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種植技術

  百合相信很多女孩子都喜歡,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百合的生長習性

  百合屬於百合科百合屬的鱗莖花卉,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屬長日照植物,光照長短不但影響花芽的分化,而且影響花朵的生長髮育。百合不喜高溫,喜涼爽溼潤的氣候。亞洲百合、東方百合生長適溫白天20-25℃,麝香百合為25-28℃,夜溫在14℃以上。溫度高於30℃會嚴重影響百合的生長髮育,發生消蕾,開花率也明顯降低,低於10~C生長近於停滯。

  二、百合對土壤的要求

  百合要求土壤以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疏鬆,能保持適當溼潤又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最好,粘土絕不可以種植百合。

  百合喜微酸性土壤,亞洲和麝香百合適宜的土壤ph值為6-7,東方百合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5;百合一般不耐鹽,土壤中氟和氯的含量均要求在50mg/L幾以下,土壤總鹽度不超過1.5ms/cm。

  三、種植前的準備工作

  1、土壤消毒: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蒸汽消毒由於耗能多,操作麻煩,目前很少使用。化學消毒是用 40%的福爾馬林配成1:50或1:100倍藥液潑灑土壤,用量為2.5公斤/平方米,潑灑後用塑料薄膜覆蓋5-7天,揭開晾晒10-15天后即可種植,或用多菌靈原粉8-10g/m2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

  2、種球的解凍和消毒:種球到貨後立即開啟包裝放在10-15℃的環境下進行解凍,待完全解凍後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將種球放入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也可以將種球放入80倍的4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鐘,取出後用清水衝淨種球上的殘留溶液,然後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方可定植。國內有的種植基地,在定植前,剪去原有的基生根,這樣有利於促發新的基生根。

  3、種球的貯存:解凍後的種球若不能馬上種完,不能再冰凍,否則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可以存放在0-2℃條件下,但最多隻能存放兩週;也可以存放在2-5℃環境中,最多可存放一週,同時必須開啟塑料薄膜包裝。

  四、種植深度和密度

  春季和夏季定植,種植深度要求鱗莖頂部距地表為8-lOcm,冬季為6-8cm。種植密度因品種、鱗莖大小和季節因素而有所不同。春季和夏季,可植密一些,冬季陽光較弱應植稀些。

  五.百合的組織培養繁殖

  1.外植體的選擇與處理

  外植體有鱗片,葉片,株莖,花蕾,花梗,胚,莖段,莖尖等,生產常用的以鱗片和葉片為多。以鱗片為例,首先選擇健康,充實,無病的種鱗莖,去除外層老化鱗片和內層鱗片,採用中間部位的鱗片。先用自來水沖洗1-2遍,在用洗滌劑清洗乾淨放入75%的酒精中浸泡消毒10分鐘。取出後用無菌水沖洗3次。教大的鱗片可切成小切塊,最後,用濾紙吸乾材料表面水分10分鐘,以備接種。

  2.試管苗的誘導

  百合誘導成苗大致有以下幾種途徑:

  ***1***由鱗片小切塊誘導成苗 鱗片小切塊接種後,一般先分化出白色,黃率色和綠色球形突出的小芽點,繼而芽點逐漸增長,長成小鱗苔,並可生長出葉片,形成苗叢,生根後即可從試管中取出,移栽於育苗盒,再過渡到大田。也可將小鱗苔繼代擴大繁殖。

  ***2***由無菌小鱗片誘導成苗 取試管中的無菌小鱗片,在超淨工作臺上將小鱗片逐漸接種培養基上,鱗片內側面向上,培養20天左右即開始分化,再培養20左右即可分化出帶根成不帶根的小鱗苔。

  ***3***由葉片誘導成苗,在超淨臺上取無菌葉片,接種於培養基上,培養30天后即可分化出帶根的叢生小鱗苔4—6個。葉片培養可直接插入培養基中,但要注意極性,不可倒置。也出也可平放於培養基上培養,以葉片下表面向下接種的方式為好。

  ***4***由愈傷組織誘導成苗 上述的外植體分化成苗過程中,伴隨著產生愈傷組織。愈傷組織一方面可繼續增殖新愈傷組織,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分化成苗。每個試管裡的愈傷組織可分化成苗20—30個,這樣即可週而復始分化出大量的試管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