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如何進行自體清潔

  鳥類與飛翔有關的胸肌特別發達,約佔身體質量的1/5,它能發出強大的動力,牽引翼的扇動。鳥類有它自己的清潔方式。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鳥類自體清潔的方法吧。

  鳥類自體清潔的方法

  靠水邊生活的鳥類一般水沐浴,除了用水的,鳥類還有很多奇特的清潔方式

  LSS說的麻雀會用沙土給自身清潔,還有雞也喜歡用沙子

  喜鵲、烏鴉、椋鳥和鸚鵡等,喜歡讓螞蟻在身上爬過以進行清潔,喜鵲有時用泥灰攪拌著螞蟻來洗澡,飼養的椋鳥則會用檸檬來擦洗自己的羽毛。

  還有鳥類會展開翅膀,進行日光浴。

  有一些鴉科鳥喜歡停息在煙囪口展開翅膀,用煙來進行身體清潔。還有飼養人員觀察過烏鴉會火浴,用嘴啄取火舌在翅膀下緣反覆摩擦

  此外,還有用甲蟲、臭蟲、蘋果皮、各種漿果、樟腦、菩提樹皮等來清潔的,都是帶有各種酸性或刺激性的東西,可以驅逐鳥類身上的寄生蟲。

  為寵物籠鳥清潔身體的方法

  供觀賞的鳴禽,尤其是單籠飼養的鳴禽類籠鳥,多數種類甚喜洗浴,因此適時供給其適宜的洗浴用水及理想的洗浴環境十分重要。洗浴不但可以清除籠鳥體表的汙垢,而且也是籠鳥的最佳運動之一,可在洗浴中增加籠鳥的活力,給玩賞者增添樂趣。對觀賞籠鳥健康非常有利。

  一般籠鳥玩賞者認為:炎熱季節飼養籠鳥,每天洗一次,洗浴時間多選擇在下午;春秋季節的乾燥天氣,可每隔日洗浴一次;寒冷季節 在保溫環境中飼養的籠鳥,可每隔3~5天,選擇陽光充足的時刻,洗浴一次。每次洗浴的時間,需嚴格控制,體質弱天氣涼,則洗浴時間宜短。體質強健的籠鳥,天氣較暖,則可適當延長其洗浴時間,一般每次洗浴3~5分鐘,最長10~15分鐘。冬季洗浴後需增加環境溫度,促使羽毛速幹為宜。尤以小型鳴禽,有時可因洗浴後受寒造成死亡。

  有些個體最初洗浴,常有不適表現,不能主動入水洗浴的個體,可由人工從籠頂上方滴淋少量清水,用以引誘其入水洗浴,使其逐漸適應在較小的鳥籠內洗裕換羽期間的籠鳥可適當減少洗浴的次數,或停止洗裕籠養觀賞鳥的洗浴,需依據籠鳥的種類及其籠具情況,適當供給容器及浴水;有些精製籠具不宜經常浸水,則可在每次洗浴之前將籠鳥移入適宜籠具內***洗浴用粗籠***,待洗浴後再移回觀賞籠內飼養觀賞。

  鳥類的習性

  研究的結果表明,許多鳥類都進行季節性遷徙。在古北區陸地繁殖的589種鳥類中有40%的種類,總共大約50億隻鳥,每年要飛到南方去越冬,這還不包括在本區內遷徙的鳥類。在加拿大繁殖的雀形目鳥類有160種,其中120種進行遷徙,佔75% 。

  鳥類的遷徙往往是結成一定的隊形,沿著一定的路線進行。遷徙的距離有近的,也有遠的,從幾公里到幾萬公里。最長的旅程可要數北極燕鷗,遠到1.8萬公里。此鳥在北極地區繁殖,卻要飛到南極海岸會越冬。在遷徙時,鳥類一般飛得不太高,只有幾百米左右,僅有少數鳥類可飛越珠穆朗瑪峰。遷行時飛行速度從40~50公里/小時,連續飛行的時間可達40~70小時。

  許多鳥類在遷徙前必須儲備足夠的能量。這是對長距離的飛行的適應。能量的儲備方式主要是沉積脂肪。脂肪不僅為候鳥提供能量,而且脂肪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水分也能為身體所利用。許多鳥類因儲存脂肪而使體重大為增加,甚至成倍增加。例如北美的黑頂白頰林鶯和歐洲的水蒲葦鶯的體重一般為11克左右,但在遷徙前可達22克左右,所沉積的脂肪可供其飛行100小時左右。

  鳥類的遷徙行為也是在進行過程中產生的。由於環境不斷變化,自然也一直處於發展變化之中。即使到了今天,遷徙的行為仍在這些鳥類中形成和消失。例如野生的金絲雀從前是地中海地區的一種留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分佈區已擴充套件到歐洲大陸波羅的海地區,現在在地中海地區這種鳥仍為留鳥,但在新的分佈區內變成了一種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