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怎麼寫

  高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習壓力比較大的時期,心理問題比較普遍和突出。而當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

  【教學內容]

  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特點及心理健康常識。

  【教學目標】

  本章旨在引導學生了解高中生心理髮展的特點,使學生學會優化自我意識的初步方法;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掌握情緒處理的技巧;深刻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瞭解學習心理常識;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初步規劃;瞭解高中生中存在的特殊心理現象,懂得如何尋求幫助,及時解決問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時間】

  16課時。其中,第一、二、三、五、七節各2課時,第四、六節各3課時。

  【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習的遷移。對於高中生來說,該階段心理髮展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在對照、討論中完成對高中生心理髮展諸特點的認識。

  2.加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絡。通過自我意識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自我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改善高中生以自我中心的現象,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教材所學,提升個人的自我意識品質。

  3.注意體現教育的多樣性、個性化。讓學生交流情緒不好的處理辦法,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輔以相關案例的討論,並加以必要點撥,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情況下,總結出適合自身的情緒管理技巧。

  4.重視基本內容的掌握,從小處著眼,得長足發展。事先篩選出人緣較好的學生,介紹交往的方法和體會,引導學生從中找出直接可行的行為方式,遷移到自身的人際交往活動中去。同時,教師要注意內向學生的感受,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一步步走出自我的限制,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5.重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播放短片的方式,對相關專業所從事的工作,做簡要介紹,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初步的認識;有條件的學校,可帶領學生實地參觀考察、動手操作,從實際生活出發,發展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概念。

  6.準確把握教材關於學習心理的教學目標。這一階段的高中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和經驗,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健康心態的願望不斷提高,應在此基礎上,引人學習心理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在講故事、聽案例的過程中,落實心理健康向學習、生活正向遷移的目標。

  7.探究新知。經過前面的學習,高中生對心理健康各因素已有充分的瞭解。教師應把握這一契機,引人高中生特殊心理現象的內容,以客觀、接納的語氣教授,一旦遇到心理困擾,提醒學生,如何正確對待。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小學生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佔總數的10%左右,初中生佔15%左右,高中生約為19%,並有逐年遞增的趨勢”,其中高中生的特殊心理特點導致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處於“谷底”。調查結果提醒我們,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

  教育目的:

  1.通過舉例讓學生明白體會心理健康的重要,並且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興趣

  2.通過講述使學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

  3.通過寫名片的形式達到教師對學生初步瞭解的目的,且讓他們提出建議

  重點:

  讓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

  難點:

  能夠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心理活動課及自我介紹

  首先說明本課無教材,指出無教材的好處??這是一節心理活動課,本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關於心理方面的問題,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時,這要求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讓老師及時瞭解學生想要學習什麼,由此安排好適合這個班級的課程。隨後,自我介紹及留下聯絡方式。

  師:簡單介紹心理健康課的特點??互動,體驗與參與

  本課不同於其它課,更注重學生自己的體驗,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在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中,很注重當事人自己的想法,通過談話等手段可以獲得比心理測驗多無數倍的資料。許多心理學家想了很多方法讓當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舉例:如箱庭療法??在一個盒子裡,由當事人自己放玩具進去,看他們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來了解他們的內心。所以,在這堂課中也需要學生更主動積極的表現自己。

  心理活動課是一節相對輕鬆的課,但是為什麼要上這節課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講述心理健康對生活態度及身體的影響

  ***1***以張國榮為例說明對生活態度的影響

  師:同學們知道幾年前的愚人節那天,發生了張國榮跳樓自殺事情嗎?

  師:因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壓力,心理素質沒有強到可以抵抗這些壓力。有一個世界性的研究,發現城市裡的自殺率高於農村的,男性的高於女性的。這說明隨著壓力的增大,心理素質差的人更有可能選擇極端。

  ***2***說明心理對生理的影響

  舉例:有一個死刑犯人,聽說自己會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帶到了一個小房間,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覺到手被劃開,隨後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感覺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盡。死亡。但實際上,他的手只是被輕輕的劃開,而他所聽到的只是滴自來水的聲音,但他認為自己在滴血,最終心力衰竭而亡。這就說明,心理對客觀的生理也有著影響。

