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步展的步伐,是解讀國家大政方針的有效途徑,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用!

  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十二五”工作回顧

  “十二五”是我省發展程序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和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這一重大使命,始終堅持八個發展取向,積極開展十大重點行動,深入實施“3341”專案工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1+1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意見及政策措施、“13685”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發展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各項約束性指標,基本實現預期性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這五年,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全省生產總值連續跨越兩個千億元臺階,預計年均增長10.5%,達到679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14.5:46.8:38.7調整到14.4:36.8:48.8,實現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變。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豐”,總產量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城鎮化率達到43.0%,比2010年提高6.9個百分點。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9件,是2010年的3.53倍;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30.3億元,是2010年的3.02倍;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0年的42.5%提高到50.3%,科技進步綜合指數從全國的25位提升到19位。戰略性新興產業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2.1%。以文化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旅遊綜合收入達到975億元,是2010年的4.1倍。蘭州新區生產總值達到125億元,是2012年國家批覆建區時的2.23倍。非公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8. 2%提高到45.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743.9億元,比2010年增長110.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到2964.6億元,比2010年增長101.9%。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23000元和6900元,年均增長11.4%和13.2%。

  這五年,我們始終堅持把扶貧攻堅作為最大任務,增加投入,加大力度,貧困地區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五年來,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43.8億元,是“十一五”的3.05倍;金融機構對貧困地區貸款餘額3310億元,是“十一五”末的3. 29倍。建制村道路通暢率由40%提高到82%。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在58個貧困縣實現全覆蓋,金融服務網點在貧困鄉鎮實現全覆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51%提高到80%。貧困村動力電覆蓋率達到94%。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102.8萬戶,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2.72萬戶63.48萬人。建成貧困村衛生室5600個。一、二類低保物件保障水平超過現行貧困線標準,實現政策性脫貧。出臺支援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特殊政策,統籌整合省級涉農扶貧資金增加革命老區扶貧投入,省級財政對民族地區州縣均衡轉移性支付補助係數高於其他地區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以上。扶貧物件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4.8%,高於全省農民人均收入增幅2個百分點;貧困人口減少到31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0.5%下降到15%。

  這五年,我們始終抓住政策疊加機遇,保持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支撐發展的條件明顯改善。充分發揮國家確定的蘭州新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等政策性戰略平臺作用,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3.9%,累計完成投資3.2萬億元。公路網總里程14.01萬公里,比2010年增加2.12萬公里,實現省際主要通道和市州所在地通高速公路、縣城通二級以上公路、所有鄉鎮和82%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新增鐵路運營里程1334公里,總運營里程達到4245公里,蘭新高鐵等鐵路開通運營,蘭州至中川城際鐵路建成投運。通航機場達到8個,年客運量突破900萬人次,其中中川機場客運量超過800萬人次。全省人民期盼半個多世紀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電力裝機容量達到4643萬千瓦,煤炭生產能力達到6700萬噸,建成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全省風光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252萬千瓦和610萬千瓦,居全國第2位和第1位。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96億元,建成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等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5.9%;農家書屋、廣播電視、農村電影放映、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實現全覆蓋;建成符合國家標準的各級各類博物館385個;建成集宣傳教育、科教普及、文體娛樂等為一體的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鄉村舞臺***11559個,佔全省行政村的72%。農村4M寬頻覆蓋率達到65%,行政村通寬頻率達到80%以上。

