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三七的種植方法
三七具抗疲勞、耐缺氧、壯陽、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補強壯作用。那中藥三七怎麼種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形態特徵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公分。主根肉質,多呈短圓錐形。根莖短粗,俗稱“羊腸頭”。地上莖直立,光滑無毛,單生,不分枝,有縱條紋。掌狀複葉3-6片輪生莖頂,具長柄;小葉3-7片,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5公分,邊緣具細鋸齒,兩面脈上有剛毛。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花多數,兩性,初開時黃綠色,盛開時白色;花萼、花冠各為5枚。漿果腎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白色種子1-3粒,多為2粒,扁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一年生三七隻有1張掌狀複葉;二年生有2-3張掌狀複葉,每張由5-7片小葉構成,開始抽薹開花;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5張掌狀複葉,每張多數由7片小葉構成,少數多達9片小葉。五年以上的三七,複葉數可達6張。各年生掌狀複葉的多少受生長髮育條件影響,營養充足,發育條件適宜,掌狀複葉數多。
各年生三七,在產區是2-3月出苗,出苗期10-15天。三七出苗後便進入展葉期,展葉初期莖葉生長較快,通常15-20天株高就能達到正常株高的2/3,其後莖葉生長緩慢,隨著萌發出苗一次性長出,一旦形成的芽胞成長出的莖葉受損傷,地上就無苗。
三七種子具後熟性,儲存在溼潤條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後熟而發芽。種子發芽適溫為20℃左右。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的壽命為15天左右,種子一經乾燥就喪失生命力,因此,宜隨採隨播,或層積處理。
二、環境條件的要求
1、土壤要求
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範圍廣,但過黏、過砂以及低窪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種植。忌連作。因此,選擇中偏酸性砂壤土、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十年內未種過三七的地塊,最佳為新開墾的生地。PH值為5.5-7.0較好。為了保證能生產出優質三七,還必須考慮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量是否超標。
2、光照要求
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三七對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強光。生長要求一定的廕庇條件,三七對光照的要求通常為自然光照的8-20%之間,光照超過20%則三七不能正常生長。光照過弱,植株徒長,葉片柔軟,主根增長緩慢,容易得病;光照過強,植株矮小,葉片容易灼傷。因此,三七的栽培過程中必須人為搭建蔭棚,以滿足三七對光照的要求。
3、溫度要求
三七在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出苗期最適宜氣溫20-25℃,土壤溫度10-15℃,零度以下持續低溫會對三七苗產生凍害,生育期適宜氣溫20-25℃,土壤溫度15-20℃。氣溫超過33℃以上,持續時間較長,會對七苗造成危害。
4、水分要求
苗床土壤水分要求常年保持在25-30%之間。土壤溼度低於20%,三七植株會出現萎蔫;土壤溼度低於15%,三七種子不會萌發。
5、海拔
如果以生產三七紅籽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地下部分的產量則選擇海拔1300-1600米的溫暖中山低平壩區較為適宜。如果以生產地下部分為主要目標,則選擇海拔1600-1800米的溫涼山區或半山區為宜。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或砂壤上。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閒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公分,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667平方米***施石灰100公斤,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667平方米***施“海狀元818”海藻有機肥2000公斤或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公斤,“海狀元818”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80公斤,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公分,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公分,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土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及種子處理
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滿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入竹篩,搓去果皮,洗淨,晾乾表面水分。用“海狀元818”拌種劑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浸種10分鐘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採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儲存。
***2***播種
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5公分進行點播,然後畝***667平方米***均勻撒一層“海狀元”有機無機海藻復混肥與菌土,播種後用菌土覆蓋,***菌土的製作:使用“海狀元818” 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或“海狀元818” 海藻重茬劑10-40公斤與幹細土50-60公斤混合均勻而成***,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溼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667平方米***用種7-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公斤。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每次每畝***667平方米***隨水追施“海狀元818”膏狀海藻肥8公斤加“海狀元818”海藻生根劑500克。
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
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公斤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l.5-2公斤的為二級;1.5公斤以下的為三級。
移栽行株距:一、二級為18×15-18公分;三級的為15×15公分。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用“海狀元818” 海藻生根劑600倍液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
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佈於15公分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
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溼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
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棚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製行條作棚柱,棚頂拉鐵絲作橫樑,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髮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60%。