  2. 指出良好的心理,會幫助人們做出準確的應對

  師:天堂和地獄的例子

  地獄中,人人拿著長勺企圖餵飽自己,因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著長勺互相餵食,所以這是天堂。

  這個小故事中包含著許多哲理,我想說的是:

  生活中,人們往往面對一樣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選擇,怎樣的心態想法,決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總結心理健康的重要

  師:由此可見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現代。

  有位教授曾經指出??心理健康在貧困時代是奢侈品,在發展中國家是點綴品,在發達國家是必需品。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學生:物質是精神的基礎

  在貧窮的時候,人和人之間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拉大,競爭更激烈,壓力大,所以心理健康顯得重要。

  師:有一個參考的理論,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

  師:介紹馬斯洛的背景。馬斯洛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提倡人文主義。同學們對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認為人只是動物的簡單進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於本能的驅使。而馬斯洛反對這個觀點,認為人不同於動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較為低階的需要,人還受其它需要的驅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層次的,於是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

  師:介紹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一個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滿足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歸屬和愛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證生命延續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滿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屬於心理需要。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標準

  師:那麼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心理健康。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許多標準,比如前面提到的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條標準:

  1、充分的適應力;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度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

  4、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當的情緒發洩與控制;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個人發揮;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情況下,對個人基本需求作恰當的滿足。

  認識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與缺點,就會喪失信心、缺乏朝氣;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又會自以為是,自我欣賞。這種自卑與自負皆不利於自我成長,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悅納自己

  自己對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條標準。心理健康不僅要求自己能如實瞭解自己,而且要對自己愉快地接納。悅納自己不是說要寬容或欣賞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是說自己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歡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騙自己,並設法使自己發展得更好。每個人要懂得正確的揚長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時候,生理上的發育和心理上的發展不協調,會產生很多的矛盾。

  調適自己:

  個人的行為總是受社會的規範和環境的約束,兩個人的需求又往往與規範和環境不符,併發生衝突。因此,個人必須經常調適自己,以使個人和環境保持和諧的關係。不能或不會調適自己的人,就會經常產生心理問題,只有經常很好地調適自己的人,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最後,還有一個小內容,希望大家做一張名片。

  ***四***小活動??做名片

  1.講述名片的目標??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歡的一件事,最不喜歡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徵,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對課的提議。

  3.收齊名片

  聽課教師反饋:

  1.同學們在聽到例子的時候,都顯得很有興趣。應該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馬斯洛關於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儘管很有用,但是相對比較枯燥,只撿幾條相關的講一下,效果比較好。

  對這堂課,應該加入一個關於心理健康的小測試,能引起學生更多的興趣。但是,缺少這方面的資料。可以就心理健康的一方面,來給他們做一下測試。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3

  【活動目的】

  1.幫助學生學會正視上高中以後學習成績的波動。

  2.讓學生學會調整考後焦慮心理。

  【活動形式】講解法、討論法、交流法、心理案例分析

  【活動步驟】

  一、故事匯入

  1.青蛙實驗的啟示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青蛙實驗”。這是美國康奈爾大學做過的一次著名的實驗。聽完這個實驗後請大家幫我分析一下青蛙為什麼會死?

  一組實驗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保?雋聳?滯晟憑?牡牟呋?桶才擰?/p>

  實驗的第一部分:他們捉來一隻健碩的青蛙,冷不防把它扔進一個煮沸的開水鍋裡。這隻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說時遲那時快,用盡全力,躍出那勢必讓它葬身的水鍋,安然逃生。

  實驗的第二部分:隔了半個小時,他們使用一個同樣大小的鐵鍋,這一回往鍋裡放入冷水,然後把那隻剛剛死裡逃生的青蛙放進鍋裡。青蛙自在地在水中游來游去,接著實驗人員在鍋底偷偷地用火加熱。青蛙不知底細,自然悠悠地在微溫的水中享受“溫暖”。

  慢慢地,鍋中的水越來越熱,青蛙覺著不妙了,但等到它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經熬受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時,已經為時以晚,它欲躍乏力,全身發軟,呆呆躺在水裡,坐以待斃,直至煮死在鍋裡。

