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百合種植技術

  性喜冷涼溼潤氣候、半陰環境,以自然日照的70%~80%為好。那麼亞洲百合的種植技術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栽培技術

  ***1***選地根據亞洲百合的生長特性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鬆、能排能灌的沙質壤土的平地栽培,選好後深翻30釐米,耙細整平。結合深翻,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栽前澆一次透水。

  ***2***定植在4月中旬左右定植,最晚不能超過5月1日。定植前將種球放入800倍多菌靈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然後定植。將小球根部朝下,均勻栽在壟溝內,復土8~10釐米,栽完後澆透水。

  田間管理

  出苗前不旱不澆水,以提高地溫為主,但要保持土壤溼潤。經過15~20天,苗開始出土,當苗出齊葉片全部展開後,結合灌水追第一次肥,20天后結合灌水追第二次肥,現蕾時,在結合灌水追第三次肥。中後期要注意葉面噴肥,一般從7月中旬開始,根據生長情況,葉面噴肥2~3次即可。主要肥 料有磷酸二氫鉀、硼砂。整個生育期,乾旱時一定要及時灌水,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還要注意防止革荒,出現雜草及時人工拔除。同時,在全生育期內若發現病株,數量少的要及時連根挖出,帶出田間深埋或集中燒燬。

  病蟲害防治

  百合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灰黴病、病毒病;百合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地下各種害蟲。灰黴病是栽培中的常見病害,為害葉片、花蕾、莖和花,發病初期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要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鬆、能排能灌的沙質壤土的平肥地栽培,選好後深翻30釐米,耙細整平。結合深翻。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肥6立方米,每立方米肥要用50%多菌靈和50%辛硫酸各1000克加水50千克攪拌均勻堆悶。然後做畦,南北方向,寬1~2米,長10~15米,畦埂寬25~30釐米,栽前澆一次透水,當土壤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時,即可以定植。

  2.定植 一般定植時間在4月中旬左右,最晚不能超過5月1日。定植前要將藥劑處理的小球放入800倍多菌靈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然後定植。一般用鎬開溝,溝深12釐米,行距20釐米,株距8釐米。將小球根部朝下,均勻栽在壟溝內,撒毒谷,667平方米施種肥磷酸二銨25千克,硫酸鉀10千克,復土8~10釐米。每畦栽完後澆小水,同時在畦埂上按1.0米的株距種植玉米,用來給百合後期遮蔭。

  3.田間管理

  3.1水肥管理 出苗前不旱不澆水,以提高地溫為主,但要保持土壤溼潤。經過15~20天,苗開始出土,當苗出齊葉片全部展開後,結合灌水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隨水衝施10千克尿素的溶解液。20天后結合灌水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隨水衝施溶解後的尿素10千克,硫酸亞鐵2.5千克。現蕾時,在結合灌水追第三次肥,隨水衝施磷酸二銨1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的溶解液。中後期要注意葉面噴肥,一般從7月中旬開始,根據生長情況,葉面噴施2~3次即可。主要肥料有磷酸二氫鉀、硼砂和多元微肥。整個生育期,乾旱一定要及時灌水,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但種球收穫前10天禁止澆水。

  3.2及時中耕鋤草 由於百合植株生長較慢,整個生育期一定要注意防止草荒,出現雜草及時人工拔除,出苗後可用5釐米寬的小鐵鋤淺中耕,達2~3釐米,特別是每次澆水後,地表見幹要及時中耕。中耕原則是易淺不易深,防止傷及種球。

  3.3摘花蕾,鋤病株 由於肥水管理水平高和個別球偏大,生長中易出現花蕾。見蕾後要及時摘去,防止消耗營養,促進種球的生長和膨大。同時,在全生育期內若發現病株,數量少的要及時連根挖出,帶出田間深埋或集中燒燬。另外,後期應把埂上玉米在穗以下的葉片打掉。增加透光通風,減少百合病害的發生。整個生育期玉米的管理技術與大田相同。

