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人教版

  寫好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主旨要明確首先確定要寫什麼,為什麼要寫。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一

  緊張充實的一學期就這樣走到了盡頭,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1***、***2***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深感責任重大,絲毫不敢放鬆自己,需要探索的東西多,教學任務繁重。但是經過一個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我與學生的關係處理得比較好,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可以說完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回顧一學期的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現總結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為一名教師,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平時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會議,並經常注意翻閱報紙和雜誌,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動態和教育資訊,學以致用,時刻調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隨時跟上時代的發展,合乎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為人師表方面,嚴格遵守“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謹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堅信教師無小節,時刻注意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向老教師看齊,敬業愛崗,誨人不倦。能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爭取讓他們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新型人才。

  二、 教學方面 我始終認為:如果教學不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替學生設想,只從主觀設想出發,那麼這樣的教學肯定會失敗。 備課時,我總要這樣反覆斟酌:這節課我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東西,哪些內容是必須講的,哪些內容是不用講的,哪些內容是學生可能感到很困難的,哪些內容可能是學生想不到的。必須講的內容,可以按照怎樣的步驟來講,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感到困難的內容,用什麼方法降低難度;怎樣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閱讀經驗來理解文字。 上課時,我努力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學思結合,教給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記筆記的習慣。新課結束,我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或詢問,或檢視,以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補缺補差。我極力避免滿堂灌的情況出現,我很注意讓課堂節奏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開始上課時,學生的心是不平靜的,這時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我的做法是:

  ①提前進班;

  ②把任務寫在黑板上;

  ③對那些不能及時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進行說服教育,說明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性。上課十分鐘左右,學生的心平靜了下來,進入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時我便抓住教學重點進行講解,以典型問題促進學生思考。這中間我注意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從不一講到底,也不會總是讓學生討論。我以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管採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讓學生脫離文字,不能脫離對語言的感悟。臨近下課時,學生有些疲憊了,這時,我會提醒學生整理好課堂筆記,總結一下本節課的收穫。

  三、努力方向:

  1、加強每節課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積極創設和諧,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要求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大膽表達。

  2、繼續夯實基礎知識,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抓住文字,吃透教材,紮實掌握文字的知識,多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把知識點落到實處。將“字詞關”、“課文關”、“背誦關”、“練習關”紮紮實實落實到位。作業設計要精,題型靈活,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3、以教材為基礎,並加大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辨的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並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提高書寫速度和質量。

  4.加強寫作訓練。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讓學生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要求學生寫好作文要反覆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做到精益求精。

  5、加強對學生的書寫要求、指導。 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範文二

  時光匆匆,一個學年倏忽而過。在這一年裡,常規工作踏踏實實,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和鑽研,勇於嘗試和創新,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標準,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成果。當然也還存在不少遺憾和不足之處,為促進後段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提高,現將相關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嚴格落實教學常規,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本期以來,我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常規,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穩步推進。堅持認真備課,全面鑽研教材,廣泛蒐集課堂素材,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序的教學流程,為提高教學效果做好第一步準備。按時上課,嚴格課堂秩序,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活潑的課堂交流和研討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思維。精心選擇作業,精練精改精評,加強知識點和能力點的落實。對學習有困難和出現問題的學生對其進行個別輔導,釋疑解難。在語文組的各項常規檢查和考測中,本人的備課、作業質量都得到了語 文組 老師的好評。

  其次積極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啟用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在我的課堂教學上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輕鬆、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課堂上充滿著平等、和諧與交流,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多方面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大部分學生的整體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為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本期我組織了“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每個學生都要參與課前演講,從選定主題、選擇內容到儀表儀態、實際演講等,都由學生自己組織,老師給與點評。堅持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語文感悟和表達能力都有極大提高。

  另外在教學中我堅持選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在平時教學中我適度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我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每節課都能恰當的設計運用多媒體課件,或設境,或提供資料,或音畫助學,或問題激發,取得了常規教學所達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最後一課》、《安塞腰鼓》等課文時,運用圖片、視訊朗讀等方式巧設美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化虛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還積極參與科組的教研活動,認真研討交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每週能準時參加集體備課,交流心得體會,與其他老師共同學習促進;認真參加聽評課活動,虛心學習,吸取好的教學經驗,學習好的教學方法。結合南開實驗學校學生基礎和學校教學要求,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運用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學習法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適應了實驗班教學需要,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初一年級備課組的“綜合性學習教法探討”活動中,我認真準備,積極探究,進行了“黃河,母親河”的課題演示課,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參與性強的教學過程得到了全體語文組老師的好評。

  經過一個學年的實踐和提高,我和學生們共同成長。學生在平時各種考試和活動中都取得了不小進步,x等多名學生的優秀習作被水濂文學期刊登載,得到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x同學在參加全國“愛母、敬母、助母”徵文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語文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部分學生語文基礎還是比較薄弱,部分男生作文表達能力還是不能令老師和家長滿意,這些問題還值得下學期繼續努力改進和加強。

  語文教學的根本是:重“雙基”,重拓展,重激發語文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大語文環境下學語文,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這是我的理念和追求,我將認真總結反思,不斷探究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爭取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範文三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3***班和***4***班語文教學工作本人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匯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比如在教<<黃河頌>>一文我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黃河的畫面,播放有關“黃河頌”的歌曲,從視覺和聽覺調動學生的情感;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黃河頌》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有的說:“文中序言部分“英雄氣概”這個詞就為下文要歌頌黃河作了提示……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水滸傳》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比如教<<登上地球之巔>>一文之前,我讓學生利用地理學科查詢有關珠穆朗瑪峰的資料.

  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