  這五年,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完成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省政府先後11批取消、調整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042項,削減幅度達到90%以上,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全部上網公佈。整合建立省市兩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程建設、政府採購、土地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醫藥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等全部進場交易。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新增政府債務全部納入預算實行限額管理。落實“營改增”試點政策,涉及的服務業領域減稅面達97%以上。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和企業年報公示制,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市場主體和註冊資金分別增長99.92%和344.4%。省屬監管企業集團層面完成公司制改革,5戶省屬企業的分類改革試點順利推進,其他省屬企業“一企一策”改革全面推開。創新投融資機制,新設立產業投資基金11億元和產業引導基金4億元,省級兩批推出220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專案,簽約專案70個、總投資1795億元。新設立甘肅銀行、蘭州農商銀行,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63萬億元,貸款餘額1.37萬億元,存貸比由64%提高到84.2%。新增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上市公司,完成直接融資2773億元,比“十一五”增長4.83倍。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獲科技部批覆並啟動建設,新設立20億元技術創新驅動基金。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結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全面推開,土地流轉率達到23.5%。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任務。完成整合不動產統一登記機構和職責改革任務。劃定林地和森林、溼地、沙區植被、物種等4條林業生態紅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工資制度和公務用車制度等改革順利實施。省直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基本完成。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開展,分級診療和醫師多點執業,以及中醫藥工作和健康促進模式改革全面推進。就業、教育等民生事業領域的改革穩步推進。

  這五年,我們始終堅持開放帶動,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著力開拓國內外市場,以開放促發展取得新進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世界500強企業35家、中國500強企業63家、民營500強企業74家,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21332.65億元,是“十一五”的3倍以上。制定並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出臺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獲國家批覆。“天馬號”、“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蘭州中川機場和敦煌機場對外開放,結束了沒有國際航空口岸的歷史。開通蘭州至迪拜、聖彼得堡、香港等16條國際和地區航線,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和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相繼封關運營,實現海關特殊監管區零的突破。蘭州海關實現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省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蘭洽會”設定絲綢之路國際展區並建立主賓國參展機制,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產能合作專案達到34項。連續5年成功舉辦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舉辦“亞州合作對話絲綢之路務實合作論壇”和“中國--中亞合作對話會”。在烏克蘭等國成立岐黃中醫學院和中醫中心。成立“絲綢之路”旅遊推廣聯盟。《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優秀劇目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成功商業演出。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締結友好省州和城市11對,開展人文交流互訪500多次,1184名中西亞國家學生來甘留學。

  這五年,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以迴圈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為重點,堅持資源迴圈利用,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基本完成國家迴圈經濟示範區建設任務,建設7大迴圈經濟基地,構建16條迴圈經濟產業鏈,實施35個省級以上園區迴圈化改造,培育迴圈經濟示範企業110戶。累計淘汰落後產能1327萬噸,減少能源消費量838萬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75%。城市生活汙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63%,14個市州政府所在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平均為80%,蘭州市榮獲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今日變革進步獎”。主要汙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任務。爭取國家生態建設投資72.5億元,提前完成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專案,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等重大生態工程積極推進,張掖黑河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實施天然林保護二期、三北防護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積1305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185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1. 86%。在1752個行政村實施綜合整治專案,建立國家級生態鄉鎮71個、省級生態鄉鎮397個、生態村462個。

  這五年,我們始終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實施十大惠民工程,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顯著提升。堅持每年都辦成一批惠民實事,財政用於民生的投入佔財政支出的77%以上。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96.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並實現全覆蓋,退休職工養老金、新農合補助、城鎮居民醫保、城市低保、農村低保、五保戶供養標準分別比2010年提高51.6%、217%,217%、86.3%、18***%、157.l%。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實施。率先在全國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累計為2萬多名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6.02億元。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實施棚戶區改造81.87萬套,發放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賃補貼13.66億元,解決近70萬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由39.68%提高到7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884.1萬人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惠及454萬名學生,中等職業教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部免除學費。公共衛生服務、城鄉醫療服務、藥品安全供應體系基本建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落實,近千萬人次計生群眾共得到50億元獎勵扶助和關懷救助。在全國率先完成省市縣三級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其他社會事業健康發展。舟曲泥石流、東鄉縣城滑坡等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岷漳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落實主體責任制,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加強災害預警和應急調查,健全專兼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平安甘肅建設深入推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針,深入開展“兩個共同”示範區建設,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

  2015年,我們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的部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克服外部需求收縮、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等不利因素,全力以赴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基本完成了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預計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1.6%,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取得這些成果實屬不易,為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奠定了更加紮實的基礎。

  各位代表!

