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種植方法

  中稻適合在夏季種植,那麼大家知道中是如何種植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中稻高產要注意播、插、肥三項措施。

  1、適期播種,掌握全生育期溫度節奏。水稻播種期應在日均溫超過12℃,保證發芽率。還要綜合考慮插秧期不受低溫冷害的影響,齊穗期之前日均溫度大於23℃,以防不能正常開花結實,抽穗揚花期和籽粒充實期避開高溫或伏旱危害。雜交稻抽穗揚花期對高溫和低溫都反映敏感,日平均氣溫在25℃~28℃為宜,否則會造成空秕率增加,產量下降。

  2、合理密植,建立高產群體結構。栽種過密容易照成群體過於繁茂,相互遮陰,易引發病蟲害,成穗率降低。栽種過稀,難於保證高產的有效穗。合理的栽種密度一般為:早栽基本苗約8萬株/畝,中栽8~10萬株/畝,遲栽10~12萬株/畝。

  3、合理施肥,加強肥水運籌。一是要合理分配基肥和追肥的比例:基肥比例在50%左右時,產量隨基肥比例上升而增大,當基肥比例上升至70%時,產量反而下降。因為前期施肥多,中期穩不住,後期脫肥早。反之,如果基肥不足,過多靠追肥,往往發苗不穩,中後期群體大,無效分櫱多,空秕粒增加。中後期追施穗肥和葉面肥,可確保穗大粒多。具體施肥方法如下:

  二、施肥方法

  基肥:三寧金肽能25-10-16複合肥、腐植酸18-18-18、20-12-10水稻專用肥35~50公斤/畝,碳銨25公斤左右。

  返青分櫱肥:移栽後到返青約5~6天,插秧後10天左右開始新的分櫱。因此,返青分櫱追肥要早,插秧後7天內施完,畝施尿素10~12.5公斤/畝,可加適量鋅肥。栽後15天前後可看苗補施1次,畝施5公斤左右。

  穗肥:田地漏肥、群體長勢偏弱的田塊,應補施穗肥,畝施尿素5~7.5公斤。前期群體長勢好的,施用量酌減。

  中稻種植技巧

  1、優先良種,適時播種。選擇揚兩優6號,豐兩優1號等增產潛力大、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品質優的雜交稻組合,尤其超級稻品種。在保證安全齊穗的情況下,適時播種,避開高溫期間抽穗揚花。

  2、培育壯秧,合理密植。採用“旱育保姆”,種衣劑等物化產品,根據大田需量,適時稀播,培育多葉壯秧,秧齡控制在35天左右,移栽田畝栽培1.7-1.8萬蔸,畝拋1.8萬蔸以上。

  3、前控後促,平衡施肥。移栽前施好送嫁肥,移栽時畝施30公斤複合肥或50公斤碳銨,40公斤磷肥,10公斤鉀肥做底肥。拋秧田畝施30公斤複合肥作底肥;移栽後一週左右,畝施3-5公斤尿素促分葉;對底肥不足,葉片脫氮現黃較早的田塊,在抽穗前畝追施尿素3-4公斤,促進潁花分化;對生長正常的田塊,畝施鉀肥5公斤或複合肥5-10公斤作保花肥,提高結實率;在水稻始穗期,齊穗期各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防旱衰,提高千粒重。

  4、科學管水,適時晒田。除返青期、孕穗期、抽穗揚花期田間持一定水層外,其它階段均以間歇灌溉,溼潤為主,水稻收穫前7天斷水,切忌斷水過早。畝苗數達到18-20萬時,主莖12葉以內,及時排水晒田,最高苗控制在25萬以內,成穗數達到18萬左右。

  5、綜合防治病蟲害。秧田期重點防治稻薊馬,拔秧前3-5噴施一次長效農藥,插秧時帶藥下田;大田重點防治二代螟、縱卷葉暝和稻飛蝨,根據病、蟲發生情況,掌握防治指標,確定防治田塊和防治適期,可以利用誘蟲燈綜合捕殺稻曲病,稻穗綜合症。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三***四***代稻飛蝨、白葉枯病、稻瘟病等。蟲害重點防治暝蟲和稻飛蝨。

  中稻種植要點

  1、節省秧田:眾所周知水稻育秧移栽必須經過育秧、扯秧、挑秧、插秧等四道工序,按照原先傳統育秧移栽的秧田面積與大田面積1:7計算,直播一畝可節省秧田0.15畝。節省秧田不僅可增加當茬作物的播種面積,同時利於前後茬作物生長髮育,從而增加總產。就我鎮2.8萬畝直播中稻可節省秧田面積4000畝。

  2、節省用工:直播免去育秧、扯秧、挑秧、插秧的四道工序。插秧一人一天平均0.8畝,直播一人一天可播20畝,那麼插20畝需投工25個,播20畝需投工1個,插是播的25倍。

  3、節約開支:每插1畝包工費100元,每播1畝點工費約5元,播比插每畝節約開支95元。全鎮3萬畝中稻共節約開支285萬元。

  4、減輕勞動節度:直播解決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強彎腰勞動。曾記得80年代初,雜交兩段育秧,扯秧手扯起血泡,挑秧背壓彎了,插秧手插腫了,特別是現在農村青壯勞力多外出務工經商,在家基本上是老幼婦孺。如果不是直播,田要擱荒一大半。

  5、增加產量:其主要增產的機理是直播水稻分櫱節位低,分櫱早,分櫱多,成穗率高,成熟期早,根系發達,葉面積大,光合能力強,營養面積大,個體生長髮育協調,這些都是直播稻增產的主要原因和機理。

  ①全生育期縮短。同一品種,同一時間播與插相差在10天左右。

  ②分櫱節位低,分櫱早。分櫱多成穗率高,直播秧苗紮根後處於土壤表層,分櫱節基本處於表土以上,有利於低節位的分櫱的發生和生長。一般直播秧始櫱於四葉期,而移栽稻要待返青後長出兩片葉才開始分櫱。就始櫱期比較,直播比移栽早6至7天。

  ③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直播秧根系分佈在表土層,秧苗吸收的肥料多,加之表土白天升溫快,晝夜溫差大,這樣有利於光合作用的增加積累,減少消耗,表土層氧氣多,又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和根系的發達。

  ④個體發育協調,群體生長和諧。直播秧植株形態鬆散、舒展,葉鞘與葉身張開的角度大,截獲光能多,分櫱快而猛。而移栽的秧田人為地把秧苗擠在一起,密度大、成穗率不高。

 

猜你感興趣:

1.水稻有哪些種植方式

2.水稻的種植方法

3.怎麼種植水稻

4.水稻種植流程

5.水稻種植時間

6.怎樣做水稻才能高產

7.水稻育苗技術方法大全

8.水稻種植管理技術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