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竹瀝,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莖經火烤後所流出的液汁。那麼你知道竹瀝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竹瀝的形態特徵
1.淡竹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後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摺,基部收縮;小技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工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釷形,長約3mm;花葯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於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smm,呈帚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為青黃色或黃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氣。以色澤透明者為佳。大部分地區均產。據文獻記載,除淡瀝外,供藥用者尚有苦竹瀝、慈竹瀝等。
竹瀝的用法用量
內服:沖服,30-60g;或入丸劑或熬膏。外用:適量,調敷或點眼。
竹瀝的注意事項
寒嗽及脾虛便溏者忌服。
①《綱目》:薑汁為之使。
②《本草經疏》:寒痰溼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
③《本草備要》:寒胃滑腸,有寒溼者勿服。
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降火;滑痰利竅。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熱病痰多;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用於中風痰壅,肺熱喘咳,熱病煩躁。
①《別錄》:療暴中風風痺,胸中大熱,止煩悶***《綱目》末句下有’消渴勞復’***。
②《藥性論》:治卒中風失音不語。
③《本草拾遺》:久渴心煩。
④《綱目》:治子冒風痙,解射罔毒。
⑤《本草備要》: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血益陰,利竅明日。治中風口噤,痰迷大熱,風痙癲狂,煩悶消渴,血虛自汗。
⑥《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熱除煩,治牙痛,明眼目。
竹瀝的附方
①治中風口噤不知人:淡竹瀝一升服。***《千金方》***
②治風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瀝二升,生葛汁一升,生薑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溫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瀝湯***
③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瀝恣飲數日愈。***《肘後方》***
④治產後身或強直,口噤面青,手足強反張:飲竹瀝一、二升。***《梅師集驗方》***
⑤主妊娠恆若煩悶,此名子煩:茯苓三兩,竹瀝一升,水四升,合竹瀝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時時服竹瀝。***《梅師集驗方》竹瀝湯***
⑥治小兒驚風天吊,四肢抽搐:竹瀝一盞,加生薑汁三匙,膽星末五分,牛黃二釐調服。***《全幼心鑑》***
⑦治小兒口噤,體熱:用竹瀝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⑧治乙腦、流腦高熱,嘔吐:竹瀝代茶飲。***江西《中草藥學》***
⑨治金瘡中風,口噤欲死:竹瀝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廣利方》***
⑩治小兒大人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膿涕粘:淡竹瀝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⑾治小兒吻瘡:竹瀝和黃連、黃檗、黃丹,敷之。***《全幼心鑑》***
⑿治小兒赤目:淡竹瀝點之,或入人乳。***《古今錄驗方》***
⒀治小兒重舌:竹瀝漬黃檗,時時點之。***《簡便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