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句式及用法總結
文言文句子翻譯,是學習文言文的主要訓練方法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例如: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蘇軾《石鐘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6、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1***“......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5***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
***二***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兩大型別:一是有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例如: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裡的“見”不表被動,它是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5.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鑑》***這裡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木,***草木***盡死;***蛇***以齧人,***人***無御之者。
***2***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謂語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
3、省略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
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譯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於***河南,臣戰***於***河北。
5、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四***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1、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傳》李朝威
***3***介詞賓語提前:
奚以知其然也?《逍遙遊》〈莊子〉
介詞賓語前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東鄉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惟你是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語後置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3、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例如: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覆之以掌。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荀子〉
4、主語後置:***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5、固定句式
***1***"……孰與……"、"……何如……"。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捨。
***2***得無...該不會,表示揣測的疑問詞。
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蒲松齡
***3***“無乃…與?”恐怕…吧
求,無乃爾是過與***同“歟”,語氣詞***《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4***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麼要…呢。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5***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勸學》〈荀子〉
***6***奚以…為,哪裡用得著…呢,表反問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莊子〉
***7***…之謂也,…說的就是…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8***"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9***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10***唯……是“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物件的唯一性
***11***豈……哉***乎***、獨……哉,意思是難道……嗎。例如: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
***12***與其…孰若…、與其…寧…,可譯為與其…不如***寧可***…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鴻門宴》***
與人刃我,寧自刃。***《魯仲連傳》***
***13***"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例如: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麼辦呢?***
四、實詞的判斷方法
1、課文求義法
文言文閱讀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都在課本中學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課內文言文要充分重視,步步夯實。
2、成語印證法
即藉助成語來推斷實詞詞義。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成語的含義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為我們推斷實詞詞義提供了方便。如:
“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聞名遐邇”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邇”對應“遠”。把“近”的意思套進原句去,語意很通順。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邇”也是“近”的意思。
3、結構求義法
古漢語相對於現代漢語在語言結構上更具對稱美,上下文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依據這一特點,可有效幫助我們理解詞義。
有時藉助整齊的句式,還可以先推斷出一個詞的詞性,進而推斷出這個詞的正確意思。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詞性可以更準確地推出詞義。我們在閱讀文言文時,可以先確定它在文中做什麼成分,然後確定詞性,進而確定詞義。
5、形訓求義法
運用形訓,即通過字形結構的剖析釋義。分析字形能說明字的本義,有助於我們瞭解詞的本義,也有利於我們去推斷詞的引申義或其他義項。
許慎的《說文解字》主要是憑字形來說明字的本義的。漢字中的形聲字佔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義符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6、音訓求義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試著找通假關係,從而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
語言裡的“詞”是音義結合物,古人在記錄語言裡的某一個“詞”的時候,往往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書寫,有時寫成這個樣子,有時寫成那個樣子。後人便稱之為通假。
通假字的特點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種情況: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聲母相同***雙聲通假***。如“亡”通“無”,“胡”通“何”。
③韻母相同***疊韻通假***。如“信”通“伸”。這一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山重水覆疑無路”的時候,掃除古文閱讀上的障礙。
這裡,再略舉幾例說明這種現象。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受”通“授”,義為“給予”。
②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孰”通“熟”,義為“仔細”。
③***陳涉***趣趙兵亟入關。***《史記·陳涉世家***對“趣”字按其字面無法解釋,如聯絡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後參照,可推知“趣”通“促”,意為“催促”。
以上幾種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應該在擁有紮實的課內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上下語境,綜合考慮,靈活運用。
五、虛詞的推斷方法
1、對照比較法。
就是熟記一些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子,將句子、意義和用法一同記住,在做題過程中,將給定的句子與典型例句進行比較,推出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虛詞判斷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們可以熟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孫視之不甚惜”等三個句子,我們可以分清它們的用法分別是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代詞。
2、語境推斷法。
就是聯絡語境作具體分析,判定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的方法。
3、“刪”“換”“代”法。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刪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刪除或替換虛詞後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語法知識判別虛詞意義,首先將句子主幹抽出,劃分句子成分,而後看虛詞的功能。
一般來說,代詞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浯;副詞充當句子的狀語;介詞往往與名詞、代詞組合構成介賓短語充當句子的狀語、補語;連詞在句子中只起連線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動態或語氣。
5、句式分析法
常用句式參考第三大點。
①多於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後置句,“於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於”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蘇軾《石鐘山記》***
是定語後置句,“石”是中心語,“鏗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