  過去五年,是我省經濟總量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支援的結果,是省委科學決策和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艱苦奮鬥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和社會各界支援監督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甘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中央駐甘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援制甘肅發展的海內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

  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深切地感到,要實現甘肅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與以同志為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密結合省情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必須用足用好國家扶持政策,把政策機遇轉化為現實發展能力;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必須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努力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必須以人民群眾的期盼為奮鬥目標,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對我省經濟速度換擋、結構優化、方式轉變、動力轉換的態勢,我們在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上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欠發達仍然是基本省情,發展動力不足、不平衡的問題突出,加快發展的任務依然艱鉅;二是產業和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非公經濟比重低,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加快供給側改革、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依然艱鉅;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生態環境約束趨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任務依然艱鉅;四是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民收入低,公共服務水平不高,脫貧攻堅和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務依然艱鉅;五是經濟的外向度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差距大,創新創業內生動力不足,創新型人才缺乏,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任務依然艱鉅;六是政府效能、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提高,加強法治建設、提高履職能力、優化發展環境的任務依然艱鉅。我們將迸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問題導向,以更加科學的謀劃、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紮實的工作,努力把政府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負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託。

  “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階段,是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為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緊扣“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位一體”總體佈局,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根據《中共甘肅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緊密結合我省實際,在廣泛徵求意見、集中各方面智慧、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編制了《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分析了“十三五”時期的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大支撐、重大工程及保障措施。今後五年主要目標任務的基本考慮是:

  一、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長年均7. 5%的預期,總體考慮是,實現這一預期目標,可確保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超過萬億元,人均GDP達到5700美元左右,逐步縮小與全國的經濟發展差距、促進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從支撐條件看,“十二五”期間我省經濟年均增長10.5%,2015年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實現了8%的增速;“十二五”期間的投資效應將在“十三五”時期得到釋放,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之“十二五”期間我省打造的經濟、文化、生態三大政策性戰略平臺,仍然是國家支援的重點;同時,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脫貧攻堅戰略的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的程序進一步加快,我省將有一大批基礎設施、產業、民生等專案落地,對經濟增長將發揮重要的拉動作用。綜合考慮,我省“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速保持在7.5%是可行的。

  二、城鄉居民收入目標。確定“十三五”時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和9%的預期。從必要性考慮,一是符合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二是目前我省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處在全國後位,要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城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是必要的。三是居民收入是體現小康質量的重要指標,只有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才能順應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從可能性考慮,我省“十二五”期間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十三五”時期,隨著脫貧攻堅力度的加大和共享發展理念的落實,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將有利於促進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基於以上考慮,“十三五”時期突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和9%的增長預期,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脫貧攻堅目標。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十三五”時期的“一號”工程,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2015年末我省有貧困人口317萬。在工作部署上,“十三五”前兩年爭取每年脫貧100萬人以上,後三年抓好鞏固提高和衝刺掃尾工作,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只要我們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落實好省委省政府出臺的“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1+1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意見及政策措施,運用扶貧大資料管理平臺,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促進脫貧攻堅與“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融合聯動,是可以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

  四、基礎設施建設。為破解基礎設施整體滯後這一制約我省發展的重大瓶頸,“十三五”時期將繼續全面實施“6873”交通突破行動、“6363”水利保障行動。這不僅是促投資、穩增長的需要,也是支撐產業發展、增強發展後勁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能需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是解決好資金來源問題。“十二五”期間,我省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全面加強與全國性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建立專案資本金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推動直接融資,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問題拓寬了渠道。“十三五”時期,國家將加大對中西部地區交通、水利、資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只要我們抓住政策機遇、調動好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夠更好地改善全省基礎設施條件。

