門市慈善基金會對孩子們的關愛!

  慈善助學是一項充滿愛心的社會公益行為,它不僅能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而且弘揚了一種無私奉獻、助弱濟困的良好道德風尚。我們冠今中學雖然辦學條件簡陋,甚至連自己的獨立校區都沒有,但我們一直高度重視這項愛心資助工作,關愛學生不打折。學校的愛心工程本著“決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影響學業”的理念,積極為學生解除後顧之憂,通過學校的愛心基金捐助、貧困學生對接幫扶和社會捐助活動,不斷探索幫扶新模式,擴大救助規模,在物質層面的幫助以外,學校更注重這些孩子的精神發展,我們通過學生髮展導師制的構建,讓我們的黨員教師和中層幹部和孩子們進行結對幫扶,全方位的從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上關心孩子的成長,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廣泛讚譽。這次的助學金髮放儀式在我校舉行,將會引導我校進一步形成關愛助學的良好風尚,為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完成學業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為構建和諧海門教育作出積極的貢獻。

  在此,我向受資助的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同學們自強不息、堅定信念。“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貧困並不可怕,能吃苦是一種資本,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同學們要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坦然面對生活,把暫時的貧困作為一種歷練,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奮起,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把實現人生價值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銳意進取,奮發成才,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

  二是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早日成才。要珍惜學生時期的學習時光,把政府和學校的關懷,社會各界的關愛,轉化為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內在動力,以強烈的求知慾和進取心,努力學知識、長本領、增才幹,學有所成,做到用學習充實人生,用知識成就自我,早日成為國家棟梁。

  三是希望同學們傳遞愛心、回報社會。“滴水之恩,理當湧泉相報”,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離不開社會的關心和幫助。同學們要記住這份沉甸甸的愛,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常懷感恩之心,常舉謝恩之行。要接過愛心接力棒,做愛心傳遞者,報效祖國、回饋社會、建設家鄉、幫助他人,在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更大的價值。

  學習成就夢想,愛心點燃希望。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奉獻愛心,收穫希望。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慈善資助,給更多的貧困孩子送去溫暖,送去希望。用我們的誠心之為、愛心之行、善心之舉、點燃寒門學子成才的希望,為廣大貧困學生撐起一片藍天。

  最後,祝領導、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前程似錦!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