  3.4防治病蟲害 百合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灰黴病、病毒病;百合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地下各種害蟲。疫病主要危害根莖部,同時也危害莖葉、花、種球,受害處出現水浸狀斑,後變成褐色並皺縮,植株枯萎,莖從受害處折斷而死亡,發病初期可噴40%乙磷鋁300倍液、25%瑞毒黴500倍液。灰黴病是栽培中的常見病害,危害葉片、花蕾、莖和花,發病初期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病毒病危害主要表現為株矮、畸形、葉退綠斑點產生或白綠相間條帶和壞死,葉扭曲、株叢生、花色變異,發病初期可用病毒寧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還可用金爾康200倍液、20%寧南黴素200~26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徹底消滅蚜蟲。地下害蟲可採用毒谷、毒土防治。斑潛蠅可用70%潛克每667平方米10克,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比丹1500倍液噴霧防治。

  4.種球的收穫與保管. 種球要在土壤結凍前收穫,我地區約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時採收。方法是用四齒鐵叉將種球挖出,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及種球和根系,也不要把母球與子球立刻分開,要放在陰涼處乾燥1~2天***千萬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晒***,然後去泥土、分離子球。泥土去不掉的,可用5~10℃的水沖洗乾淨,洗後陰乾,再把種球大小分級,分別裝入加有草炭土的塑料袋內***塑料袋上有小孔***,然後裝箱。草炭土要用50%多菌靈800倍液消毒,將裝好的箱放在5℃的通風良好的室內,保持4周後,溫度保持時間長,可休眠7個月左右,如溫度控制的好,球莖可儲存一年以上。

  5.病蟲防治。防治病蟲害百合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灰黴病、病毒病;百合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地下各種害蟲。疫病主要危害根莖部,同時也危害莖葉、花、種球,受害處出現水浸狀斑,後變成褐色並皺縮,植株枯萎,莖從受害處折斷而死亡,發病初期可噴40%乙磷鋁300倍液、25%瑞毒黴500倍液。

  灰黴病是栽培中的常見病害,危害葉片、花蕾、莖和花,發病初期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病毒病危害主要表現為株矮、畸型、葉退綠斑點產生或白綠相間條帶和壞死,葉扭曲、株叢生、花色變異,發病初期可用病毒寧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還可用金爾康200倍液、20%寧南黴素200~26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徹底消滅蚜蟲。地下害蟲可採用毒谷、毒土防治。斑潛蠅可用70%潛克每667平方米10克,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比丹1500倍液噴霧防治

  百合鱗莖青黴病病狀:發生在貯藏期。鱗莖上病斑凹陷,暗褐色,上生青綠色黴層,內部鱗片逐漸腐爛,最後引起鱗莖幹腐。發病條件:鱗莖損傷、貯藏場所潮溼、通風不良易引起青黴菌的侵染為害。

  防治方法:挖掘、運送球莖過程中儘量減少傷害,貯藏前徹底消毒;貯藏溫度應保持在3℃至6℃,發現球莖黴爛,及時清除。種植前用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浸泡30分鐘,晾乾後再種。

  百合白絹病症狀:全株枯萎,莖基纏繞白色菌索或菜籽狀茶褐色小菌核,患部變褐腐爛。土表可見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核。防治方法: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燬,並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敵克鬆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澆灌。

  百合病毒病症狀:病株葉片出現花葉症狀,如上部葉小且彎曲,葉片呈現退綠斑或出現壞死斑,同一花上顏色不均,呈斑駁狀,著花數少而小,嚴重時不著花。

  防治方法:使用健康的種球。噴灑殺蟲劑消滅蚜蟲。

  鱗莖、鱗片腐爛和由鐮刀菌引起的莖部病害症狀:鱗莖和鱗片腐爛的植株,生長非常緩慢,葉片呈淡綠色。地下,在鱗片頂部出現褐色斑點,側面或鱗片與基盤連線處,這些斑點逐漸開始腐爛,如果基盤莖被侵染,那麼整個鱗球就會腐爛。鐮刀菌引起的莖產中病害是侵染地上部的病害。識別的標誌是基部葉片在未成年就變黃,變黃葉成褐色而脫落。在莖的地下部分,出現橙色到黑褐色斑點,以後病斑擴大,最後擴充套件到莖內部。以後莖部腐爛,最後植株未成年就死去。

