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使用
所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按某種形式搭配組合起來,以調節總需求,最終實現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平衡。以下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使用的相關資料,小編為您分享。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使用
所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按某種形式搭配組合起來,以調節總需求,最終實現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平衡。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種模式: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雙鬆”政策
鬆的財政政策和鬆的貨幣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經濟。一方面通過減少稅收或擴大支出規模等鬆的財政政策來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但也會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法定準備金率、降低再貼現率、買進政府債券等鬆的貨幣政策增加商業銀行的儲備金,擴大信貸規模,增加貨幣供給,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減少鬆的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使總需求增加,其結果是可在利率不變的條件下,刺激了經濟,並通過投資乘數的作用使國民收入和就業機會增加。這樣可以消除經濟衰退和失業,比單獨運用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更有緩和衰退、刺激經濟的作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搭配所適用的經濟初始狀態是:***1***存在比較高的失業率;***2***大部分企業開工不足,裝置閒置;***3***大量資源有待開發;***4***市場疲軟、沒有通脹現象;***5***國際收支盈餘過多。在此狀態下,這種搭配模式一方面會刺激對進口產品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盈餘,另一方面對推動生產和降低失業率有促進作用。這種模式能夠短時間內提高社會總需求,見效迅速,但運用時應謹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會造成通貨膨脹的危險。
2、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即“雙緊”政策
當經濟過度繁榮,通貨膨脹嚴重不足時,可以把緊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配合使用。這就是說通過增加稅收和減少政府支出規模等緊的財政政策壓縮總需求,從需求方面抑制通貨膨脹。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緊的貨幣政策增加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會使利率提高,投資下降,貨幣供給量減少,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同時,由於緊的財政政策在抑制總需求的同時會使利率下降,而通過緊的貨幣政策使利率上升,從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總需求的作用。其結果可在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抑制經濟過度繁榮,使總需求和總產出下降。實施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搭配的初始狀態是:***1***、經濟處於高通貨膨脹;
***2***、不存在高失業率;***3***、國際收支出現鉅額赤字。削減總需求一方面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保證貨幣和物價的穩定,另一方面有助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減少國際收支赤字。但是,這一模式如果運用不當往往會造成經濟停滯的後果。
3、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這種政策組合的結果是利率下降,總產出的變化不確定。具體說來這種模式在刺激總需求的同時又能抑制通貨膨脹,鬆的財政政策通過減稅、增加支出,有助於克服總需求不足和經濟蕭條,而緊的貨幣政策會減少貨幣供給量,進而抑制由於鬆的財政政策引起的通貨膨脹的壓力。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搭配適宜的條件是:***1***、經濟停滯不前,甚至衰退;***2***、社會總需求不足;***3***、物價穩定,沒有通貨膨脹跡象;***4、***失業率高;***5***、國際收支赤字。在這種條件下,用鬆的財政政策來拉動內需,對付經濟衰退,用緊的貨幣政策來減少國際收支赤字,調節國際收支平衡,從而有助於促進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均衡。
4、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相反,這種政策組合的結果是利率上升,總產出的變化不確定,一方面,通過增加稅收,控制支出規模,壓縮社會總需求,抑制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採取鬆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應,以保持經濟適度增長。實施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搭配的適宜條件是:***1***、經濟過熱;***2***、物價上漲、通貨膨脹;***3***、社會失業率低;***4***、國際收支出現過多順差。在此狀態下,採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的配合是適宜的,前者可以用來對付通貨膨脹,後者可用來減少過多的國際收支盈餘***通過刺激進口和以低利率刺激資本流出***,從而有助於促進巨集觀經濟的內外均衡。 可以看出,上述四種組合各有特點,在現實生活中,這四種政策搭配與選擇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採取哪種形式,應視當時的經濟情況而定,靈活、適當運用。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這是一個重點需要把握的問題。
在我國財政與信貸是國家從巨集觀上集中分配資金的兩條不同的渠道,兩者雖然都能對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進行調節,但在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這種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兩者的不同作用。
***一***兩者的作用機制不同
財政是國家集中一部分GDP用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因而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財政居於主導地位。財政直接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並對集中起來的國民收入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再分配。因此,財政可以從收入和支出兩個方向上影響社會需求的形成。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大體確定,因而財政收支的規模大體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單位和個人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也就大體確定了。比如,國家對個人徵稅,也就相應減少了個人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對企業徵稅或國家對企業的撥款,也就減少或增加了企業的投資需求。銀行是國家再分配貨幣資金的主要渠道,這種對貨幣資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並不直接參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國民收入分配和財政再分配基礎上的一種再分配。信貸資金是以有償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資金盈餘部門和資金短缺部門之間進行餘缺的調劑。這就決定了信貸主要是通過信貸規模的伸縮影響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形成。至於信貸收入***資金來源***雖然對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形成不能說沒有影響,但這種影響一定要通過信貸支出才能產生。比如,當社會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過旺時,銀行採取各種措施多吸收企業、單位和個人的存款,這看起來是有利於緊縮需求的,但如果貸款的規模不作相應的壓縮,就不可能起到緊縮需求的效果。