  五、創新驅動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提出到2020年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分別比“十二五”末提升5個百分點和4個百分點的預期目標,既是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情況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發展質量效益的必然選擇。我省高校和科研單位相對較多,具備一定的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十二五”期間,我省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了7.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了5.5個百分點。隨著一系列科技創新政策的落地實施,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步伐加快,蘭州科技大市場的建成執行,上海張江、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技術轉移甘肅中心的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機制不斷完善,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會持續增強。只要我們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繼續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政府服務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推進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培養集聚一批科技創新人才、企業家人才、金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現上述預期目標是有把握的。

  六、統籌協調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是我省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十三五”時期我們將堅持區域和城鄉統籌,在推動協調發展中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後勁,不斷提升發展的整體性。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關鍵是按照要素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要求,創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推動蘭州新區和大蘭州經濟區率先突破發展,加快河西走廊經濟區組團聯盟發展,促進隴東南經濟區整合協同發展,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加快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關鍵是統籌推進工業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推動教育、衛生、文化、養老等公共資源配置向農村延伸,建立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

  七、生態保護與環境建設。提出“十三五”時期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指標內,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12.58%、森林蓄積量達到2.62億立方米以上的目標,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我省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的重大責任。對我省來說,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可以爭取到包括生態補償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支援;國家批准的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及祁連山、“兩江一水”、渭河源區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等規劃的實施,有望獲批建設一批生態工程專案;國家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等林業重點工程,有利於我省自然生態系統的修復。同時,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的實行,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的構建,全社會環境意識和公眾參與度的提高,都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了保障。只要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力度,就能夠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專案標。

  八、文化產業發展。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這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舉措。我省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資源寶庫,具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資源。2013年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獲批建設以來,建成了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9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3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2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組建了一批骨幹企業,文化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只要我們發揮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平臺的作用,加快實施“1313”工程,就能夠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

  九、開放帶動發展。構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是國家賦予我省的戰略任務。始終不渝地堅持開放發展,是搶抓“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拓展發展空間的現實需要和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們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大力實施“13685”戰略,在互聯互通、國際產能合作、開放平臺建設、經貿技術交流、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時期,我們將通過優化開放型經濟發展環境、發揮蘭州新區等平臺作用、舉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提升對外航空和鐵路口岸的功能、加強企業“走出去”步伐、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十、基本公共服務。到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140萬人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2年、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4歲,這幾項指標都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直接相關。從就業看,“十三五”時期安排新增城鎮就業140萬人以上,高於“十二五”期間130萬人的預期目標,既考慮了經濟下行給就業帶來的巨大壓力,又考慮了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新產業、新業態、新的經濟增長點會產生新的就業需求,同時也考慮了就業對提高居民收入的支撐作用。從教育看,“十三五”時期將繼續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提高學前教育入園率、鞏固義務教育成果、提升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以及加大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力度,實現人均受教育年限9.2年的預期目標是有保證的。從社會保障看,提出“十三五”時期每千人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5.5張,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達到6.1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7%,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群、90%以上鄉鎮和60%以上農村社群,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35張,特別是改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條件,提高人民的健康素養水平。同時,我們將通過實現文化服務體系全覆蓋,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建立嚴格的責任體系和監管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社會安全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公眾對公共安全的滿意度。《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經大會審議通過後,省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以《綱要》為依據,編制若干專項規劃,具體分解和落實《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

  2016年主要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甘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安全發展,突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聚焦精準脫貧、結構性改革,加快新型城鎮化程序,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力保持合理增長,著力培育發展動能,著力全面深化改革,著力強化開放支撐,著力加強風險防控,著力保障人民生活,推動我省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整體提升,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10%,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00萬人以上,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1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佔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完成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在繼續用好國家適度擴大總需求政策的同時,必須緊緊抓住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點,對接用好中央確定的巨集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的五大政策支柱,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認真貫徹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完善落實“1+1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意見和政策措施,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著力在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短板上下功夫。