  2.問一問

  請大家想一想這隻青蛙為什麼第一次在開水鍋裡能死裡逃生,而第二次會死亡呢?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3.教師點評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事實上,最可怕的是緩慢漸進的危機降臨,而不是突然的危機降臨。很多同學在受到中考失利的打擊後都曾暗下決心:以後要好好學,可是上高中一段時間以後,很多同學危機意識漸漸消退了。所以,這裡我想通過心理學實驗告訴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期中考試失利對於你們來說不是一件壞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給自己敲響了警鐘,使你有了危機意識。

  二、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試後的心理分析

  1.問一問

  對於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不知道同學們的心情怎麼樣,請大家談談你們有什麼樣的感想?***選取幾名考得好和考得不好的學生分別發言***

  2.教師點評

  有的同學認為自己考得還可以,心情不錯;但大多數同學還是認為自己考得不理想,比較傷心。最近有很多同學找我諮詢的時候傷心地說:“老師,我這次沒考好怎麼辦?”

  請你們先回答我一個問題:“你努力了嗎?”

  老師要告訴你們:如果以前你沒努力,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如果你努力了,但成績不理想,這也不要緊。

  3.分析原因

  接下來,我們一起分析一下有些同學努力學習但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1***努力是相對而言的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1】前幾天有個同學在諮詢中說:“老師,我覺得我挺努力的,以前上中學時我都不怎麼學,平常別人學習我玩,就臨近考試學幾天,成績還行。現在上高中,我也知道努力了,每天晚上回家也知道學習了,有時學到十點多鐘呢!我覺得我很努力了,可成績提高的不明顯,怎麼辦?”

  努力是相對而言的,你努力的同時,別人也在努力。你學到九、十點鐘,有的同學則學到十一、十二點鐘。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是最努力的,和你自己比的同時,也要和周圍的同學比。

  ***2***高中學習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2】期中考試成績,公佈的第二天,有一名女同學在諮詢中談到:“老師,我這段時間很努力了但是成績不理想,以前我和××同學的成績差不多,可上高中以後我的成績就不如他了,他的成績怎麼就提高得快。這是為什麼?”

  可能這位同學還沒有適應高中學習,大家適應高中學習的速度各不相同。適應快的同學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了,適應慢的同學則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也許有的同學是上高三的時候才找到高中學習的感覺。大家放心,只要你努力肯定有回報。

  請大家猜一猜,老師上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試考了多少分?***和學生談談自己高中學習成績波動的故事,運用自我開放的技術。以此勉勵學生***

  ***3***試題難度不適合你,影響了你的正常發揮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3】有的同學在諮詢中談到:“老師,我上高中這幾個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學英語,天天背單詞,看課文。可是這次期中考試成績也不見提高,怎麼辦?我沒有信心了,這不白學了嗎?”

  高中學習是一個知識積累過程,學習成績的提高不是立竿見影的,這兩個月你很努力地學外語,但你學的知識不一定都是考點。可能你以前的基礎有漏洞,使你的成績不那麼盡如人意。所以,一次考試說明不了什麼,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努力。

  ***4***考試焦慮影響了,你正常發揮

  三、考試焦慮自測

  ***使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心理測評所設計的“考試焦慮自陳量表”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總分查評價表,即可知學生的考試焦慮水平***

  凡屬“鎮定”和“輕度焦慮”水平的同學,是沒有問題的。許多實驗表明:輕度的考試焦慮不僅不會給考試帶來負面影響,在難度較大的考試中會考出好的成績。

  中度焦慮的考生在難度較小的考試中成績也不會受到影響,而且會激發人的思維靈敏性。只要把焦慮感控制在這個水平和很短的時間之內,是不會影響心理健康的。

  若焦慮水平處於中度或重度焦慮上,就要引起重視。

  四、如何調整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症狀易出現一些身體的異常現象。譬如:腹瀉、頭痛、盜汗、口乾、臉熱、胸悶、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不好、多夢、有時大腦出現短時失憶等諸多平時未曾出現的症狀。這些“病症”多數是由於考生對考試“恐懼”引發的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從而造成的器質性或非器質性疾病,俗稱考試焦慮“綜合症”。

  調整考試焦慮情緒町從如下三個方面人手。

  ***一***考前心態調整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有的同學在諮詢中談到:“老師,我在重要考試的前幾天總是很緊張,原本想快考試了多看點書,可是怎麼也看不進去,心裡很煩。想早點睡覺吧,可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怎麼辦?”

