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書法展作品

  在第十一屆書法展上,展出了很多精彩的優秀作品,讓我們一同來欣賞這些優秀的書法作品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書法中求古不求新

  對於一般的藝術來說,必須立足出新。書法除外。古人論書雲:“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中國藝術裡有一句話叫“藝無古今”,評價書法作品從來都是以水平高低而論,從來沒人用新舊來衡量。古人講:“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可以看看拍賣市場上,中國書畫越古越貴,古人的幾行字,可以天價,就是當今的大師還趕不上一個零頭。書法上凡是刻意求新的都不會長命。藝術與科學不同。科學可以從前人達到的最高水平上起步,成功了他可以爬得更高,如同體育比賽,總會有人不斷打破過去的“世界記錄”,過去的成果和成績只能放在書本里、陳列館裡,而藝術則不同,歷史上的傑作會永葆青春,書法藝術則更明顯,閱讀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可能會令人大傷腦筋,但欣賞《蘭亭敘》一定會使你感到心境的愉悅。因此,我認為學書法必須追求古風。怎麼體現時代精神?你放心,當代書家所處的時代反映出的風貌會自然與前人拉開距離,要追求時代性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書法創作的最佳狀態是,寓古寓新,不古不新,見古見新,亦古亦新,始終與傳統保持一種一脈相承,難割難捨的因緣關係,同時又產生一種若即若離,似是而非的天然境界,方能夠理愈積而愈精,氣彌煉而彌粹,醞釀已久,爐火純青,不期然而適然得之。

  最後講幾句關於書法的明天。書法在時光的隧道里穿梭,以其不變的文化基調,衍生出千姿百態的生命風采,使一個個中華文明的不同發展時期立體起來,豐富,她使中華文明引以為驕傲和自豪。正因為她的古老,她才顯得年輕;正因為她的厚重,她才具有無法顛覆的文化元素。她的經歷,她的輝煌是我們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她是一條看得見的紐帶,串聯起五千年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我相信,書法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