  加大扶貧投入力度。整合省級涉農資金568億元,切塊到縣統籌用於脫貧攻堅。省級和58個貧困縣按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級按1O%以上、17個插花縣按15%以上增列專項扶貧預算。繼續實施產業“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為貧困戶提供5萬元以內3年以下銀行免抵押免擔保小額信貸支援,由省級財政按基準利率全額貼息。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貧困村增設便民服務網點。實現村級互助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和有貧困人口的非貧困村全覆蓋。政策性農業保險優先在貧困村試點推廣,對貧困戶保險保費予以補助。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和民族地區的投入傾斜力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發揮扶貧資金效益。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完善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把扶貧搬遷同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新的安置區在縣城、鄉鎮、中心村、旅遊區、產業園區等有創業就業機會的區域佈局,並按照社群的標準規劃建設,健全憲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做到有商場、有學校、有衛生室、有文化體育場所。加快富民產業培育,切實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全年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搬遷4萬戶18萬人。

  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建成通村公路1.5萬公里,基本實現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解決26萬戶118萬人飲水安全不穩定問題,貧困地區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5%。加快農網升級改造,實現貧困村全部通動力電。繼續推進光伏扶貧試點。改造貧困戶危房14萬戶。加快貧困鄉村寬頻網路建設。

  培育壯大富民產業。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在50個貧困村開展旅遊扶貧試點。實施精準扶貧電商支援計劃。建立新型經營主體、龍頭企業、致富能人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支援貧困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生產工具等資源資產參股,或財政扶貧資金、社會幫扶資金等折股量化投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獲得穩定的分紅收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務輸轉。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落實教育扶貧各項政策措施,在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的貧困村和17個插花縣有實際需求的行政村建設幼兒園,完成“全面改薄”專案3500個。繼續實施面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戶和農村學生的專項招生計劃。實現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提高符合條件的貧困村村醫定額補助標準,選派9000名省市縣醫院醫生到基層醫療機構多點執業。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降低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鄉村舞臺***覆蓋率達到90%。

  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轉方式、調結構上取得突破,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186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000萬噸以上。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結合、種養加一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廣良種良法,提高甘南等牧區畜牧良種化水平,提升名優特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有效整合涉農科技資源,加大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力度。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和引導各類企業參與農村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高到51.5%。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發揮好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示範帶動作用;依託張江技術轉移中心等載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造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科技示範專案和示範企業。繼續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攻堅戰,通過政府資金參股投資,加大對中高階產業、產品和技術研發的扶持力度,支援戰略性新興骨幹企業加快發展。落實“中國製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和“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進質量強省與標準化建設,實施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加快重點行業和優勢企業智慧化改造,成立甘肅大資料公司,組建大資料研究院,推動北大“中國芯”、中核甘肅核技術產業園、蘭石集團高階裝備智慧製造產業園、中車集團電動公交大巴生產線、稀土公司輕稀土高純化技術改造、隴神戎發年產200億粒***片***現代中藥生產基地、民海生物30萬升牛血清產業化等重點專案建設。加快構建新能源產業體系,促進風光電等新能源就地消納。引導創新要素進入新材料、生物製藥及中藏藥、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產業,催生一批富有活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

  推進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制定去產能實施方案,因企制宜推動產能過剩行業產業重組,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支援其技改或實行並轉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採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殭屍企業”。從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資訊科技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的應用,啟動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支援企業技術升級和裝置更新,推動產業鏈延伸和產品結構優化。研究制定有針對性地降成本政策措施,促進企業內部降低運營成本,清理規範各類中介服務,降低各類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正稅清費,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減輕企業融資成本和財務負擔。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藉助舉辦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契機,加大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各級政府抓現代服務業的首位工程,努力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25%,旅遊綜合收入增長22%。著力加強科學規劃,加大政策、金融扶持力度,提高招商引資市場化運作程度,加快培育文化產業龍頭企業、產業園區、品牌產品、人才隊伍。加大基層文化集市建設力度,大力促進縣域文化產業發展。抓好大景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大力支援鄉村旅遊,推動河西、隴東南和沿黃市州三個片區旅遊聯動發展。加快建設蘭州中川航空物流園、蘭州***東川***國際港務區、中歐貨運班列編組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抓好國家公益性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試點,加快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建設,支援大型“物聯網”企業在甘落戶。推進寬頻網路建設,落實網路提速降費政策,支援“網際網路十服務業”的經營模式,推動面向生產、生活和管理的資訊消費快速健康增長。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推廣蘇寧雲商本地發展模式,扶持具有甘肅地方特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電商品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力爭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增長30%以上。實施養老和健康服務產業行動計劃,推動養老服務與醫療、健身、家政、保險等互動發展,抓好蘭州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等試點,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和模式創新。