  亞洲百合的栽培管理方法

  1.選地、整地和施肥 根據亞洲百合的生長特性。要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鬆、能排能灌的沙質壤土的平肥地栽培,選好後深翻30釐米,耙細整平。結合深翻。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肥6立方米,每立方米肥要用50%多菌靈和50%辛硫酸各1000克加水50千克攪拌均勻堆悶。然後做畦,南北方向,寬1~2米,長10~15米,畦埂寬25~30釐米,栽前澆一次透水,當土壤達到手握成團,落地即散時,即可以定植。

  2.定植 一般定植時間在4月中旬左右,最晚不能超過5月1日。定植前要將藥劑處理的小球放入800倍多菌靈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然後定植。一般用鎬開溝,溝深12釐米,行距20釐米,株距8釐米。將小球根部朝下,均勻栽在壟溝內,撒毒谷,667平方米施種肥磷酸二銨25千克,硫酸鉀10千克,覆土8~10釐米。每畦栽完後澆小水,同時在畦埂上按1.0米的株距種植玉米,用來給百合後期遮蔭。

  3.田間管理

  3.1水肥管理 出苗前不旱不澆水,以提高地溫為主,但要保持土壤溼潤。經過15~20天,苗開始出土,當苗出齊葉片全部展開後,結合灌水追第一次肥,每667平方米隨水衝施10千克尿素的溶解液。20天后結合灌水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隨水衝施溶解後的尿素10千克,硫酸亞鐵2.5千克。現蕾時,在結合灌水追第三次肥,隨水衝施磷酸二銨1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的溶解液。中後期要注意葉面噴肥,一般從7月中旬開始,根據生長情況,葉面噴施2~3次即可。主要肥料有磷酸二氫鉀、硼砂和多元微肥。整個生育期,乾旱一定要及時灌水,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但種球收穫前10天禁止澆水。

  3.2及時中耕鋤草 由於百合植株生長較慢,整個生育期一定要注意防止草荒,出現雜草及時人工拔除,出苗後可用5釐米寬的小鐵鋤淺中耕,達2~3釐米,特別是每次澆水後,地表見幹要及時中耕。中耕原則是易淺不易深,防止傷及種球。

  3.3摘花蕾,鋤病株 由於肥水管理水平高和個別球偏大,生長中易出現花蕾。見蕾後要及時摘去,防止消耗營養,促進種球的生長和膨大。同時,在全生育期內若發現病株,數量少的要及時連根挖出,帶出田間深埋或集中燒燬。另外,後期應把埂上玉米在穗以下的葉片打掉。增加透光通風,減少百合病害的發生。整個生育期玉米的管理技術與大田相同。

  3.4防治病蟲害 百合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灰黴病、病毒病;百合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潛蠅、地下各種害蟲。疫病主要危害根莖部,同時也危害莖葉、花、種球,受害處出現水浸狀斑,後變成褐色並皺縮,植株枯萎,莖從受害處折斷而死亡,發病初期可噴40%乙磷鋁300倍液、25%瑞毒黴500倍液。灰黴病是栽培中的常見病害,危害葉片、花蕾、莖和花,發病初期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病毒病危害主要表現為株矮、畸型、葉退綠斑點產生或白綠相間條帶和壞死,葉扭曲、株叢生、花色變異,發病初期可用病毒寧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還可用金爾康200倍液、20%寧南黴素200~26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徹底消滅蚜蟲。地下害蟲可採用毒谷、毒土防治。斑潛蠅可用70%潛克每667平方米10克,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蚜蟲可用10%比丹1500倍液噴霧防治。

  4.種球的收穫與保管 種球要在土壤結凍前收穫,我地區約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時採收。方法是用四齒鐵叉將種球挖出,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及種球和根系,也不要把母球與子球立刻分開,要放在陰涼處乾燥1~2天***千萬不要放在陽光下暴晒***,然後去泥土、分離子球。泥土去不掉的,可用5~10℃的水沖洗乾淨,洗後陰乾,再把種球大小分級,分別裝入加有草炭土的塑料袋內***塑料袋上有小孔***,然後裝箱。草炭土要用50%多菌靈800倍液消毒,將裝好的箱放在5℃的通風良好的室內,保持4周後,溫度保持時間長,可休眠7個月左右,如溫度控制的好,球莖可儲存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