***二***兩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從消費需求的形成看,包括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兩個方面。社會消費需求,基本上是通過財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財政在社會消費需求形成中起決定作用。只要在財政支出中對社會消費性支出作適當的壓縮,減少社會集團的購買力,社會消費需求的緊縮就可以立即見效。而銀行信貸在這方面則顯得無能為力。個人消費需求的形成則受到財政、信貸兩方面的影響。在個人所得稅制度日趨完善的情況下,財政對個人消費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響的。而銀行主要是通過工資基金的管理和監督以及現金投放的控制,間接地影響個人的消費需求。至於說銀行對個人消費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響,也主要是體現在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上。但居民儲蓄存款畢竟可以隨時提取,因而這種影響的力度就不像財政那樣大。再從投資需求的形成看,雖然財政和銀行都向再生產過程供應資金,但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在我國現行體制下,根據財政、銀行在運用資金上無償與有償的不同特點,固定資產投資理應由財政供應資金,而流動資金投資一般由銀行供應資金。雖然隨著銀行信貸資金來源的不斷擴大,銀行也發放一部分固定資產投資貸款,但銀行的資金運用的重點仍是保證流動資金的供應。從這裡也可看出,財政在形成投資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結構的合理化,而銀行的作用則主要在於調整總量和產品結構。
***三***兩者在膨脹和緊縮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經濟生活中,有時會出現需求不足、供給過剩,有時又會出現需求過旺、供給短缺。這種需求與供給失衡的原因很複雜,但從巨集觀經濟看,主要是由財政與信貸分配引起的,而財政與信貸在膨脹和緊縮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別的。財政赤字可以擴張需求,財政盈餘可以緊縮需求,但財政本身並不具有直接創造需求即“創造”貨幣的能力,惟一能創造需求、創造貨幣的是銀行信貸。因此,財政的擴張和緊縮效應一定要通過信貸機制的傳導才能發生。比如財政發生赤字或盈餘時,如果銀行相應壓縮或擴大信貸規模,完全可以抵消財政的擴張或緊縮效應;只有財政發生赤字或盈餘,銀行也同時擴大或收縮信貸規模,財政的擴張或緊縮效應才能真正發生。問題不僅在此,銀行自身還可以直接通過信貸規模的擴張和收縮來起到擴張和緊縮需求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銀行信貸是擴張或緊縮需求的總閘門。
正是由於財政與銀行在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這就要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必須配合運用。如果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會產生碰撞與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從而減弱巨集觀調控的效應和力度,也難以實現預期的調控目標。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時滯
經濟學家認為,良好的經濟政策不僅是單純的政策配合問題,還要把握住運用政策的時機。因此,政府在利用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來解決經濟問題時,應當考慮到時滯***time lag***問題。
從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來說,財政政策的實施一般會產生下列五種時滯,依次為:認識時滯、行政時滯、決策時滯、執行時滯以及效果時滯。認識時滯是指從經濟現象發生變化到決策者對這種需要調整的變化有所認識所經過的時間,這段延遲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於行政部門掌握經濟資訊和準確預測的能力。行政時滯也稱為行動時滯,是指財政當局在制定採取何種政策之前對經濟問題調查研究所耗費的時間。這兩種時滯只涉及行政單位而與立法機構無關,也就是說,這兩種時滯只屬於研究過程,與決策單位沒有直接關係,經濟學稱之為內在時滯。內在時滯的長短,一方面取決於財政當局收集資料、研究情況所佔用的時間以及採取行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取決於當時的政治與經濟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實現的目標較多的情況下,必須對政策目標的優先順序進行選擇。
與內在時滯相對應的是外在時滯。外在時滯是指從財政當局採取措施到這些措施對經濟體系產生影響的這一段時間。主要包括三種時滯:***1***決策時滯是指財政當局將分析的結果提交給立法機構審議通過所佔用的時間;***2***執行時滯是指政策議案在立法機構通過後交付有關單位付諸實施所經歷的時間;***3***效果時滯是指政策正式實施到已對經濟產生影響所需要的時間。這三種時滯與決策單位發生直接關係,而且直接影響社會的經濟活動,故稱為外在時滯。由於經濟結構和經濟主體的行為具有不確定性,很難預測,因此,外在時滯可能會更長。圖14—4表明了財政政策時滯的先後次序及其內容。
實際上,貨幣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也存在著上述五種時滯。就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時滯長短比較而言,內在時滯只涉及經濟問題的發現與對策研究,這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說,大體一致。因此,就內在時滯而言,無法確定這兩種政策孰優孰劣。
但是,就外在時滯來說,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優勢比較就較為容易。一般而言,財政政策的決策時滯較長,因為財政政策措施要通過立法機構,經過立法程式,比較費時;相比之下,貨幣政策可由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直接影響貨幣數量,時滯比較短。就執行時滯來看,財政政策措施在通過立法之後,還要交付給有關執行單位具體實施,而貨幣政策在中央銀行決策之後,可以立即付諸實施。所以,財政政策的執行時滯一般比貨幣政策要長。但是,從效果時滯來看,財政政策就可能優於貨幣政策。由於財政政策的工具直接影響社會的有效需求,從而使經濟活動發生有力的反應;而貨幣政策主要是影響利率水乎的變化,通過利率水平變化引導經濟活動的改變,不會直接影響社會有效需求。因此,財政政策的效果時滯比貨幣政策要短。
總之,就時滯方面來看,很難比較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這兩種政策的時滯問題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客觀經濟環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種時滯加以比較,才能作出正確判斷,選擇有效的政策措施。
- 簡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使用
- 布藝手工玫瑰花製作方法
- 校三等獎學金簡潔申請書範文
- 茶道旅行泡茶的方法
- 什麼茶美容養顏排毒
- 孕早期腿疼是怎麼回事
-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測試卷答案
- 淺談老年心理問題論文
- 紅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
- 拍手稱快的相關造句
- 溫馨英文句子愛情句子
- 油畫大師的優秀風景作品有哪些
- 裙帶菜的功效與作用及吃法
- 油菜的功效與作用及做法
- 尿毒症透析後還能活多久_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時間
- 關於嚴禁小學生闖紅燈的警示語
- 天津養老保險查詢
- 常見突發疾病急救措施
- 寫給多年未見朋友的信優秀範文
- 研究生報考必備報考資訊介紹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