  大力促進創業創新。全面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對創業創新企業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營造寬鬆的創業創新政策環境。組織實施創業創新平臺、創業創新示範園、科技創新園建設及農村創業富民和資訊惠民新業態培育發展等5大工程,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載體。鼓勵大中型企業建立專業化孵化器,帶動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抱團發展,實現企業集聚發展格局。推進張掖市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蘭州市城關區省級“雙創”示範區建設。

  支援非公經濟加快發展。認真落實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有利於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法治和市場環境。鼓勵非公經濟進入能源資源開發、社會事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旅遊和全民健身產業等領域,參與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和運營。實施普惠化扶持政策,完善貸款、擔保和風險投資體系,拓寬非公經濟融資渠道。開展面向科技型企業的專項服務行動,為其提供設計、資訊、試驗、檢測、新技術推廣、技術轉讓等服務。繼續推進“民企隴上行”等大型招商活動,吸引非公有制企業入甘興業,引導非公制企業開展國際合作。力爭非公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

  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專案建設。繼續實施“3341”專案工程、“6873”交通突破行動、“6363”水利保障行動,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建立省級專項基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建成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600公里、二級公路2000公里、農村公路2.1萬公里。力爭建成幹武二線、蘭州鐵路綜合貨場專案,爭取新開工建設蘭州至張掖三四線、中衛至蘭州客運專線等鐵路專案。完成隴南成州民用機場建設、敦煌機場改擴建,加快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前期工作。加快引洮供水二期、黃河甘肅段防洪、蘭州市水源地等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民勤紅崖山水庫加高擴建等專案。推進寬頻網路升級改造和寬頻進村工程。盡力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三、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認真落實各項改革舉措,加大向西開放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工作,建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完善“三張清單一張網”,加快推進“網上行權”,規範行政行為。繼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設企業信用資訊共享平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落實中央關於價格改革的系列部署,推進政府定價專案清單化和公開透明。推進行政綜合執法體制改革,重點在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執法頻率高、多頭執法問題突出、專業技術要求適宜、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領域推行綜合執法。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和服務平臺機制,擴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範圍。創新行業協會商會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加快農村綜合改革。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有利於脫貧攻堅的體制機制。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加強對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監管和風險防範。啟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試點,穩步推進隴西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加快國有林場改革。推進農墾改革和供銷社綜合改革,促進農工商融合發展,增強服務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能力。

  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對社會資本投資的經營收費不足以彌補投資成本的公共服務專案給予資金支援;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通過共同發起設立、入股參與各類投資基金和產業基金,放大財政資金槓桿效應和引導作用。積極引進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鼓勵上市公司、大型企業、融資平臺公司設立各類投資基金。完善投資監管方式,建立健全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專案統一程式碼制度、部門間監管聯動機制和投資專案資訊線上備案制度。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投資中介機構市場化改革,搭建良好的投資專案服務平臺。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貫徹落實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我省的實施意見,圍繞去過剩產能加大國有企業重組。完善困難企業下崗分流人員安置政策,做好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工作。繼續推進5戶省屬企業分類改革試點和其他省屬企業“一企一策”改革。加快省屬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省直部門管理企業改制脫鉤。制定省屬企業規範董事會實施方案及配套制度。探索職業經理人市場化選聘管理辦法。深化企業內部薪酬分配製度改革,開展企業員工持股改革試點。

