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寫的風箏預習資料

  由魯迅先生寫的風箏是一篇怎樣的文章呢?魯迅先生想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什麼思想感情?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部分

  1、作家作品: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省紹興市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裡。

  2、背景知識:

  《野草》,散文詩集,1927年北京新書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徵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收有《這樣的戰士》、《風箏》、《淡淡的血痕中》、《一覺》、《希望》等。

  《風箏》寫於1925年1月24日,這一天恰逢舊曆年正月初一,刊於同年2月2日出版的《語絲》週刊第12期,後來由作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風箏》發表以後,它的抨擊傳統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鋒芒卓然畢露,受到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魯迅先生同時另有一篇《我的兄弟》題材一樣,人物相同,不過只敘寫了拆毀兒童玩具風箏的錯誤,而《風箏》一文卻挖掘了更深刻的思想內涵。

  第二部分

  1、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2段***,“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

  第二部分***3、4段***,當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風箏給他造成的傷害。

  第三部分***5~8段***,時過境遷,“我”為當年的行為感到深深的自責。

  第四部分***9~12段***,“我”想討弟弟的寬恕,小弟已全然忘卻,這更平添了“我”心頭的沉重。

  2、中心意思:

  文章回憶兄弟之間的一件往事。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精神的虐殺”。時隔久遠,但我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已全然忘卻,每憶及此,感到一種“無可把握的悲哀”。

  3、寫作特點:

  本文語言平實、選材精巧、結構別緻,使《風箏》這篇作品不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第三部分

  《風箏》回憶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並由此抒發了自己懺悔、自責的思想感情。“我”向來不愛放風箏,並且不允許自己的小兄弟放,一次還粗暴地毀掉了他苦心孤詣做好的風箏。但是後來,在“我”接觸了外國教育方面的書籍後,卻發現自己做錯了,於是非常懺悔,渴望得到補救。但當“我”對已屆中年的小兄弟提及此事時,小兄弟已經忘卻。對此,“我”不僅沒有釋然,反倒心情更加沉重。

  在整個故事當中,至少有兩點是發人深省的。其一,“我”對小兄弟粗暴的傷害,用魯迅先生的原話叫“精神的虐殺”。一個純潔無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願望,只因有悖於成年人的“信條”就被扼殺,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一種悲劇的意味。在文中,“我”的沉重和悲哀被一再地強調,這不僅有力地表現出魯迅先生一貫具有的自我批判意識和自我反省意識。更為重要的是,表達了作者對這種摧殘人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惡痛絕。其二,當多年後“我”又面對小兄弟準備道歉時,他卻表示已經忘卻此事,“我”聽後不僅沒有解脫,心情反倒更加沉重。因為當年的虐殺者和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卻已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在篇末,作者寫到:“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這裡“肅殺的嚴冬”和開頭“春日的溫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春”的摯愛和對“冬”的憎惡。這裡的“春”可以理解為美好的事物、幸福的生活,而“冬”則是黑暗的社會制度、壓抑的民眾生活的象徵。

  那麼為什麼“我”會發覺自己少年時對小兄弟的舉動是粗暴的呢?是因為“我”後來閱讀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從書中“我”知道了:“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由此,我們又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做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後的事情,只有科學思想,才能照亮中國人的行為。

  總之,《風箏》由“精神虐殺”所引發的深沉自責開始闡發,對眼前的“社會虐殺”給予強烈的揭露和抗議,將自我批判和社會批判成功地結合起來,是一篇意蘊深厚、發人深省的散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