  1.保持平和的心態

  ***1***不要把考試看得太重,它只是你最近一段學習成果的檢測。請同學們記住:嘗試但失敗了所需要的勇氣,並不比嘗試而成功了所需要的勇氣少。

  ***2***考試前一天不要過早入睡,易導致失眠。

  2.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考試時怯場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加以克服,如積極的自我暗示,做做深呼吸等。以下是一些自我暗示用語,大家不妨試試看。

  A.上次考不好,並不代表這次考不好;B.不要緊,考試按時交卷就可以了;C.今天精神真好,我一定能考好;D.緊張是正常的,沒關係,做個深呼吸,放鬆。

  ***二***考試時心態調整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有的同學在諮詢中談到:“老師,我這次期中考試的時候特別緊張,平常會的題怎麼也想不起來,有一段時間腦子裡一片空白,所以我這次考得很糟,平常的努力都白費了,怎麼辦?”

  1.掌握一定的放鬆技術

  ***1***冥想放鬆法。在安靜的考場中,回憶過去一件愉快的事情,想得越具體、越生動、越形象越好。或者想像一件令自己稱心如意的事情或畫面,可以是自己沒有經歷過的美好設想。

  ***2***呼吸放鬆法。請同學按指導語做以下練習:放鬆地坐在椅子上,雙眼微閉,兩腳著地雙手自然放在膝上,與肩同寬。然後集中注意進行腹部深呼吸3—4次。吸氣時用鼻慢慢地吸,先擴張腹部***腹壁隆起***再擴張肺部,吸足氣屏一屏氣,然後同時用鼻與嘴將氣慢慢吐出去,同時使腹壁下陷。這個過程為一次深呼吸。

  2.重度的考試焦慮採用“系統脫敏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條件反射的原理,在放鬆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使學生對考試的過敏反應逐漸減弱,直至消除。

  ***三***考後心態調整

  高中心理健康課教案預設分類

  【心理諮詢案例分析】有的同學在諮詢中談到:“老師,這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我心情特別不好,同學和我說話也不願理。其實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原本不是很傷心,心態也能在短時間內調整好,我想下次再努力就好。可是,我父母表現得比我還緊張,總指責我,還說如果我再考不好,不好好複習。考不上大學,我對不起他們。我越想壓力越大,越學不進去,真想找個沒人的地方發洩一下。我該怎麼辦?”

  l.適當地宣洩情緒

  ***1***寫日記:可以把考試結束後的所思所想記錄在日記裡,這是你在青春期心路歷程上成長的見證。同時,也可以讓你理清思路,認真地總結一下期中考試失敗的原因。

  ***2***適當地哭泣:心理學家說,“有時候,眼淚是一劑良藥;是不良情緒的宣洩。”

  ***3***向朋友***包括長輩***傾訴:向同齡人傾訴煩惱可以喚起情感的共鳴,但我建議大家也可適當地選擇向一些年長的朋友傾訴,他們可以給你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4***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如,到操場上踢足球、甚至到空曠的地方大聲喊幾嗓子宣洩一下等,都會起到放鬆的效果。

  2.學會轉移自己的情緒

  ***1***音樂療法。適當地聽一些柔和明快的音樂可以達到調整情緒的目的,但不要長時間地用來麻痺自己,這樣做不僅達不到調整情緒的目的還可能會導致耳膜受損。另外,自彈自唱也是調整情緒的一種方法。

  ***2***環境調整法。考試過後,自己的心緒不寧時可以散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3***適當的自我評價。恰當地分析考試失利的主客觀原因。

  ***4***從容地面對父母的壓力。

  這裡,我想和大家說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人之常情,我們的父母也不例外。你可以將你的感激和焦慮告訴父母,讓父母知道他們的關心讓你感到壓力,你不希望他們把你當做小孩子,你已經長大,你已經懂得了高考的重要性。當然對待這種來自家長的壓力。除了要求家長合理處理外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也需作一下調整,我們不妨從認知上重新認識這種期望。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一種人的本能,這種本能從他們升級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自然地產生了,可以說這是一種天性,這種愛不會以子女的成就差異發生變化。雖然父母對我們不太理想的考試成績會表現出焦慮,甚至會有一些指責,這也是親人問親情的自然流露。反過來說,你對父母的愛感到壓力,這也是一種愛,一種對父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