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養殖前景
海馬,在中國素有“南方人蔘”之稱,因為海馬的藥用價值挺高,所以未來海馬的發展前景還是可以期待的。下文是,歡迎閱讀!
如何
海馬養殖屬於特色養殖領域,主要適應於特色水產養殖與育種、資源、保護、觀賞產業、功能食品和醫藥材料等領域。中國是最早開始進行海馬養殖的國家。1958年,廣東汕頭海水養殖場開始海馬養殖並取得一定成功。1969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廣東近海的三斑海馬引入青島並試養成功。1978年,中國開始新一輪海馬養殖熱潮,溫州等地引入廣東的三斑海馬,成功實現海馬北移人工養殖並獲得成功進行了產業推廣。但受病害嚴重影響,此後海馬養殖陷入低迷期。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種質改良技術的突破,海馬養殖又逐漸恢復過來。中國的新一輪海馬養殖始於2009年,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產業化階段。與中國相比,國外的海馬養殖規模較小,而且價格高,主要用於觀賞用途。
儘管現階段我國的海馬養殖已進入產業化的階段,但普遍面臨著種質退化及繁殖效率低的問題,特別是種質問題,有可能是影響海馬規模化養殖的最大難題。海馬養殖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這也是海馬養殖的一個瓶頸。經過研究發現,影響海馬幼苗成活的關鍵因素是:開口鉺料、以及幼齡以後的鉺料轉換,特別注意的是脂肪酸是維持海馬幼苗成活的重要因子。
據統計,海馬常見的病害型別有30多種,危害最大的主要是以下三種:腸炎、爛尾、氣泡病。要想減少病害的損失,就需要我們加強水質調控、營養強化和種質優選等,做好預防工作,提高海馬養殖的效益。
當然,要想擴大海馬的養殖規模和產業,就要考慮高密度健康養殖模式。在產業化海馬養殖過程中,建議實施“一邊產業養殖,一邊親本選育”模式,能有效地避免種質退化等問題。同時,還要探討更多的工廠化養殖模式。
海馬如何繁殖
海馬和海龍的雌雄鑑別很簡單,就是雄魚有腹囊***俗稱:育兒袋***,而雌魚沒有腹囊。
雄性海馬確實從不跟它們的孩子一起玩耍,但是它們在另外一個方面勝過人類父親———生育後代。海馬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
雄海馬的腹部、正前方或側面長有育子囊。交配期間,雌海馬把卵子釋放到育子囊裡,雄性負責給這些卵子受精。雄海馬會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子囊裡,直到它們發育成形,才把它們釋放到海水裡。
海馬並不是雌雄同體,海馬只是雄性孵化。每年的5月-8月是海馬的繁殖期,這期間海馬媽媽把卵產在海馬爸爸腹部的育兒袋中,卵經過50-60天,幼魚就會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生出,所以說是海馬爸爸負責育兒,雖然爸爸不是真的生小孩,但是孵化還是需要爸爸來完成。爸爸的育兒袋只是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卵還是來源於媽媽。8-9月為盛產期,漁民常於此時用張網捕捉。
海馬有什麼不同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