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簡單方法

  現在的家長接觸了很多的教育孩子的理念,時下最為流行的觀點便是愛與自由,但是即使有這麼多的教育理念,家長還是覺得教育孩子很頭疼,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簡單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家長教育孩子的簡單方法

  一、規律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在現代多元的社會裡,看來似乎越來越不重要,因為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但對於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幼兒而言,合理正常的規律生活,對他的生長髮育、有效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我相信熬過夜加過班的家長應該很能體會不規律生活的傷害,何況一個孩子呢。

  同時,還有調查發現:小學裡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智商高,而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很有規律,下課後先去洗手間,再去飲水,上課聽講也認真,作業寫得也整潔。

  二、遵守常規

  現在的家長接觸了很多教育理念,最為流行的觀點便是愛與自由,認為“孩子天性自由”“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但是,請家長們注意,自由的前提是規則,不管不顧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中,規則是我們約定俗成、和平共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規則意識。畢竟,沒有人會喜歡公共場所大喊大叫的孩子。遵守常規就是讓孩子懂得規則、遵守,比如守紀律、懂規矩等。常規包括生活常規、幼兒園常規、社會常規等。

  孩子在家、在幼兒園期間不單單是安全保障、吃好睡好,正常的生活常規、良好習慣的調教更為重要。

  三、積極參與

  老師和家長都要去鼓勵孩子大膽參與,積極參與,鍛鍊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事應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腳、洗手絹和襪子,整理床鋪,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孩子手腳麻利、眼明手快的個人素養。

  漸漸地要讓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員,這個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學會為家庭建設做些什麼。請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利用金錢交換孩子做家務。

  四、獨立自主

  現代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要培養“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自主能力。

  孩子上學以後在學校裡會面對很多自己拿主張、做決定得事情,不要讓孩子太依賴,讓他自己根據情況作出正確得選擇,這樣學習寫作業時也不會非要大人“陪太子讀書”、“陪公主寫作業”,自己寫完作業後能獨立檢查,漸漸學會自理、自立。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終有一天他會離開你,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你不可能,也不可以照顧他一輩子。所以教給孩子自立,是給孩子進入社會的最好的禮物。

  五、文明禮貌

  人生活在社會裡,必須與他人打交道,“不學禮無以立”,和諧的集體生活靠每個人去相互營造!要教育孩子如何與人交流談話,進門前敲門但不粗暴猛烈,進門後隨手關門、向成人問好,主動換鞋等。

  告訴孩子這世界很美好,好人多,壞人少,學會向陌生人友好微笑,善待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在公共場所管住自己的嘴巴,只有做到我愛人人,那麼人人才會愛我。

  電話是孩子生活中常常接觸的,而6歲孩子應學會正常的接聽和***,如:“您好”、“請問您找誰?”、“需要我幫助嗎?”、“我可以幫您轉告”、“再見”等禮貌用語,避免“你誰呀?”、“他早走啦”、“去上班了”、“真煩人”等粗俗語言。

  六、清潔衛生

  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優良的個人衛生習慣,個人衛生與己有利於健康、與人出於尊重他人,生活中注意幫助孩子克服吃手指、摳鼻孔、揉眼、撓頭等不雅觀的小動作。

  同時還要教育孩子公共場合的衛生問題。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片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考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只要養成好習慣就行了。

  七、與人合作

  孩子未來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因此應該教育孩子從小知道團結他人、與人合作,藉助他人的力量最終雙贏。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更主要的是他明白別人比自己強。讓孩子懂得能與人分享的快樂最幸福、能與人分享的思想最有見解!

  有一個聰明的男孩,有一天媽媽帶著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闆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開啟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的動作。幾次邀請之後,老闆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

  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更重要的是,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他懂得凡事不只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的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聰明。

  父母教育孩子的建議

  1.給孩子提供一個被接納、尊重的氣氛

  這樣孩子的精神才能放輕鬆,在愉悅感中學習。最新的大腦研究表明,人在有樂趣、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能力是最高的。

  2.瞭解孩子為什麼即使抄作業也會抄錯

  在抄作業的過程中,孩子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導致他容易抄錯?有些孩子在抄寫英文字母p時,容易抄成q,這在有閱讀障礙的孩子中比較常見,是腦部生理因素造成的。然而,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很容易被父母斷定為是態度不認真,“抄都要抄錯”。

  3.聽孩子說話,做優秀的陪伴觀察者

  很多父母說到底,其實只是想要孩子聽自己的話,想要說服孩子。當爸媽沒有“想聽孩子說話”的心態時,就會很難聽到孩子的心聲。真正做好陪伴觀察者,才可能贏來孩子的敞開心扉。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絕對禁止高壓/打罵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關係。

  2、真正地無條件愛孩子,給予孩子精神意義上的愛。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時常對其鼓勵表揚。

  5、調正親子關係,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