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動腳趾可以養生健體動起來吧

  中醫專家介紹,大拇趾是肝、脾兩經的通路。所以,常動腳趾可以養生健體,那麼,要怎樣動呢?

  方法一:雙腿直立,腳尖併攏,雙手扶椅背;提足跟用腳尖站立,保持1分鐘後,回到原位,身體重量由腳尖過渡到整個腳掌。

  方法二:坐在椅子上,用腳趾從地板上夾起小球,或雙膝微屈,兩腳掌前部夾住地上的一書本,反覆練習;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隨意活動腳趾,並持之以恆。因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多活動腳趾可促進血液迴圈,消除足部疲勞。

  中醫專家介紹,大拇趾是肝、脾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慾,對肝脾腫大有輔助療效。胃經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脾益胃。

  第四趾屬膽經,按摩可防便祕、肋骨痛。小趾屬膀胱經,能矯正婦女子宮體位。所以,足浴後按摩腳底、腳趾具有重要的保健醫療作用。

  尤其對神經衰弱、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腎虛腰痠腿軟、失眠、慢性支氣管炎、週期性偏頭痛、痛經及腎功能紊亂等症都有一定的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腳趾保養

  兩腳保養不好就容易得各種疾病。由於腳趾距離心臟最遠,有些人的高血壓病是腳趾或踝關節部位的微迴圈障礙所致,甚至感冒也是寒從腳起。腳心湧泉穴既能往地下排濁氣,又能從地下吸收清氣。

  人們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是極少的。所以,有很多病是因為腳趾活動少引起的,如兩腳疼痛、腳趾麻木、多汗、雞眼、腳墊、足跟痛、足跟裂口、靜脈炎、靜脈曲張等。

  鍛鍊方法如下:

  1.一條腿獨立,另一條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以踝關節為軸,腳趾向上蹺,同時帶動腳部向上蹺,然後再向下壓,返至向上為1次。照此動作重複做16次。然後換另一腿獨立,另一腿抬平,按照以上動作,重複做相同次數或左腿多做幾次。

  2.再交換另一腿獨立,另一腿抬平,小腿自然下垂,以踝關節為軸,腳部向裡拐踢毽子,再向外拐,返至向內拐為1次。照此動作,重複做16次。

  3.以踝關節為軸,用腳帶動足部向內旋轉16次。

  4.動作同上,只是改變方向向外旋轉。待獨立穩定性增強後,可將第一個動作和第二個動作連起來做。隨著獨立動作的鍛鍊,穩定性會更強,即可三個動作或四個動作連起來做。隨著穩定性的增強,還可以再增加向前蹬腳或分腳蹬。

  5.選擇科學足弓設計的鞋子或者鞋墊,讓足弓三點受力,減少地面來自人體的反作用力,從而使腳趾有一個舒適的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