  推進財稅金融改革。開展財政政策、制度、支出結構績效評價試點。積極推進“營改增”改革試點,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減輕中小微企業負擔。引進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加快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支援組建民營銀行、保險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做好省內企業上市培育工作,實施甘肅“新三板”和戰略新興板百家工程,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省股權交易中心功能,支援企業發行債券,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認真落實我省參與絲綢之路經漭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舉全省之力,努力將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辦成國家層面最有影響力的一流文化盛會,使其成為拉動我省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的新引擎。推進蘭州、武威鐵路口岸對外開放,加快嘉峪關機場口岸開放,爭取馬鬃山口岸早日復關。爭取獲准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開展口岸簽證業務。提升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運營服務水平,推動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升格為綜合保稅區,爭取我省申報的自由貿易區試點早日獲批。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產業對接,推動裝備製造、工程承包、輕工建材、民族用品、清真食品、農業科技、醫藥衛生等領域企業走出去開展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加強友城建設。辦好第二十二屆蘭洽會、第六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國際新能源博覽會等節會,擴大寬領域多層次合作交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力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10%以上。

  四、統籌做好城市工作和新型城鎮化

  認真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加大城市工作力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完善全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指導市州做好城市總體規劃和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的銜接,爭取將蘭州和天水納入國家城市群名單,爭取更多的城市進入國家支援發展的範圍。總結推廣“多規合一”國家和省級試點經驗,完善規劃編制技術標準體系,在17個縣市開展“多規合一”編制工作,有效銜接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依據法定規劃推進城市建設,嚴格執行規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提高規劃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推進金昌市、敦煌市、高臺縣、隴西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完成17個縣30個建制鎮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

  提升城市建設水平。以科學規劃為指導、創造良好宜居環境為中心目標,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把投入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公益性和基礎性領域。創新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模式,用足用好國家棚戶區改造、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汙水垃圾處理、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政策,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通訊電力、供水排汙、供氣供熱、垃圾處理、停車庫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結合人防工程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放開城市市政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市場,吸引社會資本直接投資建設。推進國家確定的白銀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指導市州構建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等各具特色的城鎮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產城融合,提高產業支撐能力,為農業轉移人口創造就業條件。加快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鼓勵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統籌推進教育、就業、社保、醫療、住房等領域配套改革,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對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對接國家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制定我省實施方案,棚戶區改造貨幣化補償安置率提高到50%以上。制定落戶城市農民工納入住房公積金保障範圍的政策。

  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明確城市管理部門的管理範圍、權力清單和主體責任,實現城市分級分層管理和重心下移。運用大資料促進城市服務管理,推廣蘭州市三維數字社會服務管理和嘉峪關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經驗,強化城市違章建築的處罰和拆除,為群眾提供精細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務。加快蘭州等7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推進城市管理現代化和智慧化。加強交通、環境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和城市流動人口管理,提高市政公共用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推進政府、社會、市民同心同向行動,實現共建共管共享。

  五、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公共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力度,著力補齊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短板,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落實更加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完善創業就業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幫助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5%以上,新增城鎮就業40萬人,輸轉城鄉勞動力500萬人。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試點,穩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各項社保標準。提商農村低保標準,把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納入低保範圍。實現社會保險“五險合一”資訊系統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卡通”全覆蓋。全面落實臨時救助制度,繼續做好救急難工作。鞏固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岷漳地震災後重建任務。

  精心實施惠民工程。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圍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辦好十件為民實事:***1***扶持1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基層一線就業;***2***提高城市低保標準1O%;***3***提高農村一、二類低保標準,實現與扶貧脫貧線“兩線合一”;***4***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省級補助標準15%; ***5***實現城鄉孤兒基本生活補助統一標準;***6***新建、回購、長期租賃公租房4.62萬套;***7***對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放生活補助;***8***對全省學前教育幼兒免保教費;***9***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免學雜費和書本費;***1O***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省內高職院校學生免學雜費和書本費。