***4***追肥
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667平方米***用50-100公斤,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一次“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每畝***667平方米***用100-120公斤加“海狀元818” 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公斤,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667平方米***再施“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120公斤“海狀元818” 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
***5***打薹
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4.病蟲害防治
***l***立枯病
為害幼苗。2-4月開始發病,低溫陰雨天氣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①結合整地用雜草進行燒土或每畝***667平方米***用1公斤氯硝基苯作土壤消毒處理;
②施用“海狀元”海藻微生物菌肥、“海狀元818”海藻有機肥或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以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③用“海狀元818”拌種劑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嚴格進行種子處理;
④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消毒處理病穴,用50%託布津1000倍液噴灑,5-7天噴1次,連噴2-3次。
***2***疫病
為害葉。5月開始發病,6-8月氣溫高,雨後天氣悶熱,暴風雨頻繁,天棚過密,園內溼度大,發病較快而且嚴重。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園後用2波美度;
①的石硫合劑噴灑畦面,消滅越冬病菌;
②發病前用“海狀元818”植物衛士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③發病後用乙膦鋁錳鋅700-800倍液與“海狀元818”植物衛士800倍液混合噴霧,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4次。
***3***蚜蟲
為害莖葉,使葉片皺縮,植株矮小,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4***短鬚蟎
又稱紅蜘蛛。群集於葉背吸取汁液,使其變黃、枯萎、脫落。以6-10月份危害嚴重。花盤和果實受害後造成萎縮、乾癟。
防治方法:
①清潔三七園;
②3月下旬以後噴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每隔7天,連噴2-3次;
③6-7月發病盛期,噴20%三氯殺蟎碸800-1000倍液。
四、採收加工
1、採收
三七一般種植3年以上即可收穫。在7-8月開花前收穫的,稱為“春七”,質量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12月至翌年1月結籽成熟採種後收穫的質量較差,稱為“冬七”。收穫前1周,在離畦面7-10釐米高處剪去莖稈,收穫時,用鐵耙挖出全根。
2、加工
將挖回根摘除地上莖,洗淨泥土,剪去蘆頭***羊腸頭***、支根和鬚根,剩下部分稱“頭子”。將“頭子”暴晒1天,進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緊實,直到全乾,即為“毛貨”。將“毛貨”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穀往返衝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為成品。如遇陰雨,可在50℃以下烘乾。
三七栽培技術
選地:三七多系家種,栽培土地宜選擇向陽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質黑壤土為佳,灰土次之,紅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選地是引種三七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選海拔700—1500米、東陽、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區或丘陵平原地區,病蟲害比較嚴重,而且葉片常出現早期脫落現象。經驗證明,宜選陰涼通風,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陰的山坡為好。
搭棚:搭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木柱、木橫樑結構的天棚,即用木條、竹條構成,棚高5.5—6尺。另一種是木柱鐵線結構的天棚,即用鐵絲代替橫樑,柱距8尺左右,每畝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調節光照和溫度。根據不同季節和溫度的高低而進行調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較弱,可以稀蓋,一般透光度可為65%—75%,以後隨光照的增強和氣溫的升高而逐漸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蓋稀些,南坡光強可蓋密些。
作畦:作畦一般需順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間操作。畦寬為1.8—2尺,畦高5—6寸,畦長可隨地形而定,溝寬1尺,畦面呈魚背形。作畦後,於畦面每畝施基肥30—50擔,基肥的比例為牛糞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過磷酸鈣、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須腐熟後施用,均勻撒佈在畦面,與土壤充分混合。
選種播種:選三四年生三七所結的果實中成熟和飽滿的種子,在冬季10—11月間,隨採隨播,播後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蓋一層,上面再蓋草皮一層,促進其種子發芽。採用點播方式,行株距為3×2寸或3×3寸,每畝需種28—32萬粒,覆土4—8分厚,稍壓後再覆蓋一層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劑消毒***,以防止雜草生長和水分蒸發,又可防止陰棚漏雨打爛畦面,影響幼苗生長。覆蓋厚度為0.3—0.5寸,覆蓋畦面約80%。
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長一年後***俗稱“籽條”***必須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須與苗床用同樣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間進行。將苗床的“籽條”掘起,剪去莖葉,俗稱“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蓋本土寸許,按7×6寸或8×6寸行距開溝,溝深1—1.5寸,栽苗時,使苗與溝底呈20—30度角,邊栽邊蓋土,厚度以不露出芽頭為準,不宜太厚,再蓋約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見土為原則。
調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對三七生長髮育有著密切關係,透光度過小,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也少;透光度過大,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稍小為45%—50%,秋分後氣溫轉涼,透光度可逐漸擴大為50%—60%。
除草追肥:不論一年或兩年以上園地,必須做到見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則7—8次,約每隔1—2個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約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達70%時進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葉時,每畝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過磷酸鈣50斤,發酵後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第四次在7月份,施綠肥***將綠肥切碎漚制發酵***,將發酵好的綠肥均勻撒佈畦面。
冬季護理:主要是清除殘葉,稀疏圍籬***調整透光度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圍籬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劑消毒***,目的是為了調整棚內溫度、溼度和減少越冬病蟲。然後於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