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物理教案

  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名詞,我們平時都需要用到力,那你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意思嗎?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力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 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示意圖表示力。

  ***4*** 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瞭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能解釋有關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觀察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從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認識科學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點

  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圖表示力。

  教學難點

  力的概念

  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解釋有關現象。

  教學方法

  實驗法:通過學生實驗觀察物體運動狀態及形狀的改變,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過學生積極的探究活動,得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結論. 教具準備

  磁鐵、小鐵球、鐵塊、小車兩輛、旱冰鞋、彈簧、鋼尺***或鋼鋸片***、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投影圖片:少數民族體育專案——押加。

  教師講解:押加又稱為大象拔河,比賽中兩個人通過腿、腰、肩和頸用“力”拖動布袋互拉,以決勝負,引出力的概念。力是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常用的一個概念。也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節我們就來探究有關力的一些知識。

  二、新課教學

  ***一***、力

  1、力的概念

  學生閱讀課本,瞭解生活中與力有關的例項:

  人推車,人用了力,車受到了力;

  雙手拉彈簧,人用了力,彈簧受到了力;

  推土機推土,推土機對土施力;

  磁鐵吸引鐵定時,磁鐵對鐵釘施力。

  歸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兩一個是受力物體。

  2、分析例項:

  人推車——人是施力物體,車是受力物體

  雙手拉彈簧——人是施力物體,彈簧是受力物體

  推土機推土——推土機是施力物體,土是受力物體;

  磁鐵吸引鐵定——磁鐵是施力物體,鐵釘是受力物體。

  3、力的單位

  教師介紹:

  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學中對力的單位作了規定: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力的符號:F

  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這個字大家太熟悉了,在物理學中,“力”又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感受它。

  1、演示

  ***1***、甲圖用力捏橡皮泥,觀察橡皮泥的形狀有什麼變化;

  ***2***、乙圖用力拉和壓彈簧,看看彈簧的形狀***長度***發生了

  什麼變化。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用力捏橡皮泥時,橡皮泥的形狀發生

  了變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彈簧的長度伸長;在壓力的作用下,彈簧的長度縮短。

  讓學生再舉些例子然後自己根據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

  例如:1、射箭運動員拉弓射箭。***弓被拉開了,弓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2、用力捏充過氣的氣球。***氣球形狀發生了變化***

  結論: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2、演示圖7.1-2所示的實驗:小鐵球受到磁體的作用

  分析實驗現象並回答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

  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狀態。無論物體是從靜止到運動,還是運動速度或者方向發生變化,都可以認為是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

  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指物體的運動速度或方向發生了變化。

  由此得出結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