  統籌社會事業發展。以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為目標,繼續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中教育特色發展,加強高等教育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推進繼續教育和特殊教育,支援民族地區提高雙語教育水平,加快建設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將其建成國家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改革的試驗區。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分級診療、醫師多點執業和縣級醫院重點專科、薄弱學科建設及區域醫學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健康促進模式改革,著力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全面實施居民健康卡工作,啟動省級區域衛生資訊平臺建設。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完善基層衛生機構執行機制和激勵機制,穩定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爭取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落實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持續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大力發展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的文化事業,推進張掖、白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加快農村和社群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大力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業。積極促進慈善事業和殘疾人康復工作。繼續推進“雙擁”共建,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順。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等群團組織工作。加強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港澳臺、測繪、參事、文史、地方誌、紅十字會、檔案等工作。

  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推進祁連山生態補償示範區建設,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在甘南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追究制度,在定西探索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水權交易和汙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建立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推進蘭州市排汙權交易試點。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爭取國家支援實施祁連山、渭河源、兩江一水等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協調推進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快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和黃土高原生態治理,完成營造林300萬畝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深入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計劃和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推廣蘭州等城市治理大氣汙染的成功經驗。加強水源地保護、重點流域水汙染治理、地下水汙染防治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強化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重點防控區域重金屬汙染防控。實施危險化學品和化工企業生產、倉儲安全搬遷工程。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強化節能監察,推進蘭州市節能減排示範城市建設,鞏固提升迴圈經濟示範區建設成果,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任務。

  六、加強各類風險防控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並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著力提高風險防控能力,營造生產安全、生活穩定、社會安定的公共安全環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進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堅持維權與維穩相統一,注重源頭預防和末端治理相結合,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落實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加強金融風險防範。落實國家去槓桿政策並制定實施方案,完善資訊共享和風險協同處置機制。開展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規範各類融資行為。嚴查帶有高槓杆屬性的金融衍生品,打擊非法集資和信用違約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強化公共安全管理。完善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推進安全生產監管資訊化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度,提高監管的專業化水平,及時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全面加強食品、藥品、農產品監管,推行網格化痕跡化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強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和環境隱患排查治理,對各類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嚴肅問責追責。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災害預防和應急救助能力。深入推進平安甘肅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

  各位代表!

  全面完成今年的各專案標和任務,對各級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將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認真履職盡責,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一是堅持理論武裝,在建設學習型政府上見實效。深刻領會黨中央關於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以立德,不斷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把學習作為一種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迸一步健全完善政府系統公務員學法用法制度,提高政府系統公務員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圍繞解決實際問題學習經濟、文化、科技、金融、城市治理等各方面的知識,學以致用,切實解決“知識恐慌”、“本領恐慌”的問題,提升做好各項工作的能力。

  二是堅持解放思想,在建設創新型政府上見實效。圍繞實現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把中央的政策吃透、本省的矛盾問題搞清、各項工作舉措做實,增強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能力和自覺性,不斷總結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實踐經驗,使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科學性、針對性和創造性。

  三是堅持依法行政,在建設法治型政府上見實效。落實中央《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把政務公開作為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公開方式,擴大政務公開參與,注重公開實效,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執行全過程。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四是堅持勤政廉政,在建設廉潔型政府上見實效。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規定,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切實改進作風。全面落實省委黨風廉政建設“3783”主體責任體系,加強對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工作,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四風”和腐敗問題,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五是堅持求真務實,在建設責任型政府上見實效。把督促檢查貫穿於政府工作的全過程,完善常態化督查工作機制,注意督查實效。整治重佈置、輕落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問題,樹立言必行、行必果和定了就幹、幹就幹成、幹就幹好的施政新風,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和高質量完成。

  六是堅持履職為民,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上見實效。始終把人民的期盼作為奮鬥目標,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瞭解群眾意願,使政府做出的工作部署、出臺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意願,把更多的公共資源向民生傾斜,更好地為基層、為企業、為群眾服務,認真解決群眾關切的利益問題,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各位代表!

  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巨集偉藍圖,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省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努力實現“十三五”的良好開局,